朱畴文(左)和同事
他说:“我们队员医疗护理的整体实力,我一点都不担心。让我担心的,是他们自身的安危。”
要把所有人平安带回来
当飞机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触地的那一刻,他再次默念了一遍:“一定要把他们平安带回来。”
他们即将踏足的武汉,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两周前,这座人口逾千万的都市宣布封城;在朱畴文率领的医疗队赴武汉前,中山医院已向湖北派出过三批医疗队员;截至2月7日,他们到达的当天,武汉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1万例。
航班抵达武汉时,天色已晚。“机场里情况不明,所有人戴上N95口罩,不要戴普通口罩。尽量避免触碰机场内任何物体。”这是他在武汉给队员们下达的第一条指令。这条指令让不少小护士心生诧异,“真的这么吓人吗?”
他们通过廊桥,走进航站楼,看到数百米长的通道里,除了他们自己,竟然空无一人,只有自动人行道在兀自空转。紧张的气氛,瞬时笼罩了医疗队。
朱畴文(中)和同事们
不愿任何人冒险
在病区,医生们都是独自吃饭。即使同在一室用餐,为了减少交叉感染,也是背对背,绝少交谈。吃饭刷手机是他们主要的休闲项目。
朱畴文翻着微信朋友圈,猛然发现,随中山医院医疗队一同来武汉的一位记者,头像换成了身穿防护服的工作照。
他停下晚餐,马上拨通了记者的电话。“这照片在哪拍的?”他问。
“在上海拍的。”记者说
“在武汉没进病房吧?”他问。
“没有,没有。”记者回答。
“不能进啊,你们不懂防护,进去风险太大,千万不能进啊。”他一再叮嘱,让记者不要贸然进入隔离区。
他不愿记者冒险,不愿任何人冒险。但他又知道,危险从来都与医务工作相伴。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例是1716例,其中武汉市1102例,占六成以上。
在满是新冠肺炎患者的隔离区,医务人员操作稍有不慎就有被感染的可能。说医疗队队员是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线,一点都不夸张。
队员都还记得,第一次从酒店坐班车去人民医院上岗那天,朱畴文坚持把每拨人都送到站台上。深夜11点,当班车在夜色中载着几个年轻的护士离开酒店时,他流泪了。
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队员
“我现在去看看她们。”他说。于是开小车径直从人民医院驶往45公里外的金银潭医院。出发前,他关照中山医院的同事,从储备物资里拿一些口罩和防护服送过去。
朱畴文把口罩、防护服等物品
交给三位来自中山医院医联体的护士
朱畴文说,医护人员也是血肉之躯,身处险境也会害怕。想想穿上密闭的防护服后的感受:呼吸困难,有人还会头晕、恶心……如果他们还要担心防护服是不是合格,口罩还够不够用,如何能够安心工作?
晚上九时半,朱畴文看到了在金银潭医院工作的三个上海护士,没问年纪,但一眼就看得出,都只有二十来岁。她们第一次和领导打交道,不知说些什么,只是静静地听着朱畴文的叮咛。
在朱畴文眼里,她们都还是孩子。他自己也有个女儿,上高二,只比这些护士小几岁。朱畴文是个“女儿控”,女儿那年中考,他还跑到考场外,举块牌子,上书:老爸和×××(女儿喜欢的某男星)一起为你加油!
眼前,这三张稚嫩的面孔已经是武汉抗疫阻击战的小战士。朱畴文打开一个纸箱,取出礼物送给三个女孩——三盒3M牌N95口罩,十几件防护服,以及几瓶洗手液、消毒剂——她们一下子笑了。其中一个女孩向记者解释说:“这是最高级别的口罩,我们都舍不得用。”
15日,武汉大雪漫天。在病房后面的园子里,朱畴文发现几株腊梅在雪中盛开。他冒着风雪,凑近梅花,用手机拍照。又想起东航乘务员的那句话:“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再接大家回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