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上海财经大学首次推出“暑期国际课程”项目。37门课程,执教的教师团队清一色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众多欧美一流名校。
过去一个月,上海财大的校园里,洋面孔多了不少。可鲜有人知,学校千辛万苦聘来的这支“高大上”洋教授团队登场没多久,很多院系就收到了上课学生的求救信号:上课跟不上怎么办?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财大校园上演了火热的一幕:白天,洋教授在教室里上课;到了下午和晚上,学校很多有海外交流经历的博士生和一些年轻的海归教授,纷纷当起了学生们的助教和补课老师,助他们一臂之力。
本校老师义务给学生“开小灶”
上海财大今年首次试水的“暑期国际课程”,涉及经济、金融、贸易、互联网、法律等多个领域,共37门课程,选修学生近1000人次。为了增加国际课程的 含金量,学校教务处在从海外聘请教师前,专门到院系征求开课意见。结果,比起开设课程覆盖的学科门类,更多的师生提出,希望学校“能请一些真正的大师,讲 一些学术前沿的内容”。
结果,当这个来自师生的共同诉求落到实处时,很多听课学生却开始招架不住了。
“好几个大三学生听了一两节 课后就告诉我,教授们讲得太难了,他们实在跟不上。”上海财大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教授葛冬冬坦率地说。今年37门国际课程中,该学院占了9门。葛冬冬说, 学院在前期和海外的一些名教授联系授课事宜时,明确提出了讲课的要求。比起一些浅显的“概论”、“导论”,学生们更期望开开眼界:海外一流名校的老师在授 课时,如何融入最前沿的学术问题;他们又会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财大数学学院的一位大三女生说,她选修了信息学院开设的一门国际课程,授 课老师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讲的是时下最热门的“大数据分析”,“开课第一天,老师就说她在新浪上有微博,让学生们自己去加她,并介绍自己”。但随着课程 的递进,由于要用到一些量化工具,班上很多学生感到非常吃力。
“如果对学生的反馈听之任之,那暑期课程就只能流于形式了。”包括葛冬冬在内, 很多学院的海归教师都接到了来自听课学生的求助。因此在暑期课程开课后没多久,财大校园就上演了异常热闹的一幕:学生们早上听洋教授讲最时髦的东西,抓取 关键词;下午和晚上,就听自己学校的老师给他们补知识点,把零散的内容串起来。
据说,除了找老师补课,很多选修同一门国际课程的学生还自发建了微信群,组队自学课程。
国际课程倒逼学校反思教学
尽管今年“暑期国际课程”的授课伴随着不少曲折,但很多过来人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值!
上海财大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韩冬梅说,为了给学生们更有针对性地补课,学院的不少教师都去听洋教授授课,无形之中,他们不仅在教学方式上学了一手,还在科研上找到了和国外一流学者开展课题项目合作的可能性。
在上海财大法学院商舒博士看来,“暑期国际课程”虽然在授课时间上只有1个月,授予1个学分,但是无形中让学生对于真正的国际化教学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都说中国高中生的学术底子是不差的,但为什么在大学里读了两三年,美国商学院或法学院的本科生能完成的作业,到了我们这里就变得困难了呢?”在商舒看 来,更多的学校教员需要从“学生主动求救”的现象中有所反思:或许,本土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葛冬冬说,在给学生们补课的间隙,学院的几位海归教师已经在紧急磋商下学期的课程。老师们达成了共识,在教学上和国际接轨,“今后偏于技术化的内容可以少讲一些,但新鲜的、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及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论,应该多给学生讲一些”。
上海财大国际交流处负责人介绍,目前财大的在读本科生中,有机会到海外交流、学习的大约占26%。剩下的逾七成学生因为实习、复习考研等种种原因没有机 会到海外学习,适时开出的“暑期国际课程”,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补偿”学习经历。“对大学来说,真正的办学国际化可能并不是到海外访学的学生数目,而是 要让学生在校园内就感受到国际化的氛围。”
文汇报记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