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旅行到台北,特地留出两天给旧书店。那是更新很快的行业,以数年前的地图为参照,许多招牌已消失不见。尚有几家不衫不履,遁形于闹市,也使人平白生出恻隐之心。
师大附近有一家竹风书苑,本来开在淡水,搬到城里不足一年。开间不小,四壁满满当当。下午三点入内,员工比客人还多。书架都已插满,新收来的著作只得暂且堆在无数红白大号塑料袋里。它们挡住路,造成交通堵塞。各自鼓腹张口,动弹不得,等店员前来解救。一整套书常常散在好几只袋子里,因此使他们担忧,偶尔又低声欢呼。
结账时指着遍地障碍,戏谑着问:何以如此?店家很含蓄,只答半句:最近有位老教授,他……
仍在师大附近,一条僻静小街上,遇到土木形骸的门脸儿,门口凉棚下堆满杂物。这棚子深而且广,遮蔽天光,屋里一片暗淡灰白。店名“明目书社”,几乎像是反讽。左侧墙角置一张颇有年头的办公桌,桌子右上角蹲着一台大肚子豆绿色电话机。实在好奇,特地走去瞥一眼,竟是二十余年前曾在小卖部高柜台上瞻仰过的投币电话。
这家主营大陆简体字书籍。逡巡一过,了无兴致。及至要走,却在极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架子印度与中亚相关原版书。它们与其他书籍格格不入,倒适合住在这样颓唐的地方。不管出于什么心理,我们竟然挑了一本完全看不懂的,走去付账。店员愕然,把那书翻来倒去研究个遍,好不容易才找到定价。
当然还是不免好奇,问何以有这一架书。答曰:三十年前,印度哲学专业背景的书店老板,曾向世界各地书商订购专业书籍,把它们引进到台湾。那还远远不是网络时代,许多书是靠通信订购获得的。可惜这领域实在太小,于是寂寂寥寥,年年岁岁,直至如今。
又不免多事,再问一句老板何在。这位阿叔倒很耿直,坦然对曰:已经过世。
作者:陆蓓容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舒明 安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