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昨天发布2014-2015年上海经济、对外开放、改革、社会和区县系列分析报告。
报告指出,上海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低于全国,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高于全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四新”经济成为本市经济发展新亮点。报告预测,经过努力,上海经济仍有可能达到7%左右的增速。
上海经济创新驱动力更强
2014年上海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主要表现在“四个平稳”,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物价保持平稳态势、就业形势平稳、社会消费基本平稳。“进”主要体现在“六个进一步”,即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高端化、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转型发展进一步提速、改革效应进一步显现。
报告认为,与全国相比,上海经济新常态既有共性特征,也有自身特点。首先,上海服务业增速大幅高于制造业。2011年以来,上海服务业增速平均快于制造业增速4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而全国服务业增速仅快于制造业1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其次,全国进入新常态后服务业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服务业,而上海新常态下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金融、贸易、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另外,全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而上海新常态下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突出。
报告指出,上海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更低,创新驱动力更强。2013年和2014年,上海仅以3%-5%的投资增速支撑了7%-8%的经济增长率;而全国要用15%以上的投资增速才能支撑7%-8%的经济增长率。上海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工业总产值增速,同时,上海建设用地零增长,经济增长开始摆脱对大规模占用土地的依赖。上海产能过剩的矛盾不突出,而城市运行安全矛盾逐步突出。从产业发展瓶颈看,全国面临的融资难和生态环境硬约束突出,而上海产业发展更多面临的是制度约束。
报告分析,2015年上海经济仍然存在着下行压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有利的增长因素: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将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营改增”全覆盖将进一步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利率下调和房地产相关政策调整将有利于活跃股市和稳定房市。
区县发展将拥抱“四大红利”
2015年,上海深化改革将由“启动年”、“布局年”迈入“落实年”、“攻坚年”。上海将加快自贸试验区经验的复制推广,同时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顺应全球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的科技发展趋势,积极整合国内外科研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破除制约创新活力发挥的体制机制瓶颈。
报告认为,在此基础上,上海区县发展将拥抱“四大红利”。
一是自贸区制度加快复制推广将带来溢出红利,为各区县破除服务经济发展瓶颈,加快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将带来辐射红利。从东部看,2015年上海迪士尼将建成开放,预计开业后第一年的客流量可能超过百万人次;上海中心也将竣工投用。从西部看,国家会展中心已经成功试展,南片区及配套酒店将于2015年6月全部竣工,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功能承载区也将加快建设。此外,南部的东方梦工厂、北部的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等重大项目,都将为相关区县逐步兑现和释放发展机遇。
三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带来方向红利。2015年,上海将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打造思路,这将有利于各区县加快明确和深化各自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推动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是改革落实将营造良好的制度红利。2015年将成为改革从筹划到落实的关键年份,将有利于区县进一步推动包括金融、国企、科技创新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事项,进一步激发区县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文汇报记者 陈惟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