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连续两年参加综招面试的大学面试官,作者眼中的“准大学生们”问题多多:很多学生说不清自 己为什么报这个专业,更不用说专业积累;不清楚大学和高中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区别;课外阅读面非常狭窄,平时连报纸都不读,社会问题答不上;一些带着研究报告,甚至专利来面试的学生,却答不出相关问题。而中学和大学的“衔接”问题也在综招面试中暴露无遗。2017年,上海的综招将扩大。这位参加过综合测试面试和自主招生面试的大学教授虽然不能像拆解“魔术”那样列出“答题技巧”,但是对于学生们要不要“刷简历”、是不是必须“发论文”、“大学老师究竟看什么”之类的问题,他却可以提供最真实的解答。
■秦文至 (化名)
步入新高考时代,“既看分、又看人”的综合评价录取试点,已在部分省市、部分高校开展。2016年,上海有复旦、上海交大等9所试点高校依据考生高考成绩占60%、校测 (面试) 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成绩占10%的比例合成总分,择优录取。
2017年,上海将全面实施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截至2016年11月,上海已有27所高校公布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使用办法,拟将这些信息用于初审和校测 (面试) 参考。
在如今“指挥棒”开始强调综合素质和校测面试的背景下,高中生除了按照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参加各项活动、积累素材,还需要注意哪几方面的提高?
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专业和大学生活
以往,一些考生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某个专业、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读出来后干什么。他们报考某一专业的理由仅仅是“自己理科成绩好”“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好”“父母让我考的”。既没有浏览网页进行调研,也没有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做小课题进行专业积累。
于是,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发现自己对修读的专业不感兴趣。他们或是熬了一年后转到其他专业,或是消极对待专业学习,甚至在网上抱怨自己的专业“很水”“没前途”,吐槽说自己所在的院系“很烂”。
除了对专业提不起兴趣,有些大学生还不适应住集体宿舍、每天需要自修的大学生活。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经常打游戏、翘课,甚至缺考,导致成绩一落千丈。据报道,从2014年9月到2016年6月,南京林业大学共有49名学生因受到学业红色警示而被劝退。这样的情况绝非个案。
这些高等教育的“痛点”,决定了如今大学更希望招收那些对报考的专业有强烈的兴趣、能适应大学生活的考生。因此,校测面试必然会涉及考生的专业兴趣、对大学生活的认知。
近年来,上海有些示范性高中通过各种渠道,请大学教授到中学介绍专业。但问题是,高三学生忙着复习迎考,没时间听这类讲座。而高二学生听了以后感到“懵懵懂懂”。并且,系列讲座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专业,也鲜有人讲解“读大学和读高中的区别”。
我认为,一方面,中学和大学之间应该安排更多的宣讲、参观、座谈等交流。另一方面,高中生更应该通过上网搜索、询问熟人、走访大学等方式认识专业和大学生活,思考自己的专业兴趣乃至职业理想。比如有的学生想当记者,那么就要搞清楚读新闻专业是否都能当记者、除了当记者还能做什么、当记者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记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
了解、思考这些问题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而且这有利于高中生确立专业志愿、在校测面试时展示成熟的思考,也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大学生活和职业发展。
广闻博见,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而今的综合评价录取,“既看分、又看人”。大学需要的,不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之人,而是有知识、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人。
可是,很多高中生平时只顾着“刷题”,较少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以至于,有些报考新闻专业的考生不了解“媒体融合”“议程设置”“舆论领袖”,答不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路在何方?”报考经济专业的不了解“共享经济”“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答不出“‘双11’疯狂抢购,对社会系统会带来哪些冲击?”
在这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报刊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散装的百科全书”,常报道一些新事物、新现象,比如“共享单车”、“潮汐式停车”“网约车”、“实体书店的生存窘境”、“人体器官捐献”、“大学生休学创业”。有些报道涉及科技,比如“全球科学家正通过多种研究和技术手段让传播病毒的蚊子无法生育”、“超大城市墨西哥城如何治霾”、“3D打印建筑如何艰难突围”。其实这些都非常值得了解。
报刊不但给人知识,把人和社会、时代连接在一起,也提供了思考的话题。对话题的分析和论述,则能反映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我认为,高中生在日常学习之余,应关注社会事件和舆论动向,并选取一些报道进行调研和思考。比如:报载,上海某中学教师申请上海户口,公示时,网民质疑她有疑似“医闹”行为,不应作为人才引进。正在官方回应“将对相关情况进行复核”时,该教师自行撤销了申请。怎么看这个社会事件?
报载,上海2016年交通大整治中,有一些驾驶员提出质疑———路上车流已经很大,交警不去让车子“快走”,反而隔三岔五要请违章车辆靠边停,岂不要让马路更堵吗? 如何看这种论调?
进行类似的资料收集和思考,不但有助于高中生写作文有鲜活的例子,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校测面试中脱颖而出。
参加社会实践要用心,“做课题”不要太功利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点之一。据悉,高中生社会实践记录的内容包括学生军训、农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公益劳动)、社会文化活动、社会考察 (调查) 等。除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情况”,上海一些高校还将“撰写实验报告或研究性课题报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情况”列入综合评价录取参考的重点。
但这也带来了困惑:如果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记录,那么还怎么区分好坏? 是不是实践越多越好? 另外,是不是高中期间就得发表论文、获得专利? 这会不会增加负担?
在我看来,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件好事,但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马观花”,更不要功利地“刷简历”。学生担任何种职务、参加了什么活动,这些都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究竟 (具体) 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这正好比,《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 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篇,就在于作者不仅仅记录了见闻,更写出了独到的感悟。
获得高中生科技竞赛奖项或者做过课题,会是个“亮点”,尤其当参加竞赛、做课题所在的学科和报考专业一致时。但是,有些高中生依托校外机构,或者找熟人帮忙,自己“参与”甚至只是“观摩”了部分实验,也能拿出一份“像模像样”的研究报告。
其实参加大学招生的教师并不傻。他们很清楚做一个课题需要花多少时间,也能通过面试,问出来该课题究竟是不是考生做的。并且,学术界对“学术不端”“弄虚作假”非常忌讳。
所以,高中生应该出于自己的真心参加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无论是就某个课题开展社会调查、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还是就某个学科问题查阅一些资料。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思的“小课题”,但不要太功利。
此外,还要注重训练自己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可以把参加社会实践和做“小课题”的结果和心得制成PPT,在班会或者小组讨论会上交流,并回答班级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能够脱离多媒体辅助手段,直接讲解,且能自由调节讲解时间的长短。这种“可携带的能力”,正是大学所看重的。
总之,在综合评价录取背景下,高中生更应注重平时的积累。不仅要参加有益的活动,还要多思考、总结和提高能力,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