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根据贝多芬生平改编的电影《永恒的爱人》剧照。资料图片
刘松弢
贝多芬超越了他所在的古典主义时代,超越了之后的浪漫主义时代,他一骑绝尘,直逼20世纪音乐,在他最后一部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中,我们甚至能听见爵士风格的变奏。米兰·昆德拉对他晚期的奏鸣曲和四重奏评价道:“他走上了一条没有人追随的路,没有弟子,没有从者,他那暮年自由的作品是一个奇迹,一座孤岛。”
今年3月26日是贝多芬的190周年辞世纪念日,因为这个原因,奥地利钢琴演奏家布赫宾德在上海连演7晚,弹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这是隆重且恰如其分的纪念。其实对于中国的爱乐者来说,这套钢琴奏鸣曲既不陌生也不冷僻,《月光》《热情》《悲怆》等作品甚至是家喻户晓的。
在音乐史上,巴赫的 《平均律钢琴曲集》 被类比为西方音乐的“旧约全书”,相对应的,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地位类似“新约全书”,由此可见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在作曲、演奏和聆听三个层面上的重要性。事实上,这32支作品横跨了贝多芬早、中、晚三期的创作,体现了贝多芬音乐理念深化、进化、升华的艺术进步,在风格上完成从古典主义维也纳风格,到他极具戏剧性、对抗性的高度风格化创作印记。同时,存在于这些作品中的循序转变,也与时代和个人命运相呼应,他的创作历程从接受权贵赞助走向独立作曲,从顺应市场要求转向探索艺术极境、直面内心孤独。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大部分作品是“快-慢-快”的乐章构造,极强调音乐在逻辑和结构上的美感。事实上奏鸣曲这种曲式本来偏向于教学,是教导科班学生如何使用并发展音乐素材的重要手段。在贝多芬那个时代,社会层面的音乐生活仍以即兴演奏、小品和协奏曲为主。但是他对钢琴奏鸣曲这一创作体裁情有独钟,因为他高超的演奏技术在这种钢琴“独角戏”上得以尽致展现,同时,奏鸣曲可以充分地表达他超前于时代的音乐理念,任他展开音乐试验并实践绵绵不绝的乐思。
贝多芬在早期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中,延续了海顿和莫扎特等确立的作曲传统,音乐风格明快积极,有着维也纳风格的优雅和悦耳。但即便在这些看似欢快的早期作品中,贝多芬时不时地流露了他“凶悍”的一面,犹疑的和声、大胆的转调和整体厚重的气质,暴露了他痛苦、彷徨和不安的悲剧性格。
从第12号奏鸣曲 《葬礼进行曲》 开始,贝多芬逐渐走向中期风格。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侧重强调戏剧性的心理历程,音乐在强弱、高低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藉此展现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核心的主题:从幽暗走向光明的英雄历程。最明显体现这个特色的奏鸣曲就是 《第21号“华尔斯坦”》,第一乐章里低音与高音之间强烈的明暗对比,让音乐的质感如同黎明般充满生机,事实上,这部奏鸣曲的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就叫“黎明”。
在生命和创作的晚期,贝多芬完全走向了内心深处。他的耳聋隔绝了他与外界的声音交流,在绝对的孤独和寂静中,他开始寻求更为超越和出世的音乐表达。无论是在演奏技法上极为艰深的 《第29号槌子键钢琴奏鸣曲》,还是在音乐上已趋于化境的《第32号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将他以前很少在奏鸣曲中使用的赋格用在了几乎所有的晚期钢琴奏鸣曲中,使得这部分作品在听觉上既与古典主义拉开了距离,也无法归入浪漫主义的类型中。音乐史家常说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但事实上,贝多芬晚期借助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进入一个孤绝的、也是超然的领域,音符中流淌着参悟生命后的安详和物我两忘的本真。米兰·昆德拉对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和四重奏评价道:“他走上了一条没有人追随的路,没有弟子,没有从者,他那暮年自由的作品是一个奇迹,一座孤岛。”
贝多芬晚年能够创作出真实面对自我的作品,与当时作曲家的社会地位转变有关。莫扎特时代之前的作曲家,一般都在宫廷、教堂或是贵族的荫庇下讨生活,海顿、巴赫等人均是如此。莫扎特虽然展现出一个自由职业音乐家的某些特质,但终其一生,他的职业历程还是与权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到了贝多芬所处的时代,他如前辈那样,和权贵过从甚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享受着来自鲁道夫大公的赞助,像当时所有的音乐家一样,他将一些作品题献给大公,更照顾到大公的琴艺,为对方写了一部分相当于“私人订制”的作品。他的钢琴奏鸣曲中,“第21号”也被称作“华尔斯坦”,是因为这是作曲家题献给赞助人“华尔斯坦伯爵”的。
但是随着宗教和宫廷势力的衰落,贝多芬不必依傍于权贵庇护生存,通过音乐会、教学和作品出版,足够他实现经济的自给自足。这种经济独立,让他可以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更加自由,也更加自我,他当时已经确立的显赫声名,也“纵容”他在艺术上极度任性。
以《第29号槌子键钢琴奏鸣曲》为例,首先作品言明要使用当时还未完全得到推广的“槌子键钢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那时广泛用于演奏fortepiano(早期钢琴) 无法满足贝多芬对音响、音量和动态对比的要求。作品的第一乐章中,贝多芬规定了近乎变态的演奏速度,就算在今天这个以技巧大师著称的时代,钢琴家们以比贝多芬规定速度慢上一半的节奏去演,这部作品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或许是耳聋且富有的贝多芬的任性,他遵从于自己的内心听觉,进入了一片辽阔但却孤寂的冷酷仙境。很多号称自己演奏绝对遵从作曲家创作意愿的钢琴家,面对 《槌子键钢琴奏鸣曲》 时,不得不为了听觉上的悦耳,牺牲掉贝多芬规定的原始速度。
直到今天,大部分的音乐学家、演奏家和爱乐者仍无法被贝多芬在晚年的很多音乐表达所说服,却又不得不承认其独特的魅力。作曲家超越了那个古典主义时代,甚至超越了之后的浪漫主义时代,他一骑绝尘,直逼20世纪音乐,在他最后一部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中,我们甚至能听见爵士风格的变奏。
有机会完整地聆听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是一种幸福的音乐体验,这32支曲子如同万花筒一般———有悦耳动听的旋律,也有厚重刺耳的和声;有澎湃的热情,低吟的悲怆,自然的田园;有走向白昼的黎明,有意味深长的告别,也有升入星辰的永恒之约。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犹如巴赫的《平均律》,莫扎特的 《费加罗的婚礼》,是人类何其幸运可以拥有的音乐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