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由上海宋庆龄陵园和武汉中山舰博物馆联袂推出的《风雨沉浮 百年名舰——中山舰史话暨出水精品文物特展》昨天在宋庆龄陵园正式开幕。这是中山舰珍贵文物在上海首次展出,亮相的60件展品不少为国家级文物。
服役25年,经历五大历史事件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13年加入中国北洋政府海军第一舰队,正式服役于中国海军。1922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蒙难”时登临该舰,指挥平叛斗争长达50多天。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此舰更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在“武汉保卫战”中,中山舰在长江金口水域被日机炸沉,25位海军将士为国捐躯。
据记载,在交付使用的25年间,中山舰先后经历了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孙中山宋庆龄“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会战五大历史事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1997年,沉睡江底59年后,中山舰在武汉被整体打捞出水,随之出水的文物多达近5000件。本次在上海展出的60件文物涵盖了名人遗物、铭牌证章、军事用品、舰载设施、生活用品等,从不同侧面还原了中山舰的风雨航程以及舰上官兵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
孙中山半身像仅存五尊
展厅入口处,一尊孙中山的半身像很是吸引眼球。这是孙中山的一位挚友特别定制的,全世界仅存5尊。据透露,孙中山逝世后,国民政府举行了奉安大典,将其安葬于南京中山陵。为纪念此次奉安大典,孙中山的一位挚友请人铸造了4尊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和一百个半身胸像。此半身像便是其中之一,1997年中山舰打捞出水后在大官厅中被发现。
为纪念孙中山,也为表彰永丰舰追随孙中山“危难几无不与共”的忠勇,1925年永丰舰被更名为中山舰。本次展出的一组文物见证了这一历史事件。记者看到,永丰舰时期的文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带有花卉、“永丰”字样和海军锚链组合的图案。比如此次亮相的一只永丰铜茶壶,壶身为四瓣瓜棱形,腹中部前后均有“永丰”字样和锚链构成的圆形图案。而中山舰时期的文物则风格迥异。比如本次展出的一只中山青花瓷碗,碗腹上的旗子图案处有“中山”二字。
和上海有着不解之缘
记者发现,本次展出的中山舰官兵使用的武器装备和生活用品中有不少是上海生产的,如上海兵工厂制造的勃朗宁手枪、上海署电报稿纸,上海国光口琴厂出品的“国光”牌口琴、上海益利汽水公司所产汽水的汽水瓶等,生动展现了当年“上海制造”的历史。
“上世纪初,上海是亚洲和远东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上海宋庆龄陵园管理处文物保管部主任李纯涛告诉记者,中山舰和上海有着不解之缘,它多次驻泊在上海,最初便是在上海吴淞口交付使用的,并在上海加入护国军,继而由此南下广州护法。
文汇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