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老车站
我去南京讲课,第一次住在江北。工作结束后,年轻的朋友问:“卫老师你想去哪里转转?”我不假思索地说:“浦口车站。”“啊!《背影》”年轻人随即说一声,我们相视一笑,就不必再说了。六朝古都,我来过多次,著名的景点看过多次,不想再看;心里惦记一个已废弃的老车站,是忘不了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一个老旧的火车站能成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密码,是文化传统绵绵不绝的证明。
还是初春,江北的梅花开了。我坐车去浦口火车站,看见了南京特有的法国梧桐:枝丫伸展托举,在道路上空将会架起密实的林荫。我来到旧津浦路,看看眼前蓝色的铁牌,单单这个名称就让人回想激荡的百年史!但我这次来,只是想看看最普通的父与子送别的现场。民国时期就有的宽阔的雨棚还在,在长长的月台上延伸开来,还具备遮挡风雨的功能。发锈的铁轨,苍老的枕木,静静地匍匐在地下,用死一般的沉默回答百年的轰鸣和喧哗。落叶、荒草,紧贴僵硬的枕木、红锈斑斑的铁轨。靠近站房的铁轨尽头,老式的号志灯呆立在那里,用一只黯淡的独眼看着铁轨铺展的远方。这个百年老车站,不再会有汽笛尖厉的叫声。她已成了文物。
废弃的铁路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浦口火车站的汽笛声喑哑了,但在这个车站站台上的一次父子别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老师在讲台上的讲授,学生在教室里的朗读,还响彻在全国的学校里。这篇一千五百字的散文,从民国时就进入国民教育的课堂,和浦口火车站一样,也有百年历史了。
《背影》里,父亲的背影出现四次:第一次,是起首“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穿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是父子分别的背影;第四次是泪光里闪烁的父亲的背影。反复出现的“背影”加重作品的情感氛围,读者的注意力向着父亲的背影,听作者讲述他们家哀伤的故事。时间:1917年。地点:浦口火车站。人物:朱自清、朱的父亲小坡公。作者之所以想起父亲的背影流泪,是因为父亲送他北上时,祖母去世,父亲虽做个小官,但廉洁自守,没有积蓄,是借钱办的丧事。这个背景,织成父子告别时淡淡的忧伤。在这篇散文里,文章的心,是父对子的不舍,是一团缠绕在父子心里的情丝。文中交代,本来说好是让一个熟识的茶房陪送,但又担心茶房不妥帖,“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儿子要离开,父亲不舍,自己去送,就能和儿子多待一会。文章第四段,从进站,到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上车后又给儿子找座位,又嘱咐他路上小心,又托茶房路上照顾。父亲忙忙叨叨,只是一个不舍。
第五段,按说父与子该告别了,但父亲心里的一团情丝怎能割断?紧接着就是父亲爬上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的中心场面。这一段,儿子在车窗望着父亲在月台上吃力地爬上爬下,是铸成永不消逝的《背影》的核心。“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到父亲将橘子抱到车里,放在儿子的皮大衣上,才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走了几步,又回头,叮嘱儿子回去。“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读者注意,朱红色的橘子,在这个哀伤的氛围里是暖色。如果是一幅油画,朱红色的橘子就传达出全部作品的温度了。
送别,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就是古人送别时的情感表达。在交通通信落后的历史条件下,人天一别,不知何年才能相见,更加重送别时的依依不舍。朱自清先生的这篇名作,之所以能流传百年,不是因为这篇作品多么精彩,而恰恰是她太普通,太朴素。父与子在浦口火车站的分别,在百年中国,是发生在千家万户的故事。《背影》写的是朱家的事,却可以代表万家;每个有相似经历的父子情、母女情、夫妻情,都能在读作品时找回自己曾经的情感里程碑。这篇散文,朱先生在谈写作经验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在真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从写作艺术分析,真实的材料,也得选择。朱家父子一场,可叙者何止浦口一别?但这次分别的“真实”,能够捅开作者的泪泉。这篇初读平平常常的散文,细思量,是有意境的。按王国维对元曲意境的定义:“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如在眼前”,《背影》样样具备。这篇作品感染读者的地方,就是真实和意境。
百年中国,浦口火车站曾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多少风云人物在这里上上下下,南来北往,为国事奔波,为理想来去。一部民国史,凡是重要事件,都可以从这里开始阅读。参观完车站,我又坐轮渡去下关,想体验一下当年来往旅客的心情。侧身坐在船舱,看滚滚长江,我想:历史上发生在江南江北的事件,现在已进入档案馆,被时间封存。过往的历史,留待渊博的学者做课题研究吧;《背影》里的情感故事,笑和泪,还天天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
想象中,浦口火车站会有一座雕塑,名字就叫“背影”。
作者:卫建民
编辑:安 迪、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