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和主导权。可以发现,在一些重要国际组织担任负责人或中高层职位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但目前,我国在国际组织中任职人员仍然偏少,职位偏低、结构失衡,这些原因也导致了任职人员在组织内发声边缘化。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建议,可结合双一流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比如,开设一流学科中的“全球胜任力”培训计划,通过推进在地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大国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
如何站在国际组织和全球秩序中,为中国人和中国传播“中国声音”,则是每一个国际组织中的中国员工所面临的难题。
“要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亟需一大批具备全球胜任力,既能立足中国实践,又能与世界对话,并能实现国际合作和参与国际治理的优秀国际人才。”顾祥林分析,要实现上述目标,国内本土环境必须实现国际化。
他建议,可通过推进高校在地国际化,发挥高校与所在区域作为人才高地的优势,提升校内和社会的国际化程度。他认为,在地国际化的关键,是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性校园,为全体师生在校内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务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国际视野。
“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可通过开设‘国际理解教育’相关通识课程,这也是实现‘在地国际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顾祥林表示,通过这类课程的开设,可有效增长国民对世界多元经济、文化、社会的认识,提升我国国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能力。
“过去,我们对国际人才的培养一度陷入只注重外语能力培养的误区。而事实上,国际组织所需人才要求全面发展,适应国际跨文化交流并具备全球视野。”顾祥林建议,可结合双一流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开设一流学科中的“全球胜任力”培训计划,打造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熟知国际规则的国际人才。
“‘术业有专攻’,我们需要的‘全球胜任力’的人才,首先必须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但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国际合作的能力,可以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亮。”他同时认为,在双一流高校的学科建设中,可结合国家遴选的优势学科,增加“全球胜任力”的培训计划,打造各个学科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形成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中国人才蓄水池。
作者:吴金娇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