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每秒24帧的谎言。
可是这一次,导演李安说:不。电影是每秒120帧的真实。
李安执导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昨天在上海首映。在此之前,纽约电影节全球首映之后,该片已成为电影界和影迷的焦点话题,并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观感。
3D、4K、120帧/秒,这些参数叠加在一起,再度刷新了电影的技术上限。李安本人表示,希望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最真实地还原现实,让观众从原先的“看电影”变成“进入电影”。
换句话说,李安此番试图突破的,是电影目前在拟真方面所能达到的极致——也正是这一点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太真实,以至于看上去像假的”,成为很多人在观看后的普遍感受。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句评价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直指对于电影本质的追问:什么是电影的真实?“求真”该不该成为电影技术的最高使命? 当我们在看电影时,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相比于3D和4K,李安此次新片最吸人眼球的概念是120帧/秒。帧数与画面流畅度相关,理论上说,帧数越高,画面播放越流畅,越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此前在很长时间里,电影业通行的标准都是24帧/秒;人们也普遍认为,一旦超过30帧/秒,人眼就已经分辨不出其中的差别。然而3D技术普及之后,高帧率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卡梅隆就曾经说过,如果影片是以每秒48帧拍摄的,在放映时观众只要带上特定的眼镜,影院可以把每秒48帧的影片分为左右眼每秒各24帧来进行3D播放。
不过,从这一次人们对李安新片的观感来看,人眼对120帧/秒和30帧/秒的感受还是有明显差别的。有影评人这样形容自己的观影感受:“就像你下午睡了几个小时,然后猛然间被人拉去逛商场。你突然觉得周围太过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别人的动作好像非常滑溜,速度好像还比平时快了那么一丢丢,然后一个人在你面前说话,你盯着他的嘴,感觉很近很近,他嘴角的疖子好像要裂了,然后你就走神了。”
很显然,观看者习以为常的“舒适区”被打破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该片在纽约首映后有媒体给出了差评,以及影评网站上的好评率也没有超过五成。对于同行的大胆尝试,导演斯皮尔伯格是这么说的:“我不喜欢高帧率,因为那会让电影看起来不像电影,像真实的世界。”这也许就是问题所在:李安对于真实的极致追求,反而影响了电影的真实感。
什么是电影的真实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认为,电影的真实感,其实来自艺术+技术的真实,而不是我们的经验真实。她以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的名作《大地在波动》为例:为了表现真实的劳动人民,影片完全采用实景拍摄,请真正的渔民来表演。但与此同时,维斯康蒂以长镜头和变焦镜头的手段处理,以画面景深镜头的浓郁诗意,将现实主义与唯美主义做了完美的结合。而上影集团导演郑大圣的观点是:从《火车进站》 开始,真实就是电影的自然属性——它是某一个真实存在过的瞬间被摄录下来。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3D,“求真”一直是电影技术发展的目标。但是电影的真实感,从来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性。
电影的真实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视觉错觉感的建立,是银幕上下达成的默契。观众在电影院里想要的,根本不是超越电影的经验真实。郑大圣说:“电影的游戏空间,从来都是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当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一方面银幕上的一切貌似真实发生,同时观者清楚地知道,这些都是影子。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在似是而非中做文章,这就是做电影和看电影的妙处和乐趣。”而这一次,用杨俊蕾的话来说,李安导演刷新了使用“真实”影像工具的意义——在近乎颠覆电影感的新技术影像中逼近内在的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