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西区故事》中,由杰罗姆·罗宾斯编排的奔放明快的舞蹈,是剧作引以为傲的艺术特色。图为该剧剧照。(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本报记者 姜方
在大幅红色海报前,或情侣牵手,或花样少年凌空高高跃起,相机、手机一片“咔嚓”声,灿烂的笑容及腾空的瞬间被定格下来,与音乐剧《西区故事》的经典编舞画面相映成趣。记者在观演幕间休息时发现,排队来合影的观众几乎都“秒转”了自己的“西区跳”,美国当代编舞大师杰罗姆·罗宾斯就这样隔空在申城的朋友圈刷了屏。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告诉记者,大受音乐剧迷欢迎的“西区跳”,看似只是好玩,其实背后暗藏玄机———正在申城热演的音乐剧 《西区故事》 中,腾跃的舞蹈正是剧作引以为傲的艺术特色,而随着观众的一次次跳跃,优质演出的自身亮点得以通过社交软件向外传播,实现了剧场和观众之间的有机互动。
在眼下这个新媒体时代,对于全世界演出工作者而言,如何拓宽视野、“打开脑洞”,让更多观众获得新鲜体验,让艺术以更可亲的方式走进每个人的心底,正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道思考题。
让剧目传播和艺术教育变得更“好玩”
说起设计“西区跳”活动的初衷,“好玩”是核心要素———文化广场的多位青年员工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这面红色海报墙使用了外方提供给我们的剧照,呈现了 《西区故事》 中极富代表性的画面———由杰罗姆·罗宾斯编排的舞蹈动作奔放明快、充满活力,舞者常常蹦得特别高,让人有忍不住想要拷贝这‘纵身一跃’的冲动。”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公关副经理高悦说,“从我们剧场的工作者,到此番沪上巡演版 《西区故事》 的国外技术人员,大家路过这面墙时,几乎每次都会想要跳一跳。”
既然工作人员人人跃跃欲试,何不让广大观众也加入进来,共同完成“西区跳”? 更何况,通过参与者在微信、微博上的转发,还能同时达到剧目传播和艺术教育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于是,这项策划便在 《西区故事》 沪上首演当天正式浮出水面,并吸引了观众的热情参加。
“西区跳”仅仅是文化广场这些年来大获成功的“头脑风暴”其中一例。早在2014年,经典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 作为剧场的“年末大戏”在申城献演。剧中女主角茜茜公主身上的锦衣华服,以及她手中的那把颇具造型感的扇子,让工作人员找到了做文章的突破口。结合 《伊丽莎白》 的剧目特征,主办方不仅特别设计扇子衍生品,还邀请观众在海报墙前,以各种古典宫廷“扇子手语”姿势拍照,回传给剧场进行互动;再如与一些时尚类品牌合作,举办系列“公主范儿”的艺术生活类课程,颇受好评。
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说:“所有这些尝试,并不单单为了预热或者宣传一部戏本身,而是希望结合演出,让观众获得内心的愉悦,甚至推广一种生活方式。当看演出进化成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或可期待走进剧场的人会变得更多。”
让剧场舞台和表演内容变得更“可亲”
演出开始前,邀请一些专家开设讲座,在线上线下为人们导赏;演出结束后,设立相关衍生品售卖摊位,让粉丝买到心仪的产品……观众和剧场之间建立的联系,除了上述内容以及正式演出时的那几个小时,是否还能产生更多可能性? 通过记者采访与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演出运营者开始将如何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视为一项重要的命题。
今年夏天,外百老汇音乐剧 《谋杀歌谣》 中文版在沪上进行首轮演出时,曾把上海大剧院中剧场的观众入口处布置成了酒吧的模样。在一块闪亮的黑板上,写着“KING’SCLUB 首演扎”,并画有装满色彩缤纷的饮料的高脚杯,吸引了很多剧迷拍照并上传至朋友圈。一直在申城热度不减的浸没式戏剧 《不眠之夜》,当观众乘坐电梯前往真正的表演空间前,还有一个供人们休息的楼层,点一杯饮料小酌、听听歌手演绎的爵士歌曲,都是不错的选择。
精彩的演出层出不穷,能否让观众在正式观演之前或之后的时间内获得美好的体验,并促使他们通过社交软件分享当下的独特感受,将成为一部演出作品或者一座剧场的重要竞争力。甚至有专家认为,剧场的“可亲近性”还涉及了从外部设施到楼梯转角的每一个维度。
以美国综合性艺术表演中心林肯中心为例,它拥有大约30个室内外表演设施,囊括了剧场、歌剧院、音乐厅、室外舞台等等,其中三栋主体设施纽约州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爱弗莉费雪音乐厅,共同环抱着一个会奏响音乐声的喷泉广场。从白天到黑夜,经常有游客在喷泉前驻足停留、拍照留念,即便不是前来观演的人们,同样获得了身心的享受。无独有偶,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外部迷人的喷泉,也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对于剧场和演出方而言,如何扩展更多新鲜的打开方式,依然存在着大有可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