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子工业学校教师赴云南对口支援学校“送教上门”。(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朱颖婕 记者 张鹏
种植水稻第一步,冷水发泡稻种,然后放入适宜温度的保温箱中,等待水稻种子出芽;第二步,水稻出芽之后,将芽种播撒到苗床上,铺上地膜……过去,在云南省的某所农业院校里,老师教种植知识时,都是“在黑板上种田”。在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帮助下,当地教师对于职业教育的理念发生转变。而今,当地的农业院校以保障土地收成为条件,向当地农民租赁了田地作为用于教学的试验田,“种水稻的课程从黑板搬到了田地里”。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将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进行了整体优化,最终形成培训研习、上门指导、挂职锻炼、国外考察和专业对接五种主要帮扶渠道,以进一步带动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多年以来,学校已为云南省(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近300所职业学校及西藏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甘肃天水教育局所属学校、贵州省毕节信息工程学校等西部地区培训校长、教师、管理干部118批次4544人次。
带来开启职教理念改革的“钥匙”
西部职业教育要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当家人”和教师对于职教改革的理念尤为重要,需要用一把“钥匙”开启。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校长杨秀英回忆说,第一次到云南职业院校了解情况时发现,这里的课堂几乎没有实践动手的部分。“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规律,必须要与普教课堂区别开来。”支教的上海教师,将“快乐中做、做中学、学中悟”的理念渗透给当地的老师。慢慢地,云南职业教育的课堂开始转变,专业课堂都在建设实训教室、安排学生动手实践环节。就连语文等基础课程,教师也懂得拿出10分钟时间来与学生进行互动。
西藏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想要试行中高职教育衔接。得知这一消息后,杨秀英带领相关的专业教师为日喀则提供培训,为当地教师增加“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制度与实践、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等内容,把上海职业教育实践探索的理念和经验带给西部职校。
“送教上门”成为常态化工作
2014年,贵州正安县中等职业学校黄会丽老师来到学校电子技术系挂职锻炼3个月。在上海带教教师张帆的鼓励下,黄会丽不仅理论教学水平和专业操作技能得到大幅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也有明显的进步。示范校建设期间,来自多所西部学校的教师到上海挂职学习,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选派多名优秀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训等方面一对一带教。
有一年暑假,个旧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负责人给杨秀英发来邮件,提及该校在专业建设遇到诸多困难,突出的问题是实训室建设不仅缺少资金,更缺乏掌握专业技术动态和教学设备技术的教师。搭准脉搏后,学校在实训室布局中调剂出四台PA系统数控机床,支持个旧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进行机电专业教学。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三位教师飞抵个旧进行安装和调试,还就数控宇龙仿真软件用于计算机仿真教学及PA数控机床实际操作,对该校教师进行面对面指导。据悉,“送教上门”已经是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多年来的常态化工作。
手把手指导新专业开发方案
经济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一直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也要随之而变。云南楚雄州大姚县职业教育中心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人才需求很大。该中心决定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形式设立机电应用技术专业。
听说此事后,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专门选派机电技术系的专业主任和2名骨干教师先后两次到大姚县职教中心“搭把手”。上海骨干教师不仅详细介绍了专业建设新理念、新步骤,还手把手指导教师团队模拟设计方案。“做方案不是纸上谈兵,新专业的开发要从企业生产岗位能力调研入手,要有企业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全程参与。”在知识观念的激荡中,当地教师逐渐掌握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标准、实训室规划等形成过程及关键要素。
三位教师回到上海后依旧牵挂着专业建设进展,所有机电系教师亦全程参与,时常通过网络及时答疑解惑。2015年9月,从大姚职中传来好消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申报方案成功获批,开学后招生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