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虹桥镇村宅志》正式出版。该志书用上、下两编300万字(版面字数)、800多幅照片(图)、1200多张表格,详细记述16个行政村(生产大队)、138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和3个集镇、128个宅基(自然村)的时代变迁,包括建制沿革、土地、人口、自然地理、经济生产、民生、产权改革、掌故逸闻、人物、习俗、动迁情况等,史料翔实,特色鲜明。其中的各类风俗插画也是全志书的一大亮点。
2014—2015年,虹桥镇志办收集文献、档案等各方资料,聘请画家韩松及其学生、虹桥人陈莉共同绘制“20世纪50年代虹桥集镇概貌图”,复原虹桥老镇影像。
2016年11、12月,虹桥镇志办分3批开村宅风俗画专题会,16个村的撰稿员临场作示范,或对画面提出修改意见。画师王竹持根据文字和口述资料,或借鉴撰稿员画的草图,数易其稿,终成其画。石臼舂粉图,修改四五遍。画“黑墙头”绞圈房前,画师到浦东周浦实地察看同类型的房子,前后改了三稿。虹桥人王振元、高关囡发挥一技之长,画当地风俗图。参加过《七宝镇志》编纂的七宝人徐建能帮助绘制绞圈房、枝杨圈、夯卖头送卖头、经布路、老灶头等。
虹桥集镇
虹桥集镇是虹桥人的根,成于明,盛于清。蒲汇塘由西向东穿镇而过,一座虹桥横跨两岸,沿岸商铺鳞次栉比、熙熙攘攘,镇民大多世居虹桥,安居乐业。历数百年沉浮,集镇最终消逝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了虹桥人无处安放的乡愁。在“虹桥”二字享誉国际的今天,我们精心描绘她最初的模样,回首又见彩虹。
安国讲寺
安国讲寺敕建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寺基百余亩,寺宇十余进,开山主持名莲,是虹桥地区有文献记载的最久远的盛事。寺出元镇、绍宗等高僧,开坛讲经,布道四方。地方士绅捐资助田,勒文立碑,以续香火。
新桥王家
新桥王家,当地望族。王氏家训“富不丢书”,以立德为本,诗书传家,于蒲汇塘边建祠堂,办家塾,家道兴旺,人才辈出,至今逾六百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记述家史、家风,不仅为书写家族华章,更为启迪今人修身齐家,修志的价值亦在于此。王氏绞圈房,传有“十埭九庭心”,是上海本地少见的家族巨屋,后被拆除殆尽。
“黑墙头”
清光绪武举人、虹桥镇顾氏家族顾孝清住宅,四埭三庭心绞圈房。因三米多高的外墙被刷成黑色,当地人称“黑墙头”。绞圈房是上海本地传统民居。立帖式,砖木结构,四面有房,中有庭心,形成绞圈状,柱梁榫卯衔接。进深有两埭、三埭、四埭,门面有三开间、五开间。梁、柱、帖间互牵,抗风、抗震。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黑墙头”遭日机轰炸,只余少量房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部拆除。
元隆商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前后,虹桥集镇顾家顾孝贤(字桐如)于西湾浪私宅三开间楼底开办元隆商号,店门上有橘底色黑字的店号元隆牌匾。又称“元隆福”。主营米业,兼营京广百货。后于新街弄租借王氏平房十多间办轧花行,有数十部轧花机,雇工轧花和运输。商号诚信经营,生意兴隆,渐成集镇最大花米行。店主被称“桐老板”,名声远播。民国三十年(1941年),长子尊彝(字关兴)承其业,还经营存款有息、灵活支取业务。
焋糕
临春节,虹桥地区家家焋糕,称“有钿呒钿,焋糕过年”。焋桶杉木制,上大下小呈圆柱形,中有一块镂空搁板作垫层。焋糕粉由粳米和糯米混合而成,先放竹匾中,用糖水拌匀,醒一个多时辰,待米粉与糖充分融合。然后把较大粉块搓碎,用细筛筛,在焋桶的搁板铺一块湿布,把经筛的米粉一层一层放入桶中,轻轻压实,再把糕桶放大镬上蒸。数分钟后,匀撒白糖,再覆盖一层米粉,如此反复。二十分钟后出炉。有白糖糕、红糖糕、腰糖糕、赤豆糕、枣子糕、猪油桂花糕等。焋糕时,紧关灶门,不准闲人和小孩进入,说是怕糕蒸夹生。一只焋桶常常在宅基中轮转十天半月,也会由焋糕婆婆带焋桶到人家相帮。
老灶头
20世纪60年代前虹桥地区老灶头,有三眼灶、二眼灶,上砌烟道,连接烟囱。灶墙可放油、盐、酱、醋等瓶罐。后灶有灶洞,洞下有灶门,用以出柴灰。前灶灶面有二三个灶膛,置铁镬烧饭做菜,余热加温冷水。老灶头用“纸筋石灰”(由石灰和细稻草混合搅成)粉刷,画有五彩花草、飞燕、公鸡、灶花等,写“火烛小心”字样。在烟道正面画有灶神,当地人称灶君公公,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神。柴灶所作饭菜十分好吃,饭粢又脆又香。农业合作化以后,用煤球炉。八九十年代普及煤气灶。
枝杨圈
虹桥地区殷实户喜扎枝杨圈围绕住房及房前屋后场地。枝杨为灌木,长到约六十厘米扎篱笆,把枝条弯成半圆弧,用绳或铁丝固定杆上,第二个半圆弧扣在第一个半圆弧上,弧弧紧扣,重复结扎。每年剪枝和整理,二三年后叶茂枝密,成为枝杨圈。春天一片新绿,冬天只剩枝条。主人在枝杨圈底部留黄鼠狼洞,设黄鼠狼夹,专逮黄鼠狼,偶有猫和其他小动物误入。
石臼舂粉
石臼由三部分组成,臼坑、舂板、龙门架。舂粉时,一人立舂板,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运动舂板,让椿头舂米。一人用小竹杆把臼中的舂米不断翻捣。一、二十分钟后,舀出米粉,用筛子筛出细粉,将筛中米粉入臼再舂,直到最少。石臼可舂糯米、高粱,因舂粉细,最宜做汤圆。一个宅基仅几户人家有石臼,宅里向人要舂粉,就到这几户人家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改用机器轧米粉,石臼废弃。
犁地 耙地
20世纪60年代,虹桥地区用牛犁地、耙地。牛犁耕田,犁把头上有横杆一根,二头有二根绳和牛靶(本地叫阿头)二头相接。耕田把牛靶套在牛脖扣牢,牛鼻子绳扣在犁把扶手。人在牛后一手扶犁把,一手拿鞭,驱牛拉犁翻地。地耕后,要用耙耙地,耙碎土块、平整地块。耙地时,耙前二头有二根绳和牛靶上连接,人立耙上,一手牵牛鼻子绳,一手拉紧耙后二头绳。牛耕田耙地到田头,耕耙人一手提犁或拉耙,一手拉牛鼻子绳引使牛转弯。用牛耕耙田地,技术性高,仅几个老农胜任。七十年代后期,耕田用拖拉机,犁耙废弃。
夯卖头 送卖头
虹桥菜农收割蔬菜装篮备上市,称“夯卖头”。夯卖头场面闹猛,田间放着竹篮、铁篮,菜农们辛勤收割,心情喜悦,田头停着拖车、拖拉机等待装运。每天夯卖头后,菜农用拖车装篮送菜到上海市蔬菜交易市场或上海市区各菜市场,称“送卖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改用小拖拉机,九十年代用小汽车送卖头。不管寒风凛冽的严冬,还是酷热难耐的盛夏,虹桥菜农日日夯卖头、送卖头,不辞劳苦,终年忙碌,为上海市民能天天吃上新鲜蔬菜做出贡献。
解放军筑新虹路
1954年春,一支解放军部队驻扎蒲汇塘南新桥宅基,交通不便,部队给养困难。几天后,部队军车运入煤渣和石子,战士用铁锹、箩筐施工,筑成一条东起中山西路,西至董俞家宅,宽五六米的煤渣路。董俞家宅至虹桥集镇一段称新虹路。两年后,部队开拔。20世纪60年代初,道路向西延伸至七宝,命名徐虹西路,1977年更名吴中路。
美国记者采访虹星一分社
1957年1月16日,美国《展望》杂志驻苏联记者埃德蒙·史蒂文斯和摄影记者菲力浦·哈林顿在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外事处安排下到虹星一分社采访。两名记者向分社支部书记周文安了解集体收入、社员收入,地主、富农参加合作社等情况,还到河南生产队田头采访社员丁廷贵。这是1949年以后美国记者首次入华,也是虹桥地区第一次接待外宾。
诸家宅绞圈房
诸家浜东有一幢绞圈房,清嘉庆年间诸姓建,连同仪门头及墙外的树园、竹园、辅房等占地8.4亩,人称“新造屋,豪门头”。房坐北朝南,三埭五开间,大小房间四五十间。三埭房屋正中各有客堂,均有堂匾。房前是一片杏树、榉树、榆树。西厢房外沿西浜头(诸家浜)建有十几间养家禽、牲畜辅房。北墙外是一片竹园。
农兴茶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诸家宅地下党员诸金才在今吴中路北王家弄宅基盖二间草屋办农兴茶馆,实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据点。白天用茶馆联系工作、传递情报,晚上聚集一批青年宣传抗日和反对内战等思想。1956年,私有工商业公私合营,诸金才加入虹桥供销合作社,茶馆关闭,房屋成为诸家住房。1980年因吴中路拓宽被拆除。
蓬场庙出灯
蓬场庙,原名大云庵,在滕更浪宅基西北,占地11.6亩,建于明代。20世纪30年代,香火旺盛,逢观音菩萨生日、出会、出灯(也称庙会)更是热闹。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农历正月十五出灯日,蓬场庙邀请各寺庙前来参加,除参会寺庙制作的灯塔外,附近宅基村民也肩扛自制灯笼参演,以灯高和精美评出高低。出灯会持续三天,《申报》予以报道。
许家宅村民拷浜慰问解放军
1949年5月,一支解放军部队在许家宅宅基驻扎一个月。村民为慰问解放军,请部队战士在宅基拷浜捉鱼,改善伙食。战士用大拷斗、小拷斗、面盆、水桶把浜拷干,捉到鱼二十担,有的黑鱼重十多斤。战士一时吃不完,村民借桶、盆给他们盛鱼。
徐家宅村民撑旗吃饭
20世纪30年代,徐家宅一徐姓人家田多人众,有田地远离宅基。徐家在门前设一旗杆,田间劳作收工以升旗为号,宅基被称为“撑旗吃饭徐家宅”。
朱家木桥村民扳鱼
朱家木桥村民好扳罾。扳罾,本地称为扳鱼。20世纪60年代前宅基内外河塘多,水清澈,多野生鱼。夏季大雨后,河水浑浊,最易扳到鱼。鱼网用正方形麻线或丝线网,后用尼龙丝网,四个网角各扎于一根细竹竿一头,另一头四根竹相捆,绑一根长竹竿,绑处拴一根长绳。绳另一头拿在扳鱼人手中。扳鱼择游鱼多、水浅、河底平,俗称网户基好的地方。有经验的一天可扳到几斤到十几斤鱼。
水桥
水桥,也叫水桥头。搭在河滩平缓处,由台阶和平台组成。建时先在临河滩打下数根木桩,上搁石板或木板作台阶,每阶高约15厘米,板长1.5米,宽0.3米。平台呈长方形,一般为石块或木板,下有木桩支撑,用以淘米、汰菜、汰衣。临水石板下常可摸到螺蛳。也有少数通外港的河浜用作装卸蔬菜、农用粪肥和建筑材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虹桥地区通自来水后,水桥逐渐少用。九十年代起,随宅基动迁而消失。
石家巷故事会
1954年11月4日晚,劳动出版社和江西人民出版社在石家巷举办上海市人民图书馆第五次农村故事晚会。石联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王顺连、虹桥乡文教委员讲农民学文化的《万百千》和加强团结搞好农业生产的《四兄弟吵架》两则小故事。农民顾三民、王萍芳表演反映农民如何克服小农生产弱点和资本主义思想,走合作化道路思想转变过程的沪剧说唱。有社员一百多人参加。
大象南娇雷响奔逃
1955年的一天,西郊公园大象南娇雷响受惊逃出公园,一路南奔至陆家坟山塘泗泾压坍便桥落水,又爬上岸继续南逃,在七宝附近被公园派出人员截住赶回。便桥为竹木桥,承重五百公斤。
鸭场浪经布路
在鸭场浪宅基南有一条经布泥路,南北向,长约三百米,宽约二米。20世纪60年代前,村民在此经布,久而踏成土路,人称经布路。宅基农家大多纺纱织布,纱成后染色刮浆叫经布。村民在空地两头各置一张高约一米、相距约二百多米的木架,间隔五六米另置一架。村妇根据布色,将棉纱固定在两头和中间的架子上。两个男人站棉纱两旁,将棉纱夹放在两张长约1.5米的刮浆板中间,沾上浆糊,来回走几十次,让棉纱均匀上浆。经日晒,棉纱成为挺刮的织布纱。最后是收纱,将一只滚筒(俗称推花轴)套在人身上,经上浆的棉纱捆扎在轴上,两只手不停转动滚筒,从一头走向另一头,将棉纱卷到滚筒上。另一人助力拉纱,让棉纱卷得更紧。至七十年代农村无人织布,经布路改成水泥路。
井亭庙
井亭庙始建于明代,位于井亭头宅基口。占地约五亩。庙前西侧有水井一口,清澈如镜,常年不枯,为庙中汲水之用。井四周竖一尺见方石柱四条,建有四角飞檐瓦顶石柱亭,亭柱间东、西、北三面离地二尺余架设一尺余宽石条作凳,供来往行人、客商歇脚饮水。庙以井亭为名。宅基亦以之名。庙前栽有银杏两株,一东一西,一雄一雌,枝叶苍翠,树龄二百余年。雌树在西,每年结银杏,秋时成熟,村民拾取。二树枝繁叶茂,树径一米以上,四五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民国十年(1921年),庙内最后一名僧人离世,吴永奎师太来此庙,改庙为庵,名“明净庵”。20世纪40年代初,后埭办井亭小学。八十年代,办仓库及井亭饭店。1998年扩建吴中路,最后半截枯树被挖。
林家弄店铺
20世纪40年代,市区人陈阿东在林家弄宅基购地约十亩,建造南北两排十九发、后八路的高大平房,计有门面房十六间,南、北侧分别有九间和七间,开设布店、粮店、理发店、茶馆等店铺,还有小型电影放映室。曹家宅宅基曹老大开设油坊和奶牛场。土地改革时,陈房被政府没收,分给村民。
草鞋金家弄
金家弄村民擅编草鞋,农闲编鞋,自穿外还卖。草鞋鞋底用稻柴或茭白叶,中间两根筋用旧布,或用麻线,鞋帮处用布条加固。村民挑担蔬菜上小闸集镇、漕河泾集镇出售,顺带草鞋出卖。
后记
《虹桥镇村宅志》以全镇涉及行政村、村民小组和宅基、集镇285个单位为记载基础,入志资料以单位为层面照看,多微观,多具象,甚至家长里短。
志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一个地区历史和现状,系统的、整体性的骨干资料,这些资料能够显示一个地区各个阶段的基本社会形态,而不是用个案或偶发性的情况(资料)来涵盖一个地区。没有系统、整体的资料,一个地区各阶段的基本形态的表述,一定是不完整或碎片的。系统性、整体性的骨干资料,是地方志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生命所在。
到2012年,虹桥镇所有的有五六十年历史的行政村、村民小组被撤销,有千百年历史的宅基和集镇消失,全镇的地貌形态、政府管理、生产组织,以及家庭和人口,都发生了千百年来最大的变化,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新的时代。但是,作为虹桥地区的历史存在,所有的宅基和集镇、村民小组和行政村,都永载史册。不管是哪个宅基人、哪个集镇人,还是哪个行政村、村民小组的村民,都永远是虹桥人,他们的后人也将永远打上各自的宅基和集镇的烙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