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螺蛳粉、新疆奶酪、河南烩面、湖北热干面……这是一家短视频平台年货节中“最受欢迎的家乡好物”。过去一年,该平台共有179.3万款农产,通过电商卖向全国。手机成为了“新农具”,直播成为了“新农活”,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短视频用户9.34亿。
“推动直播、短视频电商规范管理,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提交的建议之一。
“平均一天就有5万多场电商直播,每天观看人数超2.6亿次。直播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直播队伍不断扩大。”张兆安说,直播已成为消费新引擎和文化传承新窗口。
在他看来,主播直播,能够凭借专业性强、流量集中、复购率高等优势,成为农村电商迭代提速的重要抓手。但直播电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标准化管理体系尚未健全,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屡屡出现货品质量欠佳、销售数据造假等问题。这些行为及其背后的诚信缺失,影响了行业生态健康及长远发展。
“为推动直播电商健康发展,从2020年到2021年已有20余部相关的法规政策和行业标准陆续出台。”基于实践调研与相关资料查阅,张兆安进一步建议,在强化直播电商机制建设、健全标准化体系管理的基础上,使直播间成为新农人的学习工具、消费者了解乡村风土人情的窗口。
“还要推动直播电商与品牌的互助共荣。”他还建议,推动农产品不断迭代更新,鼓励直播电商行业助推优质农产品品牌成长;并开展行业调研与政策扶持,推出一批品牌清单,鼓励直播电商认领乡村品牌,实现共赢。
正如上海出台地方法规保护一只“南汇水蜜桃”的知识产权,张兆安希望,待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IP内容打造与保护也能得到重视,推出一系列鼓励与规范措施,聚焦专利保护,助力乡村品牌价值提升。
作者:王宛艺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