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昨天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本市商业保理试点工作,听取今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汇报并部署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商业保理业务是指供应商根据协议将现在或将来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保理商,从而获取融资或获得保理商提供的各类金融财务服务。2012年以来,本市已有浦东、黄浦、徐汇、嘉定、青浦等区进行试点,全市工商登记注册商业保理企业达66家,为一大批中小商贸企业解决“融资难”发挥了积极作用。
会议原则通过《上海市商业保理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该办法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商业保理的管理部门和试点区县职责,建立了行业协同监管机制,还就商业保理企业设立条件及程序、经营与风险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作出规定。
会议强调,商业保理能有效促进中小商贸企业应收账款流转和发展信用销售,是帮助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推进本市商业保理试点工作,既要鼓励大胆试,不要刚起步就预设条条框框,塑造有利于创新探索的政策环境;又要强调底线思维,用行之有效的制度主动防范风险,稳步扩大试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会议听取今年汛期气象预测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汇报后指出,本市即将入汛,针对今年汛期总体将呈现“降水总量偏少、强对流天气偏多、高温日数和影响台风个数与往年持平”的特点,各区县、各部门要未雨绸缪,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及早防范,决不容有丝毫松懈和侥幸。要重点防范北上台风、突发强对流天气、持续高温热浪等的不利影响,全力确保城市运行、供水供电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气象部门要根据上海特大型城市的特点,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总结经验,自我加压,加强攻关,进一步深化细化气象预测指标,提高预报水平特别是短时强对流、雾霾等预报预警能力,更好地服务本市防汛防台工作,更好地满足本市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需求;要加强多部门预警联动响应,健全应对极端天气工作机制,提高预报预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要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覆盖面,建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预警发布解答制度,提升社会公众自我防范能力;要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经营、城市运行保障、市民工作生活等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富个性化的气象服务。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