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爽
年度重头剧《猎场》终于进入收官阶段。毋庸置疑,这本应是一部自带“刷屏”气质的剧王级作品:曾凭借《潜伏》横扫了飞天、金鹰、白玉兰三大奖的姜伟导演带着五年磨一剑的剧本精心打造;《琅琊榜》 后登上职业生涯巅峰的胡歌暌违荧屏两年,作为本剧的头号男主,领衔一众堪比《人民的名义》的豪华演员阵容倾力加盟;档期内没有同量级的对手,而具有揭秘性的猎头行业剧,本身也有着题材与话题上的先天优势……
然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猎场》不仅没能如愿封神,甚至遭遇了收视和口碑的滑铁卢:收视率被差不多同期播出的三部新剧《急诊科医生》《我的! 体育老师》《生逢灿烂的日子》 轮番压制,网络播放量面对“压轴大戏”的宣传语也略显寒酸;更重要的是,眼看已临近尾声,豆瓣评分仍在及格线上苦苦支撑,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
优秀的职业剧仅靠一些跌宕起伏的文学性设置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商业规则的逻辑性
现实题材编剧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贴近于生活的真实性,一类玩转于情节的戏剧性,姜伟当属后者。其编导代表作 《沉默的证人》《迷雾》《潜伏》《借枪》等刑侦/谍战剧,本就是强情节类型剧,甚至由他担任编剧的家庭伦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悬疑色彩。而号称国内首度聚焦猎头行业的电视剧,《猎场》在题材上与前述作品有一定程度的吻合———人力资源这个行当,外表包裹着不可描述的神秘色彩,其中的计谋与智慧、策略与布局,以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段,颇有行走于灰色地带的戏剧张力;而内核折射了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欲望和道德/信仰的选择题,身处绝境却永不言弃的达观……可以说具备了“职场谍战剧”的类型元素。
然而,《猎场》却将大量笔墨耗费在主人公郑秋冬的人生困惑和情感谜题上,“猎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仅出现在个别角色的台词或名片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目标猎物”曲闵京直到第22集才姗姗来迟,第二个重点客户陈修风的案子,截至第40集才徐徐落幕,其间穿插了太多曲折离奇的励志童话和婆婆妈妈的情爱痴缠———这类以80后都市男女“无处安放的青春”为叙事内核的乌托邦腔式,历经了由2007年《奋斗》开创的青春励志剧黄金十年,在今天的媒介文化语境下似乎显得陈旧了些———郑秋冬的故事听上去有那么一点大仲马小说《基督山伯爵》的影子,就连刘量体教郑秋冬相面的段落也可以被视作邓蒂斯在狱中学习 《君主论》的本土化翻版。但优秀的职业剧仅靠一些跌宕起伏的文学性设置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商业规则的逻辑性———成为一名企业高管,怎么可能不历经背景调查? 更不用说“借尸还魂”的戏码在监管层面本就经不起推敲。作为一部志在讲述金牌猎头十年商界沉浮史的职业剧,不仅没有展现人力资源独特的职业魅力,其行业真实度和专业性也漏洞百出。这种升级打怪的通关游戏实在难以让人感同身受———作饵的戏剧冲突太失真,就莫怪观众不上钩。
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书写,被幻化成红尘俗世中的自怨自艾和心灵鸡汤
至于纠缠于多角恋的感情线,更有着价值观上的含混不清。女主角罗伊人游走在穷途落魄的前男友郑秋冬和身患绝症的现男友白力勤之间让人无比生厌;半路杀出的熊青春凭借讨喜的人设拯救了郑秋冬渐冷的心,眼看一对良缘佳偶即将终成眷属,哪知熊青春毫无预警的提出分手,追随前男友远赴海外;情殇未愈的郑秋冬很快又和女下属开启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办公室恋情,与此同时又与罗伊人藕断丝连……观众对角色倾注的感情,以及可能引发的共情,在这部电视剧中,都一一被编剧无情抛弃了。更重要的是,这些或稀松平常或反复无常的爱情戏占据了一大半篇幅,使整部剧显得主次不分———当所有人都在等待步步惊心的商场对弈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帮天真烂漫文艺忧伤的恋爱中的宝贝。《猎场》不幸落入了
国产职业剧的窠臼中———披着职业剧的皮,讲着言情剧的核。
观众到底想从《猎场》里看到什么?是真实鲜活的职场人生,精英之间的穿梭往来,智商情商的双重较量,活力充沛的精神面貌,以及猎头在猎取别人的同时,以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的蜕变———是一种积极的职场文化。
事实上,在本剧的前几集中,能窥见些许姜伟的野心。他把笔下的郑秋冬缩写成一群人的命运缩影,试图以此还原他们在特定时代的迷茫、衰败和萎缩。从某种角度而言,《猎场》如今的境遇本身就如同猎场故事在现实位面的一个投射。它用力地消费着跌宕起伏的人生甘苦谈,始终相信观众能以此触摸那深邃、复杂、多维的生活,并且给予了主人公郑秋冬高贵的底线道德和充盈的生命力,希望所有人能从他身上汲取能量。但遗憾的是,“完美”的人物设置、戏剧化的爱情、夸张的剧情、过分的抒情打乱了叙事节奏,也模糊了创作者的立场,而张冠李戴的文艺台词、不合时宜的配乐、萎靡不振的打光,以及诡异到无法形容的调色更是消解了对那些时代
重拳的冷峻凝视,将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书写,幻化成红尘俗世中的自怨自艾和心灵鸡汤,摧毁了理应更加宏大的格局。
新一代的影视剧观众,塑造着焕然一新的审美取向,也将催生出更精致、更紧凑、更有质感的作品
中国观众对职业剧是有想象的。多年前 《大时代》《天地豪情》《创世纪》等剧中国际金融风暴下商海剧变、家族鼎立、风云诡谲、利益纠缠、爱恨丛生的传奇画卷,是一代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而在对80后、90后观众影响更大的美剧、韩剧、日剧中,西装革履的职场精英、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雷厉风行的办公氛围、风度翩翩的职业素养、复杂多元的各类案例……种种元素构成了职业剧的类型魅力。就近而言,同样是立足当下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样有霸气侧漏的金牌阵容,《人民的名义》送给观众的“见面礼”就比《猎场》更让人买账。一上来的前两集,用疾风骤雨般的剪辑节奏、厚实缜密的剧情信息,实实在在抓住观众的好奇心,人们在感叹剧情设置的同时,也惊讶于手起刀落的麻利叙事风格。
对于命运多舛的《猎场》而言,收视和口碑不甚理想或许也有一定程度上“生不逢时”的客观因素。在它等待播出的两年里,中国影视格局悄然蝶变。从曾经的“先台后网”到如今盛行的“先网后台”,台网的话语权更迭改造了新一代的影视剧观众,塑造着焕然一新的审美取向,也催生出更精致、更紧凑、更刺激、更烧脑、更有质感的作品———2017年《河神》《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精品网剧的成功足以证明。而两年前的画面、布景、服化、戏剧冲突、叙事策略、表演方式,如果不是优秀到无可挑剔,那么在今天的年轻观众眼里,很可能就意味着陈旧、落伍、粗糙、过时。没有什么创作风格不可偏废,但愿《猎场》的筚路蓝缕,能为未来真正的国产职业剧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作者为电影学博士、西南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