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上图)去年在东方卫视热播,成为打通观众与网络受众的精品剧作。《大好时光》(下图)则被业界誉为上海的影视版“旅游指南”。(剧照由片方提供)
“上海有一流的编剧,例如王丽萍、顾伟丽与何晴;有一流的导演,譬如毛卫宁、傅东育、郑大圣以及与上影合作密切的贾樟柯;上海还有一流的演员,2015年荧屏上最具号召力的胡歌与孙俪都出自上海。而上海的白玉兰电视奖与国际电影节更在国内首屈一指。”知名行业垂直媒体《影视独舌》创始人李星文细数上海影视的人才与平台优势。在影视产业极速更新迭代的当下,掌握一手“好牌”的上海影视当如何将品牌效应发挥到极致?
昨天,9位国内顶尖的编剧、影视制作人、剧评人等汇聚沪上,出席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影视局主办的“上海影视四季沙龙·冬”,研讨当下国内影视剧的创作,也为上海影视产业的破局建言献策。值得一提的是,沙龙活动自2014年至今举办8次,还是头一回打通全产业链,不仅约来编剧、影评人,还把影视剧营销团队负责人请到现场。来自产业链各端的声音,也让昨天的沙龙有了产业化的视野与思路。
专家们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上海影视创作既要珍惜辉煌的城市文化史,又应当秉承一以贯之的“当为时代先”的城市精神,传统与时代,缺一不可。
过往的文化史是创作富矿,但不止于此
曾执导电视剧《我家的春秋冬夏》与《大好时光》的导演夏晓昀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为现在的国产电视剧找寻了两根标杆,纵向看是“优秀国产电影”,横向比则是“优秀海外影视剧”。可惜的是,相比之下一些电视剧不仅制作粗糙,而且内容幼稚。
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文艺样式在中国的发祥地,也曾是文学各流派的集散地,上海这座城市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有着强烈的文化记忆,这些是上海堪当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底色与深度。从这一层面而言,上海过往的文脉完全能被当成创作的红海。
“北京拍了《老炮儿》,上海只能拍“老克勒”吗?”电影《何以笙箫默》《唐人街探案》的总策划王旭东认为,上海厚重的文化史里,中国电影发源故事、抗战时期的文人志士、以石库门为代表的经典城市建筑等皆可入戏,皆为值得梳理、深挖的创作“老井”。但问题是,创作者们必须清楚,上海的影视创作蓝本应当“不止于此”。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电视剧《鲜花朵朵》的编剧何晴,做了20年“上海媳妇”,她为上海影视创作提供了逆向思维。她说:“其实全国包容上海的时候,上海也在包容全国,上海出品完全能有更高、更大的格局。”好比她正在制作中的《小别离》,故事背景为上海,主演是来自北京的黄磊和海清,制作团队则是上海的影视公司,从编导到制作,来自全国的产业要素实现了无缝对接。
呼应时代所需是产业契机,但需先修内功
上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些底蕴的凝炼而成,又何尝不是依靠彼时文人“敢为时代先”的创新勇气。由此,如今的沪上影视创作,既要瞄准文化富矿,更当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富矿。投射在当下的影视产业里,拥抱互联网、呼应时代与年轻人所需,即为产业的契机。
昨天,几乎所有发言人都提到了网络对传统影视产业形成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言必及“颠覆”的产业中,传统编剧们开始尝试用开放的心态对待曾经的“IP”大论战。电视剧《香樟树》《亲情树》的编剧顾伟丽身兼上师大教授,她坦言,自己曾因学生“轻内容、重IP”而愤怒过,甚至她本人还立誓“戒网”,但结果是,“时代大潮如此,既然无法逆时代而生,那便只能顺势而为。IP压缩原创剧本的同时,网络剧也给好剧本提供了更多与受众见面的机会。”如今,顾伟丽不再戒网,而曾经在网络上参与IP舌战的何晴,也会到视频网站看弹幕评论。
传统编剧对网络放下身段,而网生代编剧则向传统靠拢。昨天与会的程婷钰是典型的网络作家,她的网络小说《千金归来》已被翻拍上荧屏。享受过网络红利的她反思道:“编剧也好,作家也好,都需要先修炼内功,提高自身修为。”
与会专家表示,“上海”这两个字意味着“出海”,其中有两层意思:一是内心绝不保守,要不断推陈出新;二是时刻关注时代所需,勇于向外走,在吸收他人先进文化基因的同时,也把上海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传播出去。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