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闯入者》剧照。(葛颖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普通的影院,一样的105分钟,但近日晚间在浦东兰馨悦立方影城放映的《闯入者》却显得与众不同——观众们人手一副耳机与遥控,摁下按钮,该片导演王小帅与影视评论家葛颖的声音便从一条独立音轨中传来——这多出的音轨就是沪上正悄然兴起的“电影同声评论”。
“我从博物馆导览器得到启发,既然欣赏艺术展品时游客能拥有随身‘专家’,那么观影时的贴身评论有何不可。”从去年末开始,由葛颖教授牵头的文艺沙龙“堂会”尝试全新观影服务。在影片放映同时,由业内人士为观众提供类似同声传译的专业评论。
有学者认为,同声评论让导演、观众、评论三方坐在一起边看边聊,能够让创作者得到第一手的反馈。而针对电影鉴赏需求推出的同声评论,也是扩大电影市场尤其是艺术片“精读”消费的一种尝试。
探寻二次观赏可能,培育文化消费新增长点
从《推拿》、3D版《一代宗师》、《春光乍泄》再到这次《闯入者》,4场同声评论电影放映后,到场影迷一致叫好,葛颖的实验不可谓不成功。那么4场之后,该模式是否对观众大有裨益,其方法又能否推广、复制,直至成为上海文化服务的新选项呢?
与以往的电影沙龙的电影解析不同,“堂会”里边映边说的电影没有暂停和倒带,而是保持播放连贯性,只在电影声音的间歇见缝插针地加入评论。这是什么样的感受?一言蔽之,信息量够大。
以《闯入者》为例,影片开头的男生是个关键性人物,儿子家的晚宴有特殊深意,老人的梦境与剧情大有关联,导演在镜头表达上又别有用意,种种问题会随着电影的深入而由专家抽丝剥茧一一说来。对影迷而言,有了随身讲解,相当于一本“电影说明书”在手,当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线索。而在《一代宗师》那场,葛颖由电影内部生发到外部,不但讲王家卫的电影调度手段,还附赠相关的拳种背景知识。王小帅导演在参与完评论场之后就笑言:“感谢评论,我看懂了。”
但信息量太大也会有问题随之而来。众所周知,电影被称为一种具有仪式感的体验。在其放映过程中,观影的完整性、思维的连续性都不可破坏。从这角度而言,同声评论偏偏反其道行之,在观众屏息凝神之际,在影片声音停滞、情节却未必停顿之时,评论的声音就仿佛“闯入者”,难免会破坏观影的整体感。对此,葛颖提出,同声评论其实更适合二次消费,“从已举办的几场实际情况看,许多观众在参与同声评论场之前都会先看一遍普通版本,对影片有了基本认知后,再来细听门道。”
在他看来,有艺术鉴赏需求的影迷不在少数,他们就是同声评论的潜在受众。对这些观众而言,电影不是一次性快消品,而是具有二次甚至多次观赏价值的长销品。要为这群影迷提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观影体验,同声评论不失为上佳选择。在王小帅与葛颖合作的《闯入者》评论场中,电影应该取悦观众还是启迪他们?第六代导演究竟可否被定义为“过渡的一代”?如此关乎中国电影生态的深层次解读,也在评论间歇及最后的互动中得到阐释。当这些围绕一部电影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该电影所作的文章“随片附赠”,影迷收获的实为影片深度解构服务。基于上海拥有庞大的老电影资源,再背靠连年的旧胶片修复工程,老片新看将与新片“二刷”一样,具有形成文化消费新增长点的可能。
专家应直面受众,拓展文艺片生存空间
已举办的4次评论场证明,这个市场大有潜力可挖。“为覆盖设备成本,同声评论场的票价比普通场次高,需要120元/人,但这个能容纳176人的影厅每次都座无虚席。”葛颖坦言,自己并不怀疑有足够的受众对同声评论有需求,相反,他担心没有太多专家愿意投身此中。
“因为与电影同步进行,评论者需对影片非常熟悉。他必须预知每个可插话的时间点,必须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保证影片的完整节奏。”王小帅初尝同声评论后坦言,即便他亲手操刀了创作,对于能否在精确的时间准确无漏地传达评论,自己毫无把握,“必须提前演练过几遍,费时费事”。
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应该坚持吗?葛颖向更多从业人员发出邀请,“专家、学者应当走出书斋,直面受众。如此有高度的文化服务,才能使全民文化消费走向纵深”。
作为导演,王小帅把同声评论视作能与文艺片相扶相携的共生体。“如果说商业电影都有一个基本框架模式,比如汤姆·克鲁斯必须高飞,李小龙必须踢腿,那么文艺电影就是一种作者电影,每个作者都有其独属的电影语言。”对于《闯入者》来说,王小帅就是其作者,“我在电影中隐藏了什么东西,我又希望观众从哪个精神层面上理解?观众看我的电影也许有时有接受程度上的隔阂”。但有了同声评论这种新模式,隔阂说不定就此消融。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