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在电视屏幕上以及剧场舞台上看到的综艺性(什锦拼盘式)晚会可说不计其数。这自然是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爱好口味的艺术普及方式,所吸引并且影响的观众数是惊人的。晚会的各种各样节目,无论其内容或形式,自然都有许多令人精神振奋或得到美的感染,以至愉快地哈哈大笑的东西,但是也常有不够佳妙使人感到不愉快的现象。特别是有些现象初初出现时并不差,甚至相当好,但多少次晚会反复,逐渐变形,日久顽生,就成为较大的应予改进的问题了。我多年来看过的晚会不算多也不算少,渐感到有几种或可称之为“晚会流行病”的现象似在发展,当然都不是不治之症,但如确实是病,就应适当医治。我这里试提出几项,是否准确,希望有更多观众来共同会诊。
所有的综艺晚会,可以说没有一次没有流行歌曲节目,而所有的流行歌曲节目又没有一个是没有人伴舞的。很多年以前是有三五个人作为小舞队在歌手后做些轻微舞姿,烘托歌唱。观众觉得唱的气氛和色彩都浓郁饱满了些,反应很好。而现在,舞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甚至更多。服装华丽,既新又异,舞姿动作复杂多变,与歌手紧密配合,节奏强烈跳跃,唱者动作轻缓,舞队则手舞足蹈,满台飞奔。节目明明是歌唱,而舞队却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结果是听唱常常被破坏,看舞又总是看不完整,两败俱伤。有时又会引出一个感想:这么多人伴舞,又跳几分钟,每人一套舞装,要花多少钱?是不是能说这个大可精简?
还有一种现象是:花里胡哨的布景灯光。
中国的舞台表演艺术的环境背景,从来讲究简练朴素,用以衬托和突出表演者。虽然在必要时并不排斥华丽,但原则是,景和光的根本作用不是独立的自我表现,而是为表演服务。比如追光,一个或几个聚光灯的光柱照着一个表演者奔跳,照得恰当集中准确,就是成功。现在有的追光,本身五颜六色,闪来闪去,吸引观众看光不看人,成为光的表演,那是失败。布景同样如此,台上搭台,景上加景,奇形怪状,变幻莫测。同灯光合在一起,只能制造视觉疲劳和欣赏距离。
这应该是一种艺术打架和资源浪费,带有病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晚会中由儿童表演的节目的分量越来越重,以至于出现了专题考场的儿童才艺比赛。少的一两个人,多的好几十,最小的四五岁,大的也就十岁上下。娃娃们实在可爱,人小胆大,奶声奶气。演得像模像样,观众当然夸奖,演得稚拙甚至错忘,观众同样笑着鼓掌。然而如果看多了——有些节目不用多,只看一两次就会发现,孩子们的表演基本上都是大人说教出来的复制品或背书,失去了儿童的天真自然。有的像是小大人,有些常上舞台的更成为小油嘴,实际上是把孩子们作为成人观众的可爱的玩具了。孩子们的天职是学知,游戏,做小劳动,应该由大人演儿童喜爱的节目,不能逼他们装模作样生搬硬套以赢得成人观众欢心。我曾几次在电视上见到十几岁的大孩子说最需要社会生活经验的相声,油嘴滑舌,抬杠笑骂,实在对孩子们有害。而且这样过分挤压孩子们的才艺要他们去争掌声,显本领,也很容易在家庭和学校中特殊化,可能影响一生。孩子们在家中和学校里演些适合他们年龄的小歌舞或器乐演奏,可视为他们游戏娱乐的一部分,偶或演出也无伤大雅,如果兴师动众,反复排练,耽误学业,上电视全国争名夺奖,那就是伤害儿童的另一回事了。
我没有统计过,但我可以肯定说,现在各种晚会上使用最多的关键词必定是“掌声”。包括“掌声欢迎”,“掌声鼓励”,“掌声感谢”乃至于“再来一次掌声”,“请再热烈地鼓掌”等等。这些都是主持人说的。更为突出的是有些表演者自己也直接伸出双手向观众要求“请大家用掌声给我打气”!观众也就鼓掌如仪,成了鼓掌机器。这真是令人疑惑,好像中国观众都太傻了,连鼓掌都得现场教导。我以为,用掌声表示态度,甚至作为一种礼貌,观众都有权自己决定,主持人和表演者无权下命令鼓掌,说重些是对观众(不是说观众是上帝么)的不尊重,甚至也是对表演者的不尊重。退一步说,即便为了制造热烈欢快的气氛,主持人自己带头鼓掌引导,不也比直接下命令好看些么?
各种综艺晚会,各式各样的专业和业余的才艺表演和竞赛都是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无论表演者、主持人,还是组织者、导演、舞美设计家等等,都有责任不断地力避流俗,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2014.2
文/刘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