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绣大师执教“露香园顾绣”课
中职生担任“面塑”课助教
中职生担任“茶艺”课助教
职校教师指导游客体验“水袖”
沪上职业教育与文化结合,这个故事要从7年前讲起。2010年,为了解决新疆高素质杂技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等问题,上海马戏学校为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委托培养45名杂技人才,这也成为契机,让该校育人模式发生转变;2013年起,沪上职业教育的课堂从学校搬到了中华艺术宫,更多的市民了解到了职业教育之美,职校教师也开始思考教学之变;就在今天,修葺一新的上海大世界再推出“大世界传习教室”项目,版画、盘扣制作、剪纸等20所中高职院校的“非遗”体验课程入驻大世界,“老建筑”变身,让市民多了一个接触“非遗”项目的“新平台”……沪上职业教育踏着文教结合的平台,不断在教育教学上进行突破。《走进艺术宫》 《大世界传习教室》,上海马戏学校为新疆代培杂技人才,这些沪上职业教育的新探索,也在不断充实着文教结合的想象空间。
多门“非遗”体验课程入驻“大世界”
在普通人心中种下“非遗”和“匠心”的种子
历经多年修缮,上海“大世界”将于今天重新开业。这个曾以游艺杂耍、戏剧曲艺和12面“哈哈镜”为特色的“老牌”室内游乐场,将为热爱传统文化的游客们带来一个新的惊喜。
随着上海市教委推出“文教结合”的“大世界传习教室”项目,全市20所中高职院校的多门“非遗”体验课程入驻“大世界”,包括剪纸、版画、盘扣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据悉,这些课程面向所有游客开放,开课时间为每个工作日的下午 (除了闭馆日)和每个双休日的下午及晚上,每节课时长为1小时。
“非遗”是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积淀,而百年“大世界”从建立之初就致力于发扬民间、民俗、民族文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大众将主动靠近“非遗”、认识“非遗”、喜爱“非遗”,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交织融合。而对职业教育来说,这一项目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中高职生可以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进一步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让大众觉得“非遗”触手可及
日前,“大世界传习教室”伴随“大世界”的试运行同步开放。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作为牵头校,带领“露香园顾绣”“面塑”“嘉定竹刻”“茶艺”四门“非遗”课程,率先与游客见面。据带队教师金蕾萍介绍,为了让游客们更快“上手”,除了由大师级、传人级专业教师们现场授课以外,每节课还配有10名职校生助教从旁指导。而且,学校还特意准备了4部时长约8分钟的“微课”短片,普及4个项目的历史发展、基本技法等。考虑到初学者缺乏对工具、材料的使用经验,学校精心设计了一套适合游客们的“简易教学材料包”,比如把“嘉定竹刻”的原材料改为橡皮章等等。
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开设的课程为“崇明土布DIY”,在此前的试听课上,约40名游客每人亲手制作了一个崇明土布零钱包。指导教师邱春燕来自该校服装专业,她提到,由于大部分游客不熟悉裁剪及手缝工艺,所以他们对教学材料进行了“加工”,比如事先裁剪土布,准备装饰零件等。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带来的“戏曲短水袖身段课程”“跨越性别的中国传统表演美学———京剧男旦艺术”两大主题讲座也深受游客的欢迎,此前已开过4节试听课。据戏校党总支副书记刘爱香介绍,这是学校作为戏曲表演艺术教育传承基地所实施的系列课程之一。讲座中,游客可以亲自穿上水袖服,体验甩袖、抖袖等技法,甚至唱一唱、舞一舞。刘爱香提到,在之后的课程中,还会补充戏曲音乐、戏曲化妆等内容。
时间这么短接触传统文化,能有收获吗? 对此,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校长李小华表示,“学到什么程度不是重点,我们要做的,是拉近‘非遗’和所有人的距离。”在他看来,这些“非遗”课程的目的是吸引市民大众主动加入传习、传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也就是在普通人心中种下一颗“非遗”和“匠心”的种子。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
在“大世界传习教室”项目中,除了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开设4门“非遗”课程外,剩下19所成员校各开设1至2门课程。自这一项目在“大世界”试运行期间开展以来,各校正在不断总结教学设计、教室布置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优化课程体验。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教师尹俊提到,根据规定,每所学校需要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大师作品、学生习作等,为“传习教室”布置静态展示区。商贸旅游学校拿出“面塑”课程指导老师安斌大师的作品“72家房客”“弄堂游戏”等装点教室,这些具有浓厚的海派风格和时代气息的作品一下子挑起了游客的学习兴趣。
邱春燕也从试听课中得到了新的启发。她说,此前的课堂效果表明,制作零钱包对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今后可以做一些更简便的物品,比如土布书签、土布钥匙挂件等等。邱春燕说,有机会的话,学校可以把小型土布织造机搬到“传习教室”,让更多人在“微织造”中感受“土布是怎么形成的”。
“大世界”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大世界”逐步成为上海的文化新名片,肯定会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今后,线上报名的方式将更有序、高效地进行课堂组织,也可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这一项目。至于课程的开设情况,可以视各门课程的受欢迎程度进行适当的场次调整。她表示,目前,“非遗”课程均为一次性的体验课,是“大世界”为游客提供的增值服务,如有游客在单次体验后,想要进一步系统学习,在课程体系更成熟后,或会增设拓展性质的系列课程,满足大众不同的文化需求。
上海马戏学校“订单式”培养新疆杂技人才初见成效
从为舞台到为了孩子的职业生涯
在第六届蒙特卡洛“新一代”国际马戏节比赛中,上海市马戏学校杂技节目 《担当》 (抖杠),荣获本届比赛唯一的金奖及三项特别奖。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项目的四名表演者是上海市马戏学校为新疆代培养的学生。此次获奖也是对他们7年时间在上海学习的最好检验。
此前,这些新疆学生获得的荣誉还有很多。比如同样出自孩子们之手的 《踏板蹬人》 就曾经荣获2014年全国杂技比赛特别奖。上海马戏学校摸索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转变观念:为孩子的职业生涯多考虑
2010年,作为沪上“文教结合”项目,为了解决新疆高素质杂技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托上海马戏学校,为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订单式”培养人才,45名来自新疆地区的少年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市马戏学校“学本领”。他们要在上海度过7年时间。刚到上海时,他们当中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只有13岁。
“每周一、三、五半天和周二、四、六全天学习文化课和语言,其余时间练习杂技基本功。学校有生活导师,细心照顾我们生活。定期组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感受上海城市文化。”来沪学习的阿比达说。
如何培养这些人才,校长俞亦钢做出了新的探索。过去,杂技学校培养人才时,常常是从舞台需求的角度来考虑。俞亦钢说,往往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成之后都是在人生某一阶段针对某个专项的人才。
而对于新疆班孩子的培养,则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既尊重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还要兼顾教育的规律。如今,新疆孩子们每个人身上都学会不少本领,例如年轻时候弹跳力好,可以参演一些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节目;年纪大了以后,则转为表演性更强、对身体素质要求较低的项目。对于杂技人才而言,演绎生涯可以延长。
整合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团队
去年,著名演艺导演王亚非又有了一个新的头衔———上海市马戏学校客座指导。她在牵头开发培养杂技人才舞蹈训练课程的校本教材。无独有偶,江苏省杂技协会副主席曹子龙也成为了马戏学校的客座教授。他负责的,主要是设计滑稽表演教学课程。
俞亦钢说,新疆班杂技人才的培养,是文教结合的有益探索。在培养过程中,投入的教育资源、教育培养方式和手段,教育规律的探索等,都有了新的尝试。
去年开始,马戏学校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艺术课程,对学生的音乐、舞蹈、表演进行系统的授课,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和职业素养,尝试解决专业训练和艺术表现两张皮的问题,为学生将来成为真正的舞台表演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入高年级后,除了让学生接触杂技技能,还加入表演课,学习滑稽戏表演技巧。按照俞亦钢的想法,演员的幽默感很重要,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要有能自己快乐的能力,才能带动观众一起快乐。
近年来,杂技、马戏行业在欧美国家演出市场有很大变化,新的表演形式不断涌现,高难度杂技技巧展示已不是表演的唯一目标。国内杂技行业也呈现多样化的艺术发展格局。俞亦钢很是骄傲,“可以说,目前这一批新疆学生的杂技技能在全国属于尖端。上海马戏学校在文教结合的探索上积累了更多成熟的经验,这些红利,将在这批新疆孩子身上慢慢释放。”
《走进艺术宫》项目开展四年吸引上千名学生、上万名市民参与其中
构建良好生态,点燃职教热情
周末,中华艺术宫0米层名家馆正厅正在进行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这是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美术高级教师徐本方的美术欣赏体验课 《解读艺术宫名画密码》。徐本方老师结合名画,一边亲切地分享自己幼时的小故事,一边与学生亲密互动。她借助平板电脑,图文并茂、有理有据地介绍了名画的创作细节与故事,为学生解开“画中谜”,其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更是吸引了众多路过的游客驻足围观。
上海中职教育 《走进艺术宫》 项目 开展四年来,全市32所中职校的29门课程已经走入中华艺术宫,涉及艺术、外语、政治等多门学科。授课面向中职生、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它们中的15门课程成为了中华艺术宫的常设课程。
作为上海综合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中职教育走进中华艺术宫,不仅提升了中职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丰富了中职教育教学的途径和内容。中职课堂的又一种“打开”方式,让全社会看到了上海职业教育之美。
让沪上职业教育课程有了另一种“打开”方式
位于中华艺术宫0米层的雕塑《莲说》 前,上海商业会计学校语文教师肖新风身着中国风白色长裙,讲台上播放着中国水墨画为背景的PPT和荷花盆景。站在她身边的,是一群手持绿色莲蓬的非艺术类专业中职学生和参观者们。此番场景,是2014年在艺术宫里上的一堂 《莲说荷梦》 语文课。
这堂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年刚入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就读的江宇航看后一直感叹:“没想到职校的课程可以这样上。老师还没开口,我就被曾成钢老师的雕塑作品震撼了,一堂课下来意犹未尽。”
这不仅仅是一堂职业教育的“课”,背后是上海职业教育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的革新,也是在教学形式上做出的探索。
从2014年起,中华艺术宫联合上海市教委推出了四季 《走进艺术宫》 课程。课程先从艺术门类进行探索,又扩展到语文、政治、外语等非艺术门类课程;《走进艺术宫》“三岁”时,主办方开设了9堂跨界、多元、形式多样的艺术宫课程,并组建优秀教师团队为开课教师进行指导,建设“导师制”;如今,中华艺术宫已经将15门经典课程设置为“常态课程”,每个月推出2-3节常态课,面向中职生和全社会开放。课程报名每每在网络上公开,几乎所有的名额都被“秒杀”。
教育整合多种资源丰富课堂,还让艺术宫在后世博时代承担了更多教育功能。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未来继续合作过程中,中华艺术宫也可以根据中职教育的要求,设置展览项目。”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生态
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的特级教师任玉芬老师也参与到 《走进艺术宫》 项目。她回忆说,初时拿到这个项目,她觉得自己前景一片迷茫,3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名师工作室指导学员的经验,一成也用不上,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形式,压力与责任携手而来,她陷入了一种苦闷又彷徨的状态。然而当任玉芬老师一次又一次走进艺术宫后,经过专家组的耐心、细心、周密指导后,她豁然开朗,总结出了适合艺术宫的教学方案和教学风格。如今,同她一起参与讲解的学生团队由6人发展为60人,并在学校里形成了良好的传承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任玉芬还把民族文化与艺术宫艺术文化联系在一起,为青海果洛藏族班学生在中华艺术功力开课,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身着鲜艳美丽的藏族服饰的同学们也成为了艺术宫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长沈颖是11岁男生的母亲,也是 《走进艺术宫》 项目“铁杆粉丝”。“授课教师会讲解作品的内涵、艺术创作背景、作者的成长过程等,并且跟家长和学生产生互动,这种形式与自己来参观完全不同。”沈颖说。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原校长乔刚说,这些在艺术宫开设的中职课程面向的授课群体多元、形式丰富,考验的是上海中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值得肯定的是,能为不同的对象提供有选择性地课程,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他建议,未来 《走进艺术宫》项目要多面向中小学生,让他们亲近、了解职业教育,还要进一步探索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艺术宫里的职业课程目的不在于学会什么,而在于点燃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热情和兴趣。”
《走进艺术宫》是文教结合的代表案例
随着 《走进艺术宫》 项目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对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职业教育的老师和学生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逐渐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每年,文教结合的案例有很多,《走进艺术宫》 想必是其中的经典案例了。”市教委秘书长王从春很感慨,“四年的积累,展示出来的,虽然是一堂堂丰富的课程,没想到这背后彰显的却是职业教育领域如此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还有很大。”
他表示,《走进艺术宫》 项目对职业教育来说意义重大。中职学生走进艺术殿堂,有利于提升中职生的艺术修养,为未来人生奠定更扎实广阔的基础。同时,在项目不断完善过程中,职业教育积累了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培养出一群非常优秀的青年、资深教师,对中职教育甚至全市的艺术教育“文教结合”团队建设提供许多有益借鉴。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表示,把课堂搬进艺术宫,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艺术宫教学,这是以文化人,以教育人。对全市小学生而言,是从小培养“文化味觉”的良好载体。中华艺术宫教育部部长朱刚对此表示赞同,“希望我们的小树苗能长成一片森林,茁壮成长!”
《走进艺术宫》 项目始终是一种突破———中职课堂教育教学的边界被打破;美术馆教育的原有模式被突破;学生对于美术馆和职业教育的想象边界也被突破。未来,上海中职教育还将引导着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向社会,将艺术创作、文化教学、综合实践、人文素养与美术馆的浩瀚艺海巧妙相融,呈现开放、融合的中职教育,让更多的青少年担负起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