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张力·重寻11位英雄之路》
曾纪鑫著
九州出版社出版
王雅军
《历史的张力》聚焦的是作者在阅读、行走中有特别感受、为他深深触动的十一位历史英杰。他们分别是被后世誉为“智绝”的诸葛亮、写出世界第一部茶书的陆羽、“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的朱熹、开创东方航海壮举的郑和、被世人称为“药圣”的李时珍、“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面临时代巨变作出“另类抉择”的萨镇冰、有杜鹃啼血般生命绝唱的瞿秋白,还有“半截子英雄”李自成以及肩负和亲使命的王昭君、文成公主。
作者早年在大学里攻读的是历史,他有志于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年来不但是浸润于历史的研究者,而且是迈开双腿亲历现场的行者。他寻找机会,多次前往这些历史人物的故居、墓葬、纪念馆以及相关遗址,通过对这些历史痕迹的考究,翻新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体察笔下的历史人物。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在场”。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历史文化散文的形式来叙述他感佩的人物,反映他对他们的深层思考。他以自己的介入,使得这些人物重新呈现在读者眼前,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实的撞击力。读完全书,我被作者的探求精神所打动,要把这些人物从浩瀚的史籍中“请”出来,要花多少鉴别、考证的功夫,这会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而让他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活灵活现于今天的读者面前,还要有文学语言的功力。他知难而进,孜孜不倦,史学拓宽了他的视野,文学让他的文字展现了灵动。
研究历史人物,是为了获得对他们新的认知。那就要求有史实的基础,来不得半点虚构。激活史实,才能激活今人和后人对他们的认知。唯有史实的真,才能让人警醒,得到启迪。作者对书中的这十一位历史人物,努力廓清迷雾,拂去光环,展现了他们各异、本真的人生形态,包括他们的起步开端、发展过程和最终结局。所带出的事,也力求符合原貌,做到不遮掩、不讳饰,洞幽真相。譬如,关于王昭君的故事,一些杂书、传记和文艺作品多有走样或者随心所欲的虚构。作者以史实为根据,还原了历史情境的真实,还原了有血有肉有着常人喜怒悲乐的王昭君。寄身于茫茫漠野,人生地不熟,两次嫁夫,后一次从胡俗,有乱伦之嫌。历代吟咏王昭君的存诗近六百首,但又有多少道出了她的困惑、苦闷、委屈、慌乱、悲凉,以及内心的挣扎?再如郑和下西洋,明成祖不仅从未考虑获取经济利益,反以耗费大量国库的钱财为代价,换来短暂而虚幻的政治、外交荣光,以致朝野议论纷纷。我们在这本书中读到的,同以前在历史教科书中读到的,显然就不一样。
我以为,此书的重要性更在于对这些人物灵魂有当下的深度透视,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感同身受,作出作者的解读和评价。王昭君和文成公主要承担军事、战争所无法达到的目的,作为弱女子的压力何其大也,于她们个人也并非幸福的坦途,但她们“深明大义,以其个性的丧失、个体的压抑为代价”,为民族的融合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去世以后,有三次机会可以回到自己的故里,可她致力于把当时堪称先进的汉文化和自己的智慧全部留在西藏高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她们这种忍辱负重的品格、人格,是让人折服的。书中的十一位人物告诉我们,有品位的人,他们的内心有一杆秤,在内外的矛盾冲突中,最终会作出权衡,会着眼于时代的大,而不是个人的小。
评说历史人物,既要厘清史实,又要与今天的时代精神相连接,富有真知灼见。瞿秋白在狱中写《多余的话》,大胆流露了他内心深处的波澜,有那么多酸楚、苦涩,身后却不能见容于“左”风当道的社会,遭遇了与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完全不同的命运。
人在历史的行程中,难免有自己的局限。一个人,未必能按自己的意愿成就自己。从终极意义上来说,没有尽善尽美,再伟大的人物,在他们离开世界的时候,都掩饰不住壮志未酬的黯然。此书不但彰显了所写人物的闪光之处和傲人业绩,也站在今天的高度,对他们的局限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如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未能走出“隆中意识”,其人生格局与成就受到影响;朱熹的理学博大精深,有理性思辨,为传统儒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但在某种程度上的闭守性使其道路只能是越走越窄,而将其付诸实践也难免有负面作用;被誉为世界航海史上伟大奇迹创造者的郑和,七下西洋无论气势多么壮观,航行走得多远,却只能是依附于明王朝扬威海外的虚荣心满足,所以进入不了西方大航海时代的版图;林则徐看到的西方不仅有限,而且有误,缺乏自省意识,以及有实用主义的短视倾向,难以深入形成体系……即便是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和成果也难脱局限。无论是陆羽的《茶经》,还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不应该是茶文化和中医文化发展道路的终点,都有待于今人和后人对他们的超越。正因为如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任何人的人生的最终形态只能是“未完成式”。历史总是在后人的打量中发现遗憾,发人深省。所以最后,我们还得把目光投向未来,因为人类是一个无限发展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