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西岸美术馆迎来特别的“艺术课堂”。沪上高校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学分评估首次移入美术馆实施,大学生们自主研发课程,给孩子们上起课来。
这幅画里的红色、黑色符号都让你想到了什么?围坐在胡安·米罗《加泰罗尼亚》前,一群6-10岁的孩子跟着老师探索起了艺术大师“符号的秘密”。原来,这位米罗爷爷有着一套神秘的符号表,构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语汇。走出展厅,孩子们又走进工作坊,拿起画笔、剪刀、彩纸开始“研制”自己的符号密码,用创作变身小小米罗。
这场时长近一个半小时的儿童导览及工作坊,是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场馆艺术教育实践》课程的组成部分,带领孩子们的老师,是该专业大四学生陆雅磊。
昨天在美术馆进行现场实践的,还有姚雨辰以夏加尔超现实主义作品《赤马》作为导入的“以梦为马,浪迹天涯”导览与工作坊,针对10-15岁的青少年。
围绕西岸美术馆常设展“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中现当代艺术史里程碑式作品,陆雅磊、姚雨辰和同学们在选修《场馆艺术教育实践》课程的一学期里,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总共开发出八个主题课程,深度参与美术馆公教活动情境化设计,完成从内容选择、课件制作到实地开课、后期评估的全过程。
当天,就连该专业的《艺术概论与鉴赏》课程成果发表会也搬进了美术馆,并向公众开放全过程。这门课程以西岸美术馆“时间的形态”展为基点,由学生在艺术现场实践校内所学的艺术鉴赏理论,对展品进行深度读解。观展后,学生发表学习成果回应课程中习得的方法,结合亲历体验,以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四种艺术形式,再剖析与演绎作品中的关键概念。此次这一尝试从校园迈出,将校内课堂成果汇报带入艺术现场新鲜展现,联结起艺术作品、学生、教师、美术馆从业者乃至公众,搭建了维度丰富的对话空间,也开辟了新型艺术教育试验场。
华东师范大学校外艺术教育课程实践基地负责人、美术教育学博士汪洋告诉文汇记者:“想以这样的方式探索高校艺术教育研究新理念与美术馆优质国际美术资源的结合。这是一种基于艺术问题的探究式项目学习,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老师仅在其中给予技术、理念上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这类创新的,不仅限于选修课程的大学生们,也包括现场参与学习的孩子——他们将从艺术大师的视角出发,体会作品的内容、形式、文化情境等,最终通过创意实践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理解。汪洋认为,这有别于以往通常就是老师介绍、孩子跟着画的模式,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启发,帮助他们成长。
事实上,以馆校合作的模式深耕当代美育,西岸美术馆也已积累起一定的经验。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展开的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多维度打开了探索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和可持续性。现当代艺术史里程碑式作品首次来到中国,人们足不出沪,就能奔赴一场跨越百年的艺术史。围绕这些难得一见的艺术资源,该馆曾在去年携手同济大学建筑系,带来基于蒙德里安作品的两场线上工作坊以及一场线下即兴创作,也曾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合作,推出“身体与视觉” 驻馆课程,公开招募公众免费参与开启身体的感知力。
这样一系列尝试,都将剥离美术馆、高校以及公众间的阻隔,突破美术馆的围墙、高校的象牙塔,让公众多角度见证和参与教育的发生与实践,共同催生当代美育新方式,最终真正反哺公众社会文化生活。
作者:范昕
摄影:叶辰亮
编辑:陆纾文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