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0年,黑颈鹤将会在中国消失。”1998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曾这样预言。
在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黑颈鹤保护区——云南大山包地区,1992年的统计显示,黑颈鹤数量仅存350只。1995年,濒危动物国际贸易公约将黑颈鹤列为一类保护物种。
黑颈鹤是我国特有的世界性珍稀鹤类,是目前世界上15种鹤类中最后发现的种类,也是世界鹤类中唯一在高原繁殖越冬的鹤类。
预言10年后的2008年,大山包黑颈鹤据统计达1235只。
这个冬季的统计数量显示,黑颈鹤为1113只。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预言落空,是因为人的抗争和努力。
2014年新春,记者走进远在大西南山区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近常年在此生活工作的护鹤员。
无论是初一深夜勘查山火直到次日傍晚,在山林中崴了脚的保护区派出所朱勇所长,还是新春值班的冯家林警官,抑或是到保护区工作才3个月的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吴太平,以及文中提及和未提及的一线护鹤员,他们都太忙了!
是他们的辛勤劳动,筑起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道防线。
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使祖国的山河、湿地更加美丽。
他们仍在为此努力,因为高原湿地的生态依然很脆弱,那“预言”不啻大自然的警告,仍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高悬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