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明时我沿一条砂石土路快步。砂石土路并不是有意铺垫的砂石,而是自然存在的砂石,因为这一带是丘陵岗地,铲开野草铺就的地表,地下都是细碎的砂石和略微发黄发红的粗土,开辟一条简易的小路,只需把地面整平即可。
我穿过丘陵上的松林,多次上下起伏后,终于走到湖边。在这里可以看见浩渺的湖面,也可以看见离湖岸不远的渔船,还能看见湖中隐约出现的小岛。我沿着湖岸北行数百米,眼前出现了一片高平的岗地,这里春夏通常会种植一些红芋、玉米、黄豆等旱粮,现在则生长着青鲜鲜的冬小麦。岗地另一端仿佛断崖,站在断崖上,大片稻田尽收眼里。此刻稻田都闲置着,有的稻田里灌满了水,有的稻田里覆盖着一层正在灰枯腐烂的稻根,因为晚稻收割以后,时光已暮,种小麦和油菜,都已晚了季节,所以这些稻田,休息了一个冬天后,春天会再次种上水稻。
于是我由眼前的农业地理,联想起了词人词作中的农业与地理。词人的词作常常会有意无意暴露他们眼中的地理,暴露特色明显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面貌,翻检起来,也有十分的味道。北宋徐积《渔父乐》云:
水曲山隈四五家,夕阳烟火隔芦花。渔唱歇,醉眠斜。纶竿蓑笠是生涯。
山水相依,渔火人烟,一般芦花不生长在海拔较高的深山里,因此这里书写的,当是山低水阔的丘陵地带。水流曲折处,山势转回地,渔村向晚中,平淡生活里,正有此种心态、此番意境。
裴湘写北方的地理,似为一绝:
雁塞说并门,郡枕西汾。山形高下远相呑。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
晋庙锁溪云,箫鼓仍存。牛羊斜日自归村。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浪淘沙》)
雁门关,太原城,汾河水,山形高下,牛羊归村,都是北方的地物与信息。
辛弃疾亦是地理背景写作的高手,他的这一类乡野田园词虽显闲适,却流露出无限的趣味和韵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这是古吴地的江南。但泛指的江南实在是太大了,就像泛指的吴音也是很大的区域一样。此时词人正在现属江西上饶的那一带生活,这里的吴音或就虚指南方话。从溪水、莲蓬、锄豆、茅檐这些词汇里即看得出来,这里不是平原,但也有平地旱田;虽有旱田,但也有莲蓬水产;这里不是大山,但有溪也就有山。
地理的背景,在文学里总是时隐时现的啊。
作者:许辉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舒明 潘向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