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主持编著的《中国教育改革:理念、策略与实践——前沿观点“问切”与上财改革实录》一书正式发布。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10余所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及4位校长就新书议题展开对话,在分别介绍各自高校改革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对下一步中国教育改革,尤其是经济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了交流研讨。
发布会上,田国强坦言,中国教育长久以来存在短视、急功近利的问题,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知识传授,想的基本上都是为现实服务,而忘记了大学创造知识、追求卓越的使命。”因此,《中国教育改革:理念、策略与实践》一书在调研分析和实践总结中所传达的信息,是对中国教育前沿问题的理性思考和“问切”,也是对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的“桥头堡”——上海财经大学所进行的经济学教育改革实践的系统梳理。
2004年,作为体制内首位非全时实聘海归院长,田国强在就职演说中立下“军令状”,提出“要用五至八年时间将上海财大打造成中国乃至亚洲一流的财经类大学”。10年中,上海财大在强化学术、教师考核、行政管理等多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其中,大规模引进海归团队催生了后续的系列改革。不同于当时在经济学领域聘用海外人才的其他院校,上海财大将海外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资源直接纳入体制内,新引进的海外人才进入与国际终身教职体系接轨的常任轨教职体系。这一举措借鉴中国经济双轨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加以变通,开启了上海财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双向开放的双轨人事制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并对外开放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和不断发展相比,中国经济学的转型则相对滞后。如何提升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水平,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经济深化改革,是中国经济学学界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发布会后,各大高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分别就经济学教育如何“国际化”这一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琪认为,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国的经济学教育也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因此,海外人才引进后该如何“接上中国的地气”,是经济学教育“国际化”需要考虑的问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则表示,清华经济管理学院80%的师资来自海外,这是由于国内的学术评价标准无法对经济学学术产品的价值进行有效判断,因此只能借用国际体系。“不过,海外研究确实存在对中国经济及中国经济制度背景不了解的问题,因此,仅依赖国际标准也不行。”他说,“最好能‘分类管理’,在重视‘国际化’的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进行扶持。”
文汇报记者 黄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