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好
昨天上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北京大学发表了主题演讲《文学与全球化》。身兼两所中国高校荣誉教授的身份,克莱齐奥展现了他“中国通”的功底,畅谈中国文学对世界文明的巨大影响。
中国传统文学改变西方文学走向
“中国文学自其发端以来,直至今日,已经树起了一座宏伟壮丽的丰碑,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克莱齐奥早在青年时代就已经是中国文化的“忠实粉丝”,不仅练习书法,还研究京剧和国画,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中国的文学。在演讲中,他指出:“中国文学的影响已经遍及全人类文明,成就是如此显著可见。”
他说,自己阅读唐诗时,总会惊讶于其中的“现代性”“印象主义风格”以及象征的特点。这些诗歌,包括更早时候中国道家、儒家的独创思想,早已通过口头传诵、文字、图像乃至音乐的形式,流传于印度、波斯、阿拉伯地区,并进而传入欧洲,“渗入到了西方思想之中,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文学的走向”。像许多被西方奉为经典的民间故事,譬如灰姑娘和她的水晶鞋的童话,一些伊索寓言以及亚瑟王传奇中的龙与凤鸟的传说,都源自于中国文学。
而自从近代欧洲开始译介中文作品以来,中国文学对西方的影响变得更为直接。“西方文人‘发现’中国文学这座丰碑,颠覆了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从《论语》《孙子兵法》到唐诗宋词,再到《红楼梦》和《西游记》,尽管这些作品较晚才被翻译成欧洲语言,而且常常带有神秘的异国色彩,但它们让世界逐渐认识了中国的文化,也启发了许多西方文人。
新时代中国文学回归世界文学舞台
除了深谙中国古典文学以外,克莱齐奥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十分熟悉。他说:“认可中国文学,不仅是认可中国历代的文学史,更是认可它在新一代作家与诗人的推动下在未来将发挥的作用。”
克莱齐奥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是老舍。他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的环境下,中国的新文学正因为世界文化的渗透和交流,而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形象:老舍、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的影响下,创造了中国近代的现实主义;莫言等当代作家,则受到拉美的胡安·鲁尔福、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在作品中融入了一种抒情的现实主义风格。这些变化,也在改变着西方对中国的印象。“在我们这个时代读者的眼中,中国将脱离它的陌生性,脱离那种鲜明的异域情调”。克莱齐奥认为,新时代的中国文学正是如此跨越了国界,成为全球流动、扩散的文化洋流中的重要一支。
他强调说,在上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化的进程都被西方少数的语言与文化所掌控。“文明,包括文学,成为一小部分国家的专利,这些国家试图向被其统治的国家输出生活方式与审美标准。”这种新形式的“殖民”垄断了世界文化的话语权,严重阻碍了多元的声音进行交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文学向世界文学大舞台的回归,“对于理解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人类文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