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录取分数线本周已经公布,对广大考生来说,能跨进什么样的大学,其实已经尘埃落定。
今年是高校自主招生首次在高考后进行,也是上海实施“3+1”高考方案的倒数第二年。对历经过高考考场、名校自主招生“战场”的考生们来说,高考的指挥棒、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对于他们的高中生活产生着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在中学就追随自己的兴趣,在课外从事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的考生而言,站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当口,面对着高考加分取消、名校自主招生“看分又看人”的全新考量,他们有着怎样的际遇?内心又是怎么想的?
请读读两位应届生的内心独白!
■贝一辰
七宝中学2015届毕业生
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一等奖得主
报考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高考结束后,我有幸参加了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测试。其中,北大给了我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的机会,而我在通过清华的笔试后也参加了面试,但上海交大的笔试我没有通过。
名校的自主招生测试各有特色,参加面试过程中遇到的各路“学霸”,更是让我感慨万千。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两种形式各有利弊
在中学阶段,我一直在做科技创新课题,所以参加自主招生面试时,清华和北大的老师们问的最多的,也是我的课题。所以这里在面试内容上就不加细说了。在面试形式上,今年北大是“1对11”,有种单挑擂台的感觉,而清华面试则比较传统,是“1对3”,面试的教授还和自己的专业一致。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有体质测试,清华大学更是重点强调了体质的作用,并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这点我非常赞许,这可能是这两所顶级名校领先于其他高校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我看来,两校的自招形式各有优劣。北大好在因材施教,对我们做课题的考生提供“特殊待遇”,免去了笔试,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而清华的考试则显得常规且严谨,包括体质测试等。但是清华实行“广撒网”,“领军人才计划”的初审过了5400多人,复试也有2000人。这其实大可不必。所以总体来说,北大清华的两种自主招生形式各有利弊,关键在于个人。
国外高校的招生模式我也有所关注。据我所知,国外高校可能也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GPA)以及托福、雅思、GRE成绩,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录取参考标准。一个学生的个人经历、自述和教授推荐信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这与国内的自主招生相类似。但有点不同的是,国内学生还要参加高考来证明自己的成绩。坦率地说,就个体而言,后者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偶然性或意外的情况,有时,平时成绩更能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水平,这也是国外大学招生的一个优势。
由此可见,高校举办自主招生选拔很有必要,能够更好地招收真正能力卓越的学生,而不是“考试机器”。就如中科大招生办的一位老师所言,他们明显感觉到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中科大的学生质量,会比高考的学生高很多。
我在参加清华和北大自主招生考试时,也看到和我一样的同龄考生,他们各有特长,有的是天生的领导者,有的是潜力型“小科学家”,有的人具有非常好的表达能力——这些考生们的个人特质,其实都是高考所无法考察的。非常希望以后几届的高校招生中能够增加自主招生的人数和规模,这会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课题生竞赛生同台打擂前者“输”得有点惨
现在国家正大力倡导科技创新,作为高中生,我明显感受到一点,我们在中学做的创新课题已经受到了足够的重视,科技创新的奖项含金量越来越高,科技创新环境越来越好。
在去年10月举行的“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我和胡顺龙同学夺得一等奖,成为全国15个一等奖中的一员,为我们学校争得了荣誉。这不仅在七宝中学参赛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在明天小小科学家比赛中也鲜有一个学校夺得两个一等奖的先例。
我所在的七宝中学对每个获得科创大赛一等奖的学生有1000元的奖励。一些重量级赛事诸如“明天小小科学家”等,每个参赛者有5000至50000元不等的奖励,大大调动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同时,高中和高校也尽力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资源。比如我的辅导专家包括复旦、交大和同济的教授,我可以去高校直接找他们咨询课题,或者他们每星期都会来我的高中回答我们的问题,包括中期评估和答辩等,所以我认为如果想做课题,我们都有足够的资源。
但对于名校的自主招生选拔,我有一些小小的意见。据我所知,在今年的名校自主招生中,除了北大外,包括清华和上海交大等其他高校,都将科技创新课题获奖的学生和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放在一起笔试,这相当于拿我们的“短板”和别人的“长板”比较,测试结果自然对从事科技创新类的学生不利。在我自己认识的做课题的学生中,尽管有4位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初审,但其中有3人没有通过笔试,所以他们无法在面试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所以我的建议是,能否在今后的自主招生中,专门设立一个面向做课题学生的考试,这样更有利于选拔创新领域的优秀学生。
高考磨人心智也“摧残”人好在新高考时代就要来临
说到今时今日的国内高中教育,我认为,高中是中国应试教育的最高峰,因为高中生几乎只有唯一的路径——高考。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要通过高考才能走向大学,我们是为了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有个更好的未来,必须经历高考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应试教育由此诞生。
但是作为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高考与其说是对心智的磨练,可能还是对人内心的“摧残”。有些人,包括成绩很好的人,在高考之后的大学生活毫无斗志,在大学中耗费青春,除了有自己的原因之外,可能是高考让他们提前耗尽了精力。
虽然很多考试、选拔的现状一时还无法快速改变,但我认为,最恰当的方式应是多方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等,或者降低高考的占分比例,改变“一考定终生”的现状。今年公布的高考改革新方案,已在朝这个方向发展。比如对于上海2017届考生而言,英语可以“一年两考”,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国家正在努力改变,我相信距离彻底转型将会不远。
对于一个高中的“过来人”,我想说,虽然比较累,但是很充实。在这里我们能交到最真实的朋友,我们都拥有同一个目标,并且为目标携手前行,一心向北。在这里,我们真正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活力,我相信,这样的回忆会永久珍藏在我们的心中。我希望还没经历完高中的同学们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不留遗憾。
科技创新类学生在自主招生中是怎样一番体验?
根据学生获得的成果来评判,是最直接的人才评价方式。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对于选拔科技创新类人才,其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一个研究项目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并且可能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得到较大认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短期内获得认可,尤其是以奖项为方式的认可……
■姚悦
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2015届毕业生
2014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中获计算机学科一等奖和特等奖、欧盟青年科学家奖
今年,高校自主招生迎来重要改革,呈现自招规范化、录取计划数减少、多种自招计划并行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中,对于报考考生有着“身份”的划定。例如,北京大学在其普通自主招生简章中就规定了普通专业类考生,需具备如下条件之一:科技人文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相关专业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优异成绩、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新版的高校自主招生中,“身份”的不同,也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体验”。这种不同的体验,不仅仅体现在对多种自主招生计划的选择上,更是在考核过程中会有不同侧重。
我是一名在中学参加过科技创新类竞赛的考生,今年参加了上海科技大学的“校园开放日”和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两位教授为我起争执
记得当日我走进北大自主招生候考室,首先听到的是叮叮当当的声响,一位同学正精细调试着化学实验装置,又从矿泉水瓶里倒出硫酸铜溶液,滴加在装置中……他与我拿着同样的准考证,想必也是报考化学类专业的科技创新类考生,即将准备演示他所设计的化学实验。
北大的自主招生,针对不同类型的考生安排了不同的考核方式。其中,对于科技创新类考生,北大为每人安排了12位不同专业的教授和1间教室,进行作品答辩。尽管考核环节不多,但是这一环节显得严谨、专业,也意味着重要。
轮到我出场了,我拿出包里的论文,一共12份。在一位老师的引导下,走进了答辩教室。给老师们分发了论文后,我开始做报告,从课题的背景、假设、实验等方面,详细地说明。
“我并不认同你的观点,你不要说了。”“为什么不让他说?我认为他可以这么说。”突然,在我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上,两位教授之间竟起了争执。
“请你简单介绍下你参考文献中多次提及的这位作者”、“从你的参考文献看出,在这个领域的研究,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那么,你为什么迎难而上呢?”另一个教授又抛出了几个问题。教授们的提问很有针对性,既求真,又有点锋利的味道。
上科大开放日:在参加活动中接受选拔
上海科技大学的 “校园开放日”活动不设笔试,以综合面试为主。简单地说,是由4个活动以及一场综合面试组成。
活动日当天,我们集体乘坐大巴去往上科大的校园。晨雾未散,早上8点,“活动1”开始了。我们被志愿者带进一个教室,在这里,看到一位教授正准备PPT。
“《光遗传技术在脑科学中的应用》,这是什么鬼?”望见投影屏幕上的标题,三两个同学小声议论起来。讲座开始了,接下来的足足40分钟,教授从生物学原理、技术手段、国内外实验现状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解释“光遗传技术”。结束后,又留有10分钟提问时间。同学们瞄着笔记,争相提问,释放着对新技术各个方面的好奇。
紧随其后的“活动2”,教授开始下发答题纸和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笔试。“目前,光遗传技术具有如下不足,请你设想改进的方案。”
“活动3”则换到了活动室,分为两组,五人一组,桌面上放着纸、笔、即时贴、一台连有网络的电脑、一块白板。“现在下发一段加密过的英文文章,请两组同学在40分钟的时间内破译,然后各用10分钟来做展示、问答。”这颇似电影《模仿游戏》中破译德国海军密码的“任务挑战”,让房间内的气氛紧张了起来。其间,三位考官走入各组内,近距离观察每位同学的表现,并在各组展示过后发表简评。
“综合面试”在午饭后进行。推开门,三张熟悉的面孔相迎——原来,是上午“任务挑战”时的三位考官。理所当然,他们会询问关于上午“任务挑战”的问题。其实,综合面试的内容,不仅仅是针对考生申请表上的既有内容,更问及兴趣爱好、职业理想、对未来世界的看法等。
开放日以“活动4”收场,这是一个在线完成的心理、逻辑测试。
人才选拔:大学可否改善“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倾向
或许很多学弟学妹会问,究竟何种因素在大学自主招生评价中会起重要影响?在我自己的经历看来,高中阶段获得的成果相对而言会引起大学的重视。就科技创新类的学生而言,这种成果包括了国内外科技类竞赛的奖项、论文的发表情况,以及发明专利等。
但说到来自大学的评价,我也感觉有一些遗憾。显然,根据学生获得的成果来评判,是最直接的人才评价方式。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对于选拔科技创新类人才,其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研究项目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且可能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得到认可。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短期内获得认可,尤其是以奖项为方式的认可。
以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ISEF为例,该赛事目前每年有70多个国家、千余个项目参赛,是中学生最高的科学类赛事之一。ISEF历时66年,已产生10位诺贝尔奖得主。而在ISEF大奖得主中,不少人曾多次参加比赛,在未获奖的“失败”中不断尝试。许多中学阶段参加但未获奖的选手,不少人在之后也成为了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可见,ISEF的参赛经历似是一种精神,激励着科学迷雾中前行的年轻人。
然而,由于学制、高考等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国内中学生的课题周期通常为1年,作为ISEF选手只有一次参赛机会。要在仅有的一次机会中用获得奖项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就需要机遇,有时还有运气的成分。
相对而言,国外大学对于申请者在中学阶段的学习、实践经历会更为看重。而国内高校在评价同一类学生时,从目前的选拔过程来看,似乎仍是忽略过程、倾向于看重成果的评价。这也是我认为国内大学在今后招生时可以改善之处。
非常希望国内高校能有更恰当的评价方式,来认可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同时,对于未来爱好科技创新的学生来说,在考虑参加国内各类自主招生计划的同时,也可适当地考虑向国外大学做申请。当然,如果你要这么做,请提前做好准备。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