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我们要推进经济新常态的建设,以及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其实正是从提高发展效率的角度来向资源生态环境要空间,在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条件下,任何旨在提高效率的政策,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环保导向型”的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这是中央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首次用了“上限”二字。纵观会议报道全文,对消费没有用“上限”,对投资也没有用“上限”,而惟独对环境承载能力用了“上限”一词,这实则是中央在研判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后,发出的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警告,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事关全局。
判断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形势的背景
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的定性还是“生态环境恶化”,时隔一年之后,形势判断上的转变来自于几大因素。
其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尽管2014年度的各项环境污染及相关指标尚未统计出来,但从现有的信息看,环境质量在量上和结构上的进一步恶化已经难以避免,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转折期,既要促使经济结构的转型,同时又要面临产能回调的挑战,环境污染的存量和增量都将持续发力,使得生态环境质量在短期内仍无望好转,这是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的客观背景。
其二,生态环境意识逐渐提高。在2014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一个体现是,大规模生态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尤其是发生了覆盖面极广、持续时间极长的“雾霾”污染事件,这一方面固然警醒了各级政府,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也教育了公众。简言之,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空前高涨,这是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的主观背景。
其三,国际能源环境形势出现不利的发展趋势。2014年年中开始,国际油价大幅下滑。如果说,之前我们的生态环境恶化面前还有一道经济上的屏障,即“高油价”,那么现在,这道屏障已经不复存在,而其他的屏障,譬如行政和法律的,短期内也无法及时发挥效用。在此情况下,污染排放提速,生态环境质量加速下滑,环境承载能力的“达到或接近上限”自然就成为新形势下的务实判断了。
“达到或接近上限”不等于“极限”
从上可知,正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才形成当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判断的重要出发点,但与此同时,如何确切解释环境承载能力的“上限”呢?对此,笔者认为过犹不及,既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又要秉持一般均衡的理念,将“上限”放到一个正常的空间来理解。
“上限”不等于“极限”,“达到或接近上限”的完整解读应该是,目前的发展模式继续持续下去,环境承载能力将在未来若干年内失去挖掘的空间,至于具体是多少年,应该不会太长,大概在10-15年左右,也就是2025-2030年左右。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无论我们如何调整发展模式,物质和环境资源消耗的自然规律都将使我们的利用总量在这段时期内达到峰值,正如近期中国政府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所提出的,2030年将是中国碳排放的峰值年份,从同根同源和相关性角度看,碳排放的峰值年份其实也正是其他污染物的大概峰值年份,所以,在“达到或接近上限”后,距离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水平,留给我们的时间约为10-15年左右,如果在此期间我们无法想尽一切办法扭转恶化趋势的话,就有可能在生态环境上首先翻船,然后危及社会经济整体。
拓展环境承载能力需要新思维
生态环境发展形势如此严峻,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应对战略和政策了,其中两方面至关重要,一是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承载能力的需求,二是扩大和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的水平,也就是从供求两方面来扩大生态环境的利用空间。
一般意义上,生态环境的利用空间有两个来源,一是环保监管,二是调整结构,前者主要侧重于末端治理,后者则是源头治理,两者相辅相成。就此而言,我们要推进经济新常态的建设,以及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其实正是从提高发展效率的角度来向资源生态环境要空间,在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条件下,任何旨在提高效率的政策,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环保导向型”的政策。
此外,环保本身的政策也很重要。虽然我们能够理解效率和监管的重要性,但这两点也正好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两大约束,也就是说,长期内的调整必定是有效的、均衡的,但中短期内,无法通过迅速提高效率和改进监管水平来“出清”生态环境的空间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找到第三条道路,这就是向外要生态环境的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在推动资本流出的同时,采用相对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来帮助资本流入国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进而用先进的、高效的产能来取代国内落后的、低效的产能,实现内外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齐头并进。譬如,在“一路一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技术转移等方面将“一路一带”建设成绿色生态的经济带,事实上,“一路一带”的沿途国家恰恰大都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国家,如果能够通过“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那么无疑也将最终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最终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就是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从环境承载能力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理解,体现为密集出台改革措施的经济新常态,其本质就是要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多的空间,否则,我们的转型和发展并没有取得成功的绝对把握。
文/李志青(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