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到群众开始觉醒
二十世纪人类一连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痛感文物损失之严重,从而醒悟文物保护之重要,之紧迫,于是先后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签订了许多国际协定或公约,对文物保护的基本理念、保护原则和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例如1931年的《雅典宪章》强调了保护文物周边环境的必要性;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指出了保护文物的实质是保护文物“原真性”的原则;1972年在巴黎通过的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除了对遗产申报作了规定以外,还对文物遗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作了诠释。这一系列概念和原则都是文物保护的国际共识,是每个签约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行动指南,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一掌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个甲子的岁月中,我国的文物保护状况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八十年代前和八十年代后。八十年代前,随着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展开,文物保护也受到政府的重视,并开始得到有效的保护。例如1962年确立了18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之各省市、县也确定了一批保护项目。但这一时期的保护还只限于政府行为和专家层面,甚至在“文革”还发生了大规模破坏文物的现象。
我国国民文物保护意识的觉醒几乎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1980年以宋庆龄为首的一千五百多名社会贤达联名发出关于保护圆明园遗址的呼吁书,是这种觉醒的最初信号。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则使这一信号更加明确。自此以后第二至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推出和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标志着这一觉醒的步伐和过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第一批的180处增加到第七批的4295处,增幅达23倍,其中仅第七批即猛增1943处,几近一倍!与此相适应,国家文物法也先后作了两次修订。
以上七个递进式的数字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却也说明,我国上下的文物保护意识都还处于觉醒的过程之中。“过程”不可避免,但也令人担忧:已经醒来了,却还在睡眼惺忪之中:知道要保护,却不知道如何去保护;“保护”的结果,往往反而是破坏。其主要表现是,不认识遗址废墟或残破文物的价值,置国际通行的“修旧如旧”的原则于不顾,动辄在古建遗址上大兴土木;不是铲平重来,就是修葺一新;在古城保护方面热衷于大拆大建,追求焕然一新。
文物之所以宝贵在于它的历史见证价值
文物保护的这一误区,很快被两只“虎眼”盯上:一只是房地产开发商,一只是部分有私念或理念不到位的政府官员;一个要把文保当作生财之道,一个要把它当作晋升之门;有的专家学者,或者不动脑筋,或者小钱可羡,亦招之即来,置科学良心于不顾。于是一种好大喜功、挥金如土的不良风气很快形成。那些名闻遐迩的古建遗址,尤其是那些大型宫苑遗存、古城城墙,首先成了他们“重现辉煌”的宏大目标。
较早闻悉的是九十年代中期,北京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北京市政协提案,主张用一百亿元人民币重建圆明园,以“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此议得到相当一批专家学者的支持,故引起北京市政府的重视。但消息一传出,即遭到知识界越来越多的社会贤达和媒体以及普通群众的“狙击”(圆明园管理处某副主任的用词)。1999年的“两会”上,49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一致反对重建圆明园。2000年北京市政府作出仍不无争议的决定:保持圆明园的遗址公园性质,只复建十分之一的功能性建筑。
但这一方案很快又移师浙江横店,由一农民企业家出面,拟用二百亿元资金的投入,异地复建圆明园——这股几百亿元的建筑冲动仿佛是一股巨大的恒定能量,不停地在中华大地上滚动。
北京、浙江受到“狙击”后,它马上又跑到另地去寻找宣泄了!2008年的“两会”期间,山东省宣布要在孟子故乡邹城投入三百亿元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此议一出,即引起一片哗然。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古遗址之多得天独厚,故西安市的“文化冲动”其实不亚于任何地方,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摊子大、项目多、规模大、耗资巨,而且速度快,甚至是创纪录的宏图也见于此。拟花一百多亿办丝绸之路的申遗工程开启之后,外界尚在质疑之中,拟投380亿的“首创阿房宫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的项目也已经签约了,其手笔之大创全国之最。离阿房宫遗址二百米处,前几年已经耗资二亿,用了一千亩土地建了一处人造景观,现在则要毫不痛惜地铲平它,在1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190倍的金钱建造一座超级“旅游文化城”,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规模,即使那“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要自叹“小巫见大巫”了!人们不禁要问:主事者是想吸引游人来看文物呢,还是来“逛新城”?
那么阿房宫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呢?经过十几年来考古学界的认真发掘与研究,认定她原先只垒起了东西长1272米、南北宽426米、最高处12米的夯土台,并没有建成“宫”。但无论阿房宫大还是小,都不影响她的遗址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性质。她应当享有国家级文物应有的尊严和静穆的环境。因此国际上关于古建遗址达成的起码共识是:以最少干预为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我国《文物保护法》第22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遗址上重建。”个别特殊情况须经国务院批准。
须知,文物之所以宝贵,就在于它的历史见证价值,在于它所透露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构成活的历史教科书。因此,文物保护的根本原则是保护住文物原件的历史真实性与完整性;即使是残破建筑或废墟遗址,除了珍贵的考古价值以外,还能激发人们的怀古情绪和想象智慧。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甚至认为,废墟的“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这就是笔者曾强调过的“废墟美”的蕴涵。
排着长队“申遗”为的是什么?
国际上的“申遗”程序是1978年开始启动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于1985年才加入前述1972年国际通过的《巴黎公约》,1987年开始申报。但毕竟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自然和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以至于仅仅26年工夫,被批准的文化、自然或双重遗产已达45项之多,已经与欧洲的诸遗产大国如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等接近甚至超过,比亚洲另一个文明古国即我们的邻邦印度则要多得多。相信过不了多久,我国就将成为世界上头号的遗产大国!这无疑是值得国人自豪的事情。
申遗能激发同胞们的爱国热情,促进国人文物意识的觉醒和保护文物的积极性,并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加速国家的经济繁荣。如平遥和丽江这两座古城成为“世遗”后,游人如织,经济迅速腾飞。我们国家经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有109座,上述两城的先例,无疑给了它们很大的激励。还有如像皖南的宏村、西递这类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入“世”后一夜名声大噪,这让全国许多类似的村镇受到鼓舞。据报道,目前我国已经列入预备“申遗”名单且可以查考的亦有45项之多,另外还有上百个项目正摩拳擦掌,准备排队。
如前所说,我国有资格申遗的遗产资源的确十分丰富,仅就自然遗产来说,据有关权威人士透露,至少还有上百处。文化方面亦大有潜力,目前已经进入视线甚至已开始启动的就有四大线路: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和古蜀道。至于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镇、古村落以及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古文化场所或载体那就更多。从这个角度讲,150个单位的队列不值得大惊小怪。然而人们现在更为关注的首先是:“申遗”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真心实意地保护文物,还是让“文物搭台,经济唱戏”?如果是后者,那么申遗的宗旨就会遭到歪曲,甚至走向反面。人们首倡申遗活动的初衷是首先抢救那些濒危遗产。从目前许多地方的实际操作来看,多数申遗工程都有旅游局和房地产单位介入,企图通过申遗成功,遗产变成摇钱树。难怪一些对文物保护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士如谢辰生、冯骥才等都认为目前许多人的“申遗动机有问题”。
再一个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办申遗?是以金钱开路,不惜工本,大拆大建,画蛇添足,把文物打扮得花里胡哨,还是以适当的投入,拂去历史的尘埃,搬离那些直接侵犯文物本体的生存环境的障碍物,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使文物恢复其本来的健康状貌。近几年来由于那两只“虎眼”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动作越来越大,少则几亿十几亿,多则几十亿,现在甚至上百亿也露出水面了。而英国人2008年就停止了申遗,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把申遗看得像我们那样神圣。他们办一次申遗需要四十万英镑,他们觉得不值得,就干脆放弃了。
当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舍得花钱,而在于这钱是不是用对了地方!如前所述,由于我国官民文物意识尚未完全觉醒,误区和盲点不少。“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云冈石窟申遗时没有花太多的钱。申遗成功多少年后却决定让她“华丽转身”,花了五个亿,在文物周围大兴土木,挖池建屋,名为烘托,实为画蛇添足,是严重干扰文物本体的错误做法,而且还准备追加到十四亿,继续为文物化妆,结果被国家文物局叫停。西安大雁塔也有类似遭遇。但人们不是给大雁塔本身“穿靴戴帽”,而是剥夺她的环境范围的地皮卖给房地产开发商,结果被各类高低建筑围困得密密匝匝,让大雁塔透不过气来,严重破坏了大雁塔的原生环境。难怪“丝绸之路”拟投百亿申遗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普遍的诘问:用得着花那么多钱吗?值得那么办申遗吗?或者换一种提问方式:若是换了比我们富裕得多的英国人或是欧洲人,他们会像我们那样干吗?回答是不言而喻的。这里的焦点显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理念——包括文保理念和文化理念——的错位问题,是农耕文化或曰“小生产者文化”的好大喜功、大手大脚与工业文化的科学精神、精于计算的碰撞问题,是钱多未必办好事的问题。
因此我的意见是:丝绸之路无疑非常重要,但申遗应该做的首先是保护好这条路线历史形成的现状,适当清理占据线路的那些杂乱而无关紧要的建筑物,使线路清晰起来。但无须拆除虽有一定障碍但相当值钱的建筑,更不应把历史上有过的重要建筑都重建起来或部分恢复起来,那样做是在破坏文物!假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要求我们那么大的投入不可(相信她不会),那么我的意见是:不妨学一点英国人,不放弃,但暂放下!将这一百个亿先用于那些急需抢救的文物保护上——作为文物的保护者,尤其是负责人,我们应该“雪中送炭”呢,还是“锦上添花”呢?
通过挥霍资源的途径来“重现辉煌”其实是打肿脸充胖子,恰恰是“弱国心理”的表现。希望与上述项目有关的官员和房地产开发商们节制一下能量,别恨不得把几代、几十代人做的事情,在你手上统统做完——给后代留点空间吧,相信我们的子孙理念更先进,办法也更多,因而会做得更好。
文/叶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