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闯入者》剧照。(片方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内地影市这两天的热词有些耸动——“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死者”是王小帅的新片《闯入者》,导演指控“凶手”为拥有排片大权的院线经理们。
昨天,《闯入者》的全国排片率为2.45%。同一张表内,《何以笙箫默》是它的12.2倍,《左耳》是其7.4倍,就连已上映超20天的《速度与激情7》都是它的7.8倍。但即便是这个在大盘中几乎可忽略不计的比率,也已是《闯入者》上映5天以来的峰值。4月30日该片首映当天,其排片比是可怜的1.5%。对院线内的影片而言,排片即放映量,排片比意味着生命力。在连续5天的超低排片过后,该片不出所料仅有可怜的380万元票房。如此从源头上扼杀《闯入者》票房,王小帅于是称之为“谋杀”。当导演以含泪劝慰的姿态“致我的观众”,他所谓的“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其实都是怀才不遇的悲愤。
平心而论,《闯入者》应该是部不错的影片。作为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唯一入围竞赛单元的华语片,它早在欧洲各大电影节累积下不错的口碑与关注度。有评论说,无论是从形式观感抑或主题内涵,它都堪称佳作。尤其是与同期上映的绝大多数国产片相比,这样一部前半段讲述“老无所依”故事,后半段抒发“一个时代罪与罚”情怀的厚重影片,显得弥足珍贵。格瓦拉、豆瓣等影评网站也用数据证实,《闯入者》确实为同档期中质量上乘的国产片。但院线经理们扼杀这部口碑之作的动机亦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部勇闯五一档期的影片,《闯入者》是不折不扣的异数——没有华丽阵容,并非商业题材,就连影片切入口也选取小众的老年人视角——这不是个讨市场欢喜的作品。
若是就此便将罪责一股脑推给院线经理们,这合适吗?不。在商言商,经理们早就意识到,一边给《何以笙箫默》贴上烂片标签,一边趋之如骛地掏钱看片,这是内地影市再正常不过的现实。对于平均年龄刚过21岁的中国观影青年来说,小而言之,他们尚不足以体会《闯入者》中上有高堂的难处,大而论之,90后对那个“三线建设”的年代其实一知半解。既无情感通识,亦没有时间代入感,《闯入者》难闯观众心门在所难免。
那是观众的审美错了吗?这恐怕得从国内影院的构成说起。按理说,电影院里看到的,应该都是电影,但事实并非如此。被搬上大银幕的,固然有真正意义的电影,但更多的是通过精算而成的投资产品。前者是王小帅们秉承传统手工匠人的制作模式,从写出一个好故事开始,寻找合适演员,认真拍摄,然后把它们送进院线撞大运的产物;后者则是基于大数据分析、IP转化率、套用一个已拥有海量受众基础的故事,然后再找来偶像级演员出镜,并把尽可能多的道具转换成植入广告以弥合成本,最后只待院线收割利润的产品。所以,王小帅被《何以笙箫默》掩埋,与其说是观众审美不进则退,不如看成是手艺匠人输给了大数据精算师,根本不是同一时空的交锋。
最后,再回头看看王小帅所说的“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悲壮的同时其实略带几分矫情。毕竟,检验艺术片成功与否的标杆从来不是票房的多寡,而艺术片的初衷也不该是在市场中逐利的。相比之下,张艾嘉的心态更让人欣赏,她执导的《念念》其实与《闯入者》几乎同时间遭遇同样的“谋杀”。但张导的态度是:“我接受票房的事实,但不认为这是失败。”悲愤的王小帅导演可曾想到,您只是没赚到钱,而这并不意味着被“谋杀”?
既是艺术片,何必染尘埃。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