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大师:模仿者》
钟宇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8月版)
章迪思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明末清初的一代名士张岱道出了传统中国“以癖为美”的独特生活美学。人一旦有了心心念念的事物,就会沉湎于此,并且以此来寄托和承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那么,如果一个人的癖好是犯罪,终其一生都在追逐血腥,这样的生命又是怎样的体验? 《心理大师:模仿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犯罪狂人的故事,是钟宇《心理大师》系列的第三部。钟宇是口碑与票房俱佳的悬疑惊悚片 《催眠大师》的电影小说作者之一。《心理大师》 系列是其代表作,在出版之前已在国内某著名论坛获得读者三千万以上的点击阅读,被读者一致认为是“近几年来最好看的心理悬疑大作”。
《心理大师:模仿者》人物和故事都传承自前两部,如果说看到了第一部以为是结局,到了第二部才发现一切刚刚开始,而所有的线索和谜团都将在第三部揭开。当心理师遭遇丧妻之痛、深陷抑郁,面对最强大的敌人再度来袭,无法自救的他能否招架?
抑郁症、仪式感、解离性迷游症、强迫症、上瘾……《心理大师:模仿者》延续了前两部对于人类不正常心理状态的刻画,探索了我们所能想象到或想象不到的心理师的世界,并且着重为我们勾勒了连环杀人犯的心理画像。
连环杀手最大的特征就是“固定”,杀人动机、杀人模式以及杀害对象都不轻易改变,这是因为连环杀手的杀人行为是为了满足心目中固定的理想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也可能纯粹是一些道德文化观念,但内容扭曲、和现实脱节。如电影《七宗罪》里的连环杀手,赋予自己“上帝代言人”的角色,认为除掉某一特定群体是自己的使命,以神圣之名行血腥残忍之事。
根据犯罪心理学家海伦·摩里森 (Helen Morrison)的研究,连环杀手间并没有什么共通的心理背景。一个人成为连环杀手,可能是出于家庭、文化教育、经济、宗教信仰等背景,也可能是由于情感发展障碍导致认知与现实脱节,并且沉醉于幻觉而不能自控。不过,很多研究人员认为,连环杀手动荡不安的童年或许是造成他们杀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书作者也更多地采纳了童年创伤这一精神分析领域的经典命题。从第二部《罪爱》中童年缺乏关爱导致心理畸形的姐妹,到这一部中杀人魔王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看到,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再怎么嚣张暴虐的罪犯,在最初也只是脆弱的生命乃至无辜的受害者。但无论是童年创伤或者成人后的悲惨遭遇,都不能成为伤害他人的借口。每个人既要承担自己的恶,也要赎自己的罪。是选择以暴易暴,还是放下偏执,都是自由意志与自主选择。而连环杀人,早已逾越了简单的善恶判断,是人类文明的脓疮,是心理疾病中真正无药可救的病例。不管过去多少时间,也不管用了多少药物,都没有可能缓解一个连环杀人犯对谋杀的渴望。这是一种癖,是一种瘾。
“当下的中国社会,短短的三十年,以奇迹般的速度行走着我们日本两三代人所经历的变革轨迹。大量的普通人,思想上会出现巨大的断层,最终产生心理疾病……”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表达了对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健康的担忧。与小说中心理师的精彩对决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现实中人们遇到心理困惑,往往加以掩饰、否认,而不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正由于此,小说对于非正常心理的刻画,对于唤起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有着非比寻常的现实意义。
“没有哪一位心理咨询师真正能够凭一己之力治愈病人。况且,包括我们自己,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有心理上的疾病。”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最终,能救我们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