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大量调查显示,教师负担大幅增加。对此,他建议,提高教师待遇或增加教师编制;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戴立益介绍,关于“双减”对教师带来的影响,已有多项研究开展了相关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首先,“双减”给教师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高达91.54%的教师认为负担增加。
其次,“双减”后教师评价制度未同步完善。选择“教师评优评先考核无变化”的教师占比90.86%;选择“教师晋升标准无变化”的教师占比95.22%。全国各地的评价制度并未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及时作出调整。
再次,“双减”后学校各项评比检查有增无减。各项评比检查有增无减占比为76.28%。各类评比检查最终都成为学校和教师的负担,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影响。
各地、各学校贯彻落实“双减”,得到多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但也给教师身心健康、专业发展甚至队伍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教师待遇或增加教师编制。
“双减”之后,如果老师工作时间延长了近2个小时,就相当于增加了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这增加的工作量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回报机制,或者有一个教师编制补充机制,比如再增加八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编制。如果没有类似的补充机制,可能会出现一批优秀教师流失,“双减”反弹的压力会陡增。
第二,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减轻教师额外负担。
课后服务主要是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这些安排可以与社会资源合作,包括高校、培训机构、图书馆、少年宫、美术馆等等,也可以包括一些培训企业。这也有利于培训企业健康转型发展,构建新的、以学校为主导的、各方力量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第三,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教师要增强作业设计和管理能力。依托信息技术平台确保学校作业数量可控制、作业品质有保障,逐步完善科学有效的校本作业体系。完善教师评价政策是推进“双减”的重要保障。“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这就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相应地,作业设计和指导能力应该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此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应将个体评价与团体(学科组、年级组)评价结合起来,并表彰和激励那些能够很好地联结“基础性作业”与“个性化作业”的个人和集体,从而引导学校整体性提高作业管理的质量。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