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通过诗人在旅途中“反认他乡是故乡”这种独特感受,将故乡之思与漂泊之叹融于一处,表达得情真意切,千年以下感人至深。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谓是刘皂,有谓是贾岛,因贾岛为范阳(唐代范阳节度使治所幽州,在今北京西南)人,咸阳(今属陕西)非其故乡,且其一生未见有久居并州(地约当今山西汾水中游地区,唐开元年间改为太原府)的经历与记载,故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此诗应为刘皂,而非贾岛所作。
另外,这首诗在刘皂名下时题作《旅次朔方》,诗中并有几处异文(见令狐楚编《御览诗》,另见《全唐诗》卷四七二)。异文暂存不论。此诗题细索起来,却颇令人费解:唐代的朔方郡,又名夏州(故城在今陕西横山县西),属唐之关内道。夏州,《禹贡》谓其为雍州之域,汉武帝时分秦之上郡置朔方郡,汉末荒废,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于此地改置夏州,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改为朔方郡,唐太宗贞观二年(628)改为夏州,置都督府,玄宗天宝元年(742)复改为朔方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又复为夏州(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其境内的重要河流为无定河(又名朔水、奢延水),而非诗中所言的桑乾河。桑乾河发源于今山西北部,流经河北西北部,为今永定河的上游,后汇入海河,相传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而得名。朔方郡与《旅次朔方》诗作者所渡之桑乾河,有数百里之遥,二者显然不是一地。
唐时另设有朔方节度使,《旅次朔方》诗题中所言之“朔方”,既非唐之朔方郡,那是否为当时朔方节度使所在地呢?唐朔方节度治所为灵州(今宁夏灵武)。灵州,北魏时置,以州在黄河洲渚之中,随水上下,未尝陷没而得名。中经迁革,唐武德元年(618)恢复,并置总管府,七年(624)又改为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733),于边境置节度使,以遏四夷,灵州常为朔方节度使理所。”天宝元年(742),改为灵武郡,因肃宗于此即位,故肃宗至德元载(756)升其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758)又复为灵州(均见《元和郡县图志》卷四)。朔方节度治所灵州,与并州、桑乾河相距有千里之遥,更不可能是诗题中所言之地。诗人由并州渡桑乾时感慨思乡,与朔方何涉?诗题言《旅次朔方》,确实颇令人费解。
实则若追踪一下诗中所描述的诗人行踪,这一疑问自可涣然冰释。窃以为,《旅次朔方》诗题中之“朔方”,实应为“朔州”。朔州(今属山西),秦时为雁门郡地,汉时为雁门郡之马邑县,汉末大乱,郡遂荒废,北齐文宣帝时又于马邑城置朔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州为马邑郡。(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四)入唐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置朔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为马邑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朔州。(见《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朔州在唐时属河东道,下领鄯阳、马邑二县,马邑县“本鄯阳县地,开元五年(717),分鄯阳县于州东三十里大同军城内置马邑县,建中年间(780—783),河中节度使马燧权移州于马邑县焉。”马邑(故地在今山西朔县)为朔州州治,而“桑乾河,在(马邑)县东三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四)桑乾河的上源为元子河与恢河,两河于朔州附近汇合后,始称桑乾河。《旅次朔方》诗中所述诗人的行程是由并州(今山西太原)往北,甫渡桑乾即抵朔州,而离故乡咸阳则是越来越远,因此在旅途暂留之朔州,回望寄居多年之并州,反生“却望并州是故乡”之叹。若明瞭诗题致误缘由,将诗题中的“朔方”改为“朔州”,则不惟诗题与诗中所述诗人行程相合无间,整首诗也是一气流转圆融无碍。
作者:姚大勇
编辑:吴东昆
责任编辑:舒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