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境内,有一组绵延13.2公里,呈西南、东北走向的小山,约数为九峰,实为九峰十二山,天马山为其中的第八峰,也是最高的一座山峰。《松江县志》记天马山海拔98.2米,时下网上披露的高度是99.8米,还有打破九峰诸山高程均在100米以下历史记录的说法,称天马山海拔高度为100.226米。仅就以上一个高过一个的高度而言,好奇心顿生:是过去的测量方法或仪器精度有问题,还是最近几十年间,天马山真的长高了1到2米?带着几分疑惑和些许神秘感,又一次开启九峰之旅,驱车前往天马山。
车行龙源路,明崇祯《松江府志》记山之语涌上心头:“东南龙脉遇海而止,元气蟠演,发为柔中之刚”,便有了包括天马山在内的松郡九峰诸山。山有根,人有情。寻根问祖,卫宗武《秋声集》云:“吾郡诸山以杭天目为祖。”可见,天目山是九峰之母,九峰是天目山之子。相传“天目”是龙的眼睛,画龙点睛,眼睛一亮,喜看龙生“九子”,九峰乃正宗龙脉。君不见,“龙驹”天马山,“凤雏”凤凰山,同歌共舞云间天马行、九峰凤凰栖的江南神韵;令人在具象和抽象之间游目骋怀近山远岫,鸿蒙气象万千。我在小昆山二陆读书台氤氲弥漫的氛围中,思松江别称典出“云从龙”之意呼为云间,怀吴亡后陆机兄弟退居旧里华亭,得九峰灵气,积学成才,“玉出昆冈”,叹为人中龙凤。
当下,九峰十二山对游人开放的仅是其中少数几座;欲穷尽诸山,驾车在外围兜上一圈,可补游山之兴。去的那天,有风无雨,秋高气爽,先是一幅大写意画面映入眼帘。人们赞美松郡九峰,是大上海胸前镶嵌的一串墨绿色翡翠;在我的眼里,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九峰山,合着扬帆远航的中华复兴号巨轮律动,像似行进在江南绿波上的一支船队,浩浩荡荡,绵延跌宕,连动我的心潮起伏,一起荡漾开去。难忘隋开皇年间,古代上海地区有了第一个通商港口华亭港,随之相续青龙镇港、上海港、洋山深水港的一路辉煌。如今的松江,虽不见旧时“九朵芙蓉堕淼茫”的峰泖连景,却有着乡愁弥漫的迷人画境:水泱泱,风吹绿野起波浪;山苍苍,九峰如舟成诗行;是个远看青山绿水,近看人文天地,诗意栖居的诱人去处。
一
人在近山途中,神驰天马山上。元代华亭陆居仁《山舟记》云:“夫山静物,舟动物;山在陆,舟在水;山居安,舟涉险;迥不可同处。文敏同之,盖使知安必防危,犹舟居然,戒谨之道也。”陆居仁笔下的“文敏”,是松江入志人物赵孟頫。他虽是湖州人,却与松江有着说来话长的缘分。赵孟頫曾以周、舟谐音之文人雅趣,取“居安思危”之意,引人入胜地为天马山周氏兄弟藏修之屋题书斋名“山舟”。我在家中重读这个过往故事的时候,正值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对习总书记报告中所说的“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倍感深刻而亲切。因为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历史可证,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大智慧。
话说回来,那天在天马山上,眺望远方烟云,浮想联翩。时光流转,人生如梦,虽无传奇可叹,却有天山脚下十年军旅生涯可以回望。我曾去过神秘的天山天池,回到地方后看过《天云山传奇》《天竺山传奇》等影片,觉得天字打头的山,都有不朽的传奇。虽说松江至今尚未见有一部《天马山传奇》的影视作品问世,但在我的心里,早就把由天马山山名、护珠塔塔名等而来的奇闻轶事,当作传奇故事片看过多遍。如果叫我用两个字给出一个天马山的特色定位,除了“神奇”二字,想不出还有其他更加合适的词汇。
天马山古称干山,俗称烧香山。我国多地有天马山,但原名为干山的仅此一座。古之干山,铭刻着一位家喻户晓的中华神话人物,春秋时期的吴国铸剑师干将。元代杨维桢《干山志》记:“其一曰干将者,九之甲也。世传夫差冢干将其上。”明代董其昌持相同之见,云:“干山以干将名”。传闻华亭干山与浙江莫干山,是一对“夫妻山”;干将剑铸于华亭干山,也藏于此山。山上古有濂泉,下注积为濂池,传为干将淬剑池。此外,“看剑亭”是干山十景之一,为杨维桢所筑,意在求得干将剑。还一种说法来自旧《图经》和《圆智寺记》,一曰有干姓者居之山上;一曰山后皆干姓所有。元代钱惟善留下了“干氏千年居此山”的诗句。由此感叹,干山蕴藏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闪烁着一道耀眼的光芒,是一部用山史铭刻中华神话与工匠精神传承的传奇史诗。
形似马鞍的《干山背形图》
杨维桢《干山志》记天马山以形似名,曰:“其形首昂、脊弓、肩髀礌礧状马,又云天马焉。”在诸多古贤笔下,要么喻天马山是龙的化身,要么记天马山为周穆王的八骑之一化成。陶宗仪唱叹:“水色巴蛇走澱湖,山蟠天马载浮屠。”明代陈继儒《天马山》诗云:“穆王乘骑海天游,一骑忘归化石头”,“还幸祖龙鞭不去,留君雄镇泖湍流”。神乎其神的天马山,活龙活现在《明日歌》作者、明代松江状元钱福的《天马山歌》里,有着“昂头半隐江南云,掉尾横截河东水;朝云暮雨,倏忽变化神龙然”的神奇魅力。
民间故事中的天马山,不仅彰显了心中有爱的情怀,而且透出百姓自信家乡山水好、财运旺,祈福和谐安宁永驻的心愿。例如,有个故事讲述天马散落九峰,乡民视为祥瑞。风声外传,引来了盗马贼,在天马吃草、饮水的必经之路“走马塘”畔撒了一地黄豆,欲待马失前蹄滑倒后用绳索缚之。然而,长有翅膀的天马,灵性十足,神通广大,一跃飞天,行空而去。但深爱天马的乡民,不信天马远走高飞,一去不回。乡民守护着身边的山,看其峰峦起伏,首昂脊弓,越看越像是天马回来了,悄然静卧于此。乡民夜听风声雨声,隐约相闻天马嘶鸣;晨起仰望耸立于半山腰上的那座斜塔,朝阳折射,金光灿灿,很像是斜插在天马腰际的一柄出鞘佩剑。山与剑较之,山更高大,加之神马传神,天马山的名气逐渐盖过了原名干山。
还有几则民间故事载于《佘山镇志》,一说原来的九峰比现在高大许多,皆因八仙移山填海才变成了这般小巧玲珑的模样;二说天马山是座藏宝之山,赵公明元帅巡山时不慎把开启宝库的钥匙遗落乡间,派天马下凡索回。千百年,宝库大门再没有被人打开。但因天马下凡,到过此山,百姓呼为“天马山”。还有一则话说《横山由来》的故事,因与天马山有关且很有趣,稍作改编,说来如下:话说天马山在东北向,俗称“牛头山”的小昆山在西南向,两山都是南北走向,中间隔着一座东西走向的横山。相传天马和神牛原本皆为天界神兽,一个日行万里,一个牛气冲天,谁也不服对方。两兽被玉帝罚降人间,仍时常相互挤对,闹得风声鹤唳,惊动了土地公公,站起身来说:“勿要吵,休要闹”。肩膀一耸,化为一道横卧在天马山与小昆山之间的横山,从此“横牢”,相安无事。此后九峰诸山,皆守规矩,安然有序,成了祥和的游览胜地。
天马山旅游图(民国时期绘)
“烧香山”,是天马山的俗称。明崇祯《松江府志》记:“多琳宫梵宇,春时游人甚盛。画船歌吹,遥从绿野细水中来,纚纚不绝。”元人钱惟善《干山》诗句叹:“春浓海岳开晴色,游子烧香画舫还。”《松江县志》载:“旧时,山多琳宫梵宇,每逢阳春三月,松郡乡民,谐山礼于中峰东岳祠,香火特盛,故俗称'烧香山'。”传说旧时有水一路、山一路的敬香习俗,立春到普陀山烧头香的人,返回到天马山烧回头香。无论此说真实与否,我以为烧头香或回头香,并非佛道之本心观照。心诚则灵,只要心诚,就会有心灵感应,不在乎烧的是那道香。
天马山的香火,不止一次让我云里雾里,如影如幻。母亲和岳父母大人,安葬在天马山公墓。每年前往祭扫,都会魂牵梦绕,借着点燃的香火,相寄绵绵哀思,情不自禁地对着墓碑诉说,笃信泉下有知,亲人定能听到。我同时发现,天马山不仅神奇,而且格外神圣。从山下的天马山公墓到山上的“三高士墓”园,再到“世传夫差冢干将其上”和此山俗称“烧香山”,冥冥中形成了一道“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的历史链接。故而心生感叹:这是一方安魂的风水宝地,更是一座承载心灵寄托的巍巍青山。
二
“大江如龙入海口,青山似凤来云间”。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心怡天马山,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择天马山中峰建造砖木结构、楼阁式护珠塔的周文达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护珠塔又称宝光塔,俗称斜塔,一塔三名,皆有传奇来历。
何以名称“护珠塔”?简言之,塔中供奉有佛舍利。细说开去,就要说到《干山志》卷十载《宋·周文达建塔石刻记》中的相关内容了。大意是宋建炎元年(1127),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周文达“自汴扈跸南下,得承银甲之赐,奉命招抚两浙秀州路,遂留华亭地。”这就有了发生在绍兴七年(1137),宋高宗特派朝廷使者,以西域所献五色佛舍利各一赐御前银甲将军、两浙路招抚使周文达的后续故事。肩负皇命的周将军,拜受君赐佛舍利,明白此非凡物,其中蕴含着“劫烧之火不能焦,金刚之杵不能坏,期臣宣力王家,一心坚固,常同此舍利也”的深意。他报效南宋,奔走戎索,又是二十载有余,直至双鬓斑白定栖于华亭干山之下,“既作家庙于山,恭藏皇帝所赐银甲一领,昭示我后??子孙。复建塔七层,安奉皇帝所颁五色佛舍利,庆绵国祚于无穷,答报君恩于垂暮。”故,后世得知距今已有865年护珠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
为何又称“宝光塔”?一与塔藏五色佛舍利有关,二与特定的气象有缘。据《干山杂志》记:“宋绍兴丁丑,招抚使周文达奉高宗所赐五色佛舍利,藏于中,时现宝光,故名。”佛舍利原藏于塔高处的第二层,贮存于一个玉瓶中。明崇祯庚午辛未重修护珠塔时,有人“执瓶泻于圆盘,盘为冲碎。落成时,塔放光,有白练亘天,环如玉虹。”董其昌、陈继儒前来留题,诧以为奇。《陈志》记万历年间,众塔来朝,时见于晓烟岚雾中,大小隐隐可辨,周列环聚,俨如众星之拱北极也。周忠炘为之撰“塔朝记”,《陈继儒修宝光塔疏》写得更为具体详实,云:“天马山塔,一现于辛亥之四月,一现于乙卯之六月九日,或现两塔,或三塔,或旁翼小塔,栌斗栏楯,光明色相,种种映发于烟霄中,远近道俗,见者几千万指,奔走吁骇,叹为奇瑞。”此外,有朋友告诉说,我国有峨眉山、黄山、天马山三大佛光;并说有缘的话,在东方破晓时分,阳光穿破带有水气云层的天马山上,能看到美丽动人的七彩光环,色如彩虹般呈现在护珠塔周围。这些,就是“宝光塔”富有传奇色彩之说。
天马山俗称“斜塔”,名符其实。1982年6月测定塔身残高18.81米,轴心线向东南偏出2.27米,倾斜度达6°52'52''。据说,时下护珠塔向东南偏离2.28米,倾斜度达7°以上。即便是40年前的测量记录,此塔斜度也堪称世界一大奇观。护珠塔倾斜的原因大凡有二:一是砌有五层台阶的塔基平面,表面上看似平整,其实下方的山体土石分布并不均衡,部分基础年久疏松,致使塔身倾斜;二是曾有乡民发现塔身砖缝中嵌着唐宋钱币,古塔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前,挖砖取钱者在塔身西北下方掏出了一个大窟窿,从而加速塔身向东南向倾斜。护珠塔塔身中到底有无古钱币?最近松江博物馆传出消息,整理库房时发现一块过去修缮时取下的塔砖上嵌有9??宋代铜钱,实证护珠塔之所以大幅度倾斜,除了地质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存在。如今,200多年前被一场人为火灾烧光所有木结构的斜塔仅存塔身,即便如此,依然身残志坚,如一柄斜刺青天的宝剑,彰显斜而不倒的独特风貌,令人感叹不已。
天马山景观,多见传奇,就拿“三高士墓”来说吧,就令人啧啧称奇。三位墓主分别为元代著名文人杨维桢、钱惟善、陆居仁。杨维桢寓居松江后,悠游峰泖二十年,常乘坐画舫,站立船上,对客横吹铁笛,见者以为神仙中人。此为一奇。杨维桢是浙江诸暨人,家乡的青山绿水风光不比松江差,而他落叶归根,却择松江天马山东麓为安息之地。此为第二奇。高士系品德高尚、超脱世俗之人。我不知道“三高士”生前是否有过约定,只知道天马山见证了他们生同游、死共眠的心路历程。此为第三奇。松江文化艺术明代开宗立派,但就基础而言,远追西晋二陆是一个方面,更为直接的成因与元末众多鸿儒名硕寓居松江有关,杨维桢就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所以,“三高士墓”园,是松江礼敬先贤、不忘来时路的一处历史缩影,一个近悦远来、心安处是吾乡的精神家园。
相传天马山地区有首民谣,说的是“天马穷归穷,还有三千六百斤铜”。这又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明成化年间,在天马山南高峰建上峰寺,内供铜铸饰金观音像。抗日战争期间,这尊高3米,重达3600斤的观音像被占领天马山的日军劫往日本制造军火。为了抚平昔日心中伤痛,当地重铸3米高、3600斤重的盘坐观音像,并于2000年3月23日,由松江西林寺性修大师主持开光,安放在上峰寺观音殿旧址上。那天上午有奇。开光仪式上午十点举行,飘泼大雨一直下到上午九点五十分停歇;十点,诵经声此起彼伏,天色由暗变得亮堂起来。开光仪式结束后,又继续下起了大雨。
此外,天马山中峰护珠塔东北向20米处,有一株树龄700多岁,堪称九峰中年岁最大的银杏树。古银杏虽历经磨难,至今仍有一枝生机盎然。这是一个说来让人心酸又感动的故事,因受民间传说在这棵老树上钉钉子便可得子的影响,此树身上被钉得疤痕累累,主干也告枯萎。然而,正是从一枝独秀、绿意葱茏至今中,我看到了有一种意志叫坚不可摧,有一种爱就在身边。伤残的古树不死,残存的斜塔不倒,就像相依为命的两个老人,自强不息,守望相助,活出了世人为之瞩目的生命精彩。民间相传,这株绿叶撑张的古银杏,是山神的巨掌,支撑着斜而不倒的护珠塔。
我在天马山看到了山的神姿,塔的神奇,树的神韵,还有闪烁精神光辉的人和事。如今,松江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正蹄疾步稳,振奋精神,踔厉前行,抒我云间之胸襟,营造“千里马”驰骋疆场;壮我江南之瞻视,拓展G60科创赛道;团结奋斗,唯实唯干,拼搏奋进,加快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松江样本。相信具有象征意义的天马山,能够助力松江创造出奋进新时代、百姓乐开怀的人间新奇迹。
编辑:孙欣祺
来源:人文松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