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在日前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评论专项基金和本报联合举行的文艺评论研讨会上,评论家们提出:互联网时代,文化评论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对新的文化现象发声,同时也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真正进入文化现场
“头上长草”一夜之间风靡大江南北,恐怕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大众文化现象。之所以说匪夷所思,是相比于其在民间的热,人们几乎很难听到从文化角度进行解读的声音。
这被视为文化评论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挑战的最新案例。面对层出不穷且自带互联网基因的新型文化现象,评论如何刷出存在感?围绕这一话题,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评论专项基金和文汇报《文艺百家》日前在海上艺术馆举行文艺评论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沪上多位专家学者表示,互联网时代,文化评论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对新的文化现象发声,同时也要有互联网思维,真正进入文化现场。
互联网改变了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这比文化产品本身更重要
“米兰·昆德拉的写作和罗曼·罗兰完全不同,而新一代的作家又和米兰·昆德拉迥异——他们完全有可能真正为世界人民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教授认为,当阅读随互联网时代到来而改变之后,必然会对文艺作品的生产带来影响。
网络影响创作——在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作家孙甘露看来,最明显的例子当属金宇澄写作《繁花》:“老金一开始写《繁花》的时候,是一段一段贴在互联网上的,像聊天一样地写作——聊天就是你碰到好的聊天对象特别愿意聊。网络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改,所以他写得特别放松,特别自如。”而这种影响以后可能越来越普遍。
互联网不仅影响了文艺生产的过程,也改变了文艺生产的机制。戏剧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注意到,明星戏剧正成为戏剧市场上的主流,一些缺少戏剧舞台经验的明星凭借票房号召力成为业界争抢的香饽饽。“演出商很认这个,不问剧本,不问编导,就问是谁演的。”为丁罗男这句话提供佐证的是,当初制作方把《风华绝代》拿到演出交易市场竞价,并在全国卖出近百场巡演时,该剧还只有剧名和演员,靠的完全就是“刘晓庆”三个字。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文艺作品的传播方式。随着“读首诗再睡觉”“为你读诗”等一系列诗歌微信公众号的走红,一度远离的诗歌又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何言宏看来,借助微信的传播,诗歌的写作和阅读重新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这无疑是文学在网络时代焕发活力的最有效证明。不少学者表示,今天的文化评论应该更加关注互联网所催生的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及其在文化中所发生的作用——这也许比文化产品本身更重要。
从大众视角出发,打开评论空间,到文化现场去发现更多文化样态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从大众视角出发,通过文化去观察世相。在一些学者看来,文化评论应该抱有这样的态度,突破原有的专业领域和文化样式,到文化现场去发现更多的文化样态。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张炼红长期研究社区文化活动。在她看来,广场舞现象,包括其普及程度和引发的舆论热度,就非常值得从文化评论的角度进行关注。“我们处在一个看似多元化、但是恰恰丧失了多元发展空间的阶段,不同阶层不同文化需求彼此之间难以互相包容。这个情况下文化怎么透出一个新的风。”同样的,张炼红还观察到,当下活跃的社区文化活动已经对整个社会起到了“托底”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激发其内在文化活力,同样是文化评论应该关注的命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则注意到,近年来,网络催生了一大批流行热词,网络语言不仅日益成为大众化的日常表达,并且因为其不可替换性而独具活力。一方面,这让现代汉语有了粗鄙化的倾向,另一方面,语言是社会的晴雨表,而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比起网络热词本身,这些热词为什么会引发大众共鸣,恐怕更值得从文化评论的角度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