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雅仙和毕春芳是越剧舞台上的“神仙搭档”,她们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合作,塑造了众多舞台艺术形象,贡献了《血手印》《玉堂春》《王老虎抢亲》等经典唱段。“戚毕越剧流派”更是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甚至国际范围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纪念两位越剧名家合作70年,上海于今天推出了戚毕艺术珠联璧合70年访谈和戚毕艺术珠联璧合70载专场演出。下午的访谈,戚雅仙之子傅幸艺、毕春芳之子吴越、“昆曲王子” 张军等齐聚一堂,为人们生动解读“戚毕艺术”珠联璧合背后的故事。晚上的演出,戏曲名家梁伟平、张军、沈佚丽,戚毕弟子傅幸文、丁小蛙等则带来《白蛇传》《血手印》《玉堂春》中的经典选段,带戏迷回首那段黄金年代。
1950年,同为23岁的戚雅仙与毕春芳携手创建的合作越剧团。在越剧界,戚毕组合被称为“解放牌”。因为“合作”几乎是紧跟着新中国成立的脚步诞生的。而戚毕艺术的崭露头角、成熟发展、名扬四方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中国的舞台艺术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余年中,两人携手带来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卓文君》《白蛇传》《血手印》《琵琶记》《玉堂春》《王老虎抢亲》《相思树》《钗头凤》《救风尘》《文姬归汉》《绿衣人传》《鱼针记》《红袄双抢》《孟姜女》《百花公主》等一大批传统、古装剧目以及《祝福》《女共产党员》《一个平凡的母亲》《红色医生》《丰收之后》等现代戏。其中《血手印》《琵琶记》《玉堂春》《王老虎抢亲》《白蛇传》等经反复加工演出,成为其代表作。
当时的上海,与他们相似的小型越剧团遍地开花。但是,就是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团,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和孜孜以求的合作创新精神,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从700余席的“恩派亚”(后更名为“嵩山电影院”)小剧场,走向1400多席的 “金都”(后更名为“瑞金剧场”)大剧场,所谓“小囡戴大帽子”。
合作,是她们艺术人生的核心。两位艺术家以她们包容开放的胸怀, 团结一批知识分子,组建了令业界羡慕的强大的编导音舞美幕后团队,联合众姐妹形成了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舞台班底。红花绿叶,相辅相成;台前幕后,相得益彰。长期磨合协作,形成了独特的“合作”艺术风格。
创新,是她们艺术人生的追求。尊重艺术规律,重视市场反馈,立足越剧艺术特色,发挥个人艺术特长,借鉴融合其他艺术门类、剧种精华,消化吸收,融会贯通,革新艺术,创新发展,力求体现时代特征、地方特色。不断求新创变,使她们的流派艺术历久弥新,广为传唱。
记者:王筱丽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