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医院建院元老铜像(右二为顾伯华)。 龙华医院供图
■文汇报记者 徐维欣
龙华医院的中心草坪上有一群建院元老的青铜雕像。队列左侧有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人,神态安详,他正是中国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奠基人顾伯华,也是顾氏外科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顾伯华对疮疡、皮肤病、肛门病、乳腺病、血管病及急腹症等皆有所长。他用药向来以“(方)便、(灵)验、廉(价)”著称,若便宜药能达到疗效,就绝不用贵重药。这也是顾氏外科的用药原则,“用药如用兵,用兵贵乎精,理法方药,了然指下,便能策动四两拨千斤”。
顾老虽已驾鹤西去,但他培养的一大批学术传人把顾氏外科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其“关门弟子”陆金根对于此次顾氏外科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很高兴,也备感压力:“顾氏外科疗法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疗效显著,不过要继续发扬,仍需谨记创新与发展。”
药贵在治病,不在乎贵贱
以大类区分,中医分为内、外、妇、儿、伤五科,近年有增添针灸推拿科。其中中医外科可以涵盖千余种病症,顾氏外科采用外治和内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疮疡疾病、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皮肤疾病、肛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以及运用中医药治疗胆道感染等急腹症等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顾氏外科肇始于顾云岩,第二代顾筱岩被称为“疔疮大王”,与当时伤科名医石筱山、妇科名医陈筱宝并称“上海三筱”。顾伯华是第三代传人,其弟子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陆金根、顾乃强、顾乃芬、顾乃芳等,以及第五代传人曹永清、陈红风、李咏梅、阙华发、刘胜、张静喆等推动了顾氏外科的发展。
西医中,对于阑尾炎往往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其实,阑尾炎这类急腹症也可用中药治疗,顾伯华研制的锦红片,对于早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疗效,可免除开刀之苦。曾有患者听说锦红片疗效好,专门找到顾伯华取药,可看到锦红片配方简单、如此廉价,便央求开些昂贵的药,顾伯华严肃指出:“药贵在治病,不在乎贵贱,能对症,便宜药也能治好病,药不对症,再昂贵的药也治不好病。”病人服药后疗效果然很好。还比如“浆细胞性乳腺炎”,目前西医对于这一病症依然束手无策,而龙华医院一年接诊量达到200多例,患者来自全国各地。
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顾氏外科如今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外科学术体系,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完整传统中医外科学术体系和建制的临床学科。
传承“非遗”重在传承文化
陆金根对恩师顾伯华非常敬重,将之形容为“善于思考、善待病人、倾囊相授”。
“中医外科对化脓性感染性疾病的‘验脓’技能视得尤为重要,初学者要掌握这门技能有一定难度的。为此顾老是手把手地教,手指的安放部位,几根手指的协调性技巧等等,将整个的连环动作逐一分解讲授,不厌其烦。”陆金根对于顾老的教学总结为“不怕我不教,就怕你不学”。
顾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无疑也是顾氏外科最为重要的精神之一,并被一代代传承下来。以第四代传承人为例,几乎每一位都有自己独特的成果——陆德铭“调摄冲任”治疗乳腺疾病、马绍尧“从脏腑论治”治疗皮肤疾病、唐汉钧“补虚化瘀”治疗难愈性溃疡、朱培庭“胆病从肝论治”治疗胆系疾病、陆金根“益气养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使本门流派‘便、验、廉’的诊疗技术得以传播是传承人的共同目标。”而流派在其形成过程中,无论其学术底蕴多深厚、社会声誉多高,学术影响力多大,都孕含着一种文化元素。“文化”不仅是知识、学识的象征,也涵盖了“流派”的家风、学风,乃至医德医风。陆金根坦言,对于顾老的精神是顾氏外科门人最重要的财富。
“现在,第五代传承人‘优才、专才、全才’一应俱备,能够成为推进顾氏外科承上启下的枢纽群体。”与其他几位师兄一样,陆金根对于顾氏外科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