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文学报好书榜如约而至。世界,这个词是本月推荐新书中出现最多的主题,疫情让全球大众流动性降到最低,却更加深了对世界的理解,文学在此展现了最大的信念和勇气,努力让世界连成广袤一片。
从事与书相关的工作,让我们时时浸染其中,有时也未免有被汪洋新书淹没之感。这时候,读书就成了一件打捞的工作——把好书打捞出来,把关于阅读最初的那份感动打捞出来。
这个月,哪些书在编辑部的小伙伴们手中停留了最长时间,又在心中不断荡漾着回响?
9月好书榜
虚构
《土星之环》《树民》《最佳欧洲小说Ⅲ》《美满》《夜的女采摘员》《伐木之夜》《旁观者》
非虚构
《讲故事的人》《永恒之间》《我的二本学生》《所思不远:清代诗词家生平品述》《异乡人》《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排名不分先后)
虚构类
《土星之环》
【德】温弗里德·赛巴尔德 / 著
闵志荣 / 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李凌俊
我把读《土星之环》当成本月的修行。阿来和谢有顺在纪录片《文学的日常》里说,写作的人在取消难度,阅读的人在回避难度,快乐的阅读很可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滑行,有难度的阅读意味着超越自我、克服自我。
与赛巴尔德此前出版的《奥斯特利茨》和《移民》一样,《土星之环》也是革新性的写作,叙述者“我”在英格兰东部萨福克郡游荡,他的思维则在历史和文明的废墟中穿梭,翻检,历史和当下在繁复回绕的长句和六经注我式中消弭了界限,那些在曲径分叉的小道上捡拾的文明的碎片共同组成了“土星之环”,正如他在题记中提到的那样,“土星的光环由冰晶和疑似陨石颗粒组成,它们在赤道平面以圆形轨道围绕着这颗星球运转。它们很可能是月球的残骸,因为月球太过靠近土星而被其潮汐效应摧毁。”
一如赛巴尔德的其他作品,书中也穿插了众多低像素、粗颗粒的黑白照片,与书中斑驳陆离的历史记忆形成对照。我猜想这部作品有许多种读法,你可以与作者对抗,查证他提到的每个知识点,在任意一个点撬开一个陌生而广博的世界,也可以随着他的叙述沉思和游荡,如同进入一条幽深的记忆长廊,一个瑰丽的梦境,所有的意义,都在阅读之中。
《树民》
安妮·普鲁 / 著
陈恒 /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傅小平
如果要看什么是好的生态小说,你一定得读读安妮·普鲁写的这本《树民》。眼下生态题材大热么,我似乎得首先说上这么一句应景的话,但这部如此厚重、如此辽阔的作品,又岂能是“生态小说”这个范畴可以概括的。普鲁以北美大陆为中心,以两个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变迁为主线,分明是以树之名,以生态之名,传达她对繁荣和衰落、文明与野蛮、毁灭与保护等关乎人与自然命运的永恒话题的思考么。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她在长达三百多年时间里,从每代人中选出若干代表,果真如有网友所说,端的是让我们既能读出“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欣喜,亦能读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无奈。她经过漫长思考得出的结论——人的本性就是重蹈覆辙,如狂野大自然一般醒人耳目。她用精湛技艺锻造的句子亦如美丽大自然一般悦人耳目。这样的作品,怎能不是生态小说的典范之作呢!
《最佳欧洲小说Ⅲ》
[波黑]亚历山大·黑蒙 / 编
李晖 等 / 译
译林出版社
张滢莹
曾读过好几篇序言,以劝退读者为开头,其实是诱骗你以逆反心理来认真读,但《最佳欧洲小说Ⅲ》并没有。选编者亚历山大·黑蒙数次规劝读者:要么听我的,要么甭理我(不过即使听了他的,也是好一顿对欧洲小说中不确定性的“抱怨”)。如其所言,这本小说集唯一能归拢到一起的特点既不是某种写作特质,也不是某类鲜明风格,只有一条:欧洲。伴随着文化、思想、地理的含混和复杂,如今欧洲的环境愈加复杂,这种复杂性,在小说文体上也渐渐体现出来:格鲁吉亚作家展现一位天真读者的来电逼问,匈牙利作家描摹厨房里和镜框里的母亲,亚美尼亚作家讲述一场会议里翻飞的语言碎片……以多个经典主题,35位欧洲作家在短小篇幅里显现各自对于人生的洞察力,和他们的文化结构、思维观念中映射出的宽广世界。在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和变革时,如编者所说,这本选集很难说有什么宏阔的意义,但确实能够提供“看清文学在努力跟上历史时,如何重塑自身”的样本。
《美满》
淡豹 /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郑周明
第一次看到淡豹的小说作品,和之前在网上看过的非虚构有着很多不同的气质。九个和家庭有关的故事,被归到“美满”的主题下。在任何时代,敏感的小说家总能发现隐藏在不同个体命运中失控的一面,《美满》同样如此,美满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或者乌托邦,不同的故事里有不同的意外,这种意外和不确定性几乎成为了现代小说里的固定主题,并不独属于某一代人。“家庭”也是如此,曾经家庭是二十多岁会真正体验反观的词汇,现代社会把它推迟到了三十多岁,在耶茨的《革命之路》《十一种孤独》等小说里,家庭正是那种处于悬崖边脆弱的亲密关系,它可以被无数偶然性所打断。《美满》中的几个故事也在呈现这种观察,而主角和情节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周围环境,这里面应有淡豹非虚构写作接触到的新闻视野。
融合新闻素材的还有小说中提到的女性形象,相比常见的网络讨论中一味要求女性独立,淡豹打开更多背后的复杂性,有那样一个庞大的女性群体缺乏表达声音的可能,她们闪现在非虚构的文本里,现在也进入了《美满》。这是青年作家缺乏的经验,在这里能够涉及一些已足够推荐。此外,当下的青年作家身上有强烈的多元文化感和全球化痕迹,但语言还不够去处理熟练,冯至说,“我们走过的山川、城市,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或许有些体验并不急于去转化,等待文字晚熟。
《夜的女采摘员》
文珍 / 著
一页 | 贵州人民出版社
何晶
大约是映衬了名字里的这个“文”字,文珍的小说一向文气。如果将这个文气具象化,那约略可以指向细致的文字、妥帖的叙事,以及文珍对人内心幽暗微妙的一贯兴趣。新小说集《夜的女采摘员》延续了这种气质,显然,文珍对“人”的兴趣远超于外部世界,她乐于观察人、凝视人,也就对人的心理把握精准。
无疑,文珍小说里的人是嵌在各种生活境遇里的,他们的某一部分在生活的断裂处、缝隙处甚至光的背面,所以某种程度上,这些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世界的连结状态呈现了社会、人群、文化的种种幽暗小径。新小说集里,文珍有意地扩大了自己凝视的人群,变换着一些观看的视角,这是一种寻求突破的努力。我们期待质变的结果。
《伐木之夜》
索耳 / 著
新经典 |文汇出版社
袁欢
《伐木之夜》是“90后”作家索耳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的“我”是年轻一代的自画像,因“我不能容忍别人侵犯自己,也不能容忍自己去侵犯别人”,所以选择远离人群,退出“当代生活”,“我”成了广东海滨小镇荔枝园的管理员,这一身份让“我”遭遇了一些神秘的人,也让故事读来带有层层解密的感觉。
主角“我”是一个自我消除的人,面对失序的世界采取的是“退守”的方法,但这并不能逃离血脉里的联系,小说中有大量的内心独白,呈现出内心的暴风雨,最后“我”提刀伐木,则是一种冲出困境的努力,我想这也是作者的书写用意所在:以自我的力量挣脱被规训的生活。
《旁观者》
[比利时] 本·吉塞曼斯 / 著
张子祎 / 译
后浪|贵州人民出版社
李凌俊
“图像小说”的提法让人心存疑虑,但若放下对定义的纠缠,比利时作家的本·吉塞曼斯的作品《旁观者》确实有别于简单的绘本,它通过大量看似相同但有细微差别的画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从而令这个简单的故事显得隽永和诗意盎然。
故事的主角是个普通的单身男人休伯特,他离群索居,仅有的爱好就是去美术馆,在各种世界名画前踯躅流连,拍下照片。当然他也有隐秘的快乐,每当回到租住的公寓,拉下窗帘享用简单的饭菜后,他会搬出画架,对着那些照片细细临摹……故事当然不会在这里结束,但差不多也也就终止于此,因为直到书的最后一页,休伯特的生活都没有出现任何意料之中的波澜,但日常生活与艺术的交汇却在缓缓的呈现中更近了一步。
这是一部经得起重读的“图像小说”,时间在翻页中变得缓慢,从刚一开始的沉闷孤寂,到最后的豁然开朗,作者始终牢牢掌握着读者的阅读节奏,生活在人群之中又游离在人群之外的休伯特是个“旁观者”,而旁观着他的生活的你呢,又该以何种姿态面对生活?
非虚构类
《讲故事的人》
莫言 /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傅小平
纯属巧合,打开三卷本《莫言演讲集》,首先跃入眼帘的即是收在《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里的这句:“尤其是对于一个作家来讲,说任何话都是多余的,说得天花乱坠,文章写得拖泥带水,依然不是一个好作家;一句话说不完整,能写出《红楼梦》来,依然是一个伟大作家。”既然作家的职责在于写作,自然是说得好,不如写得好了。眼下太多作家,大概是写得好,不如说得好吧。但好作家即使是不得不说,也总是首先要求自己写得好!所以,马尔克斯做演讲,首先要声明,我不是来演讲的。但着实有一类堪称“稀有物种”的作家,既能说得五彩缤纷,又能写得行云流水,莫言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在演讲中滔滔不绝,也没让你觉得有多少废话,反倒是比他写小说还要简练。读他的“说”,毫无疑问会加深你对他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很多让我们困惑的写作上的问题,都能在他的“说”里面找到答案。读莫言的小说酣畅淋漓,读莫言的演讲不亦快哉。
《永恒之间》
李炜 / 著
袁秋婷 /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滢莹
但凡有很喜欢的书,总喜欢去翻翻豆瓣,看看有什么好见解。读这本《永恒之间》的时候,翻到一位网友说,很喜欢李炜的文笔,有时候“不明觉厉”。笑!可以说很精准了!被冠以“鬼才”的李炜,在文字里藏着掖着的,有时候比风趣戏谑地写出的多得多,这使得他的作品往往有很多层面的读者,各自解读,各取所需。如副题所言,“一部与时间作对的西方诗歌史”既是一部逆流而上、从现代倒叙回古希腊的诗歌史,也是想要将每个诗人的诗篇和命运在钉时间的图卷中、从而星星点点地构写出人类诗歌版图的一次尝试。每一位诗人的灵魂都被赋予明确坐标,但采用了哪种坐标系、尺度如何,唯有作者知晓。他也并非在架设迷宫,毕竟每位诗人的故事都是直白于纸面的,只有当你想跟随李炜隐藏在表述下的步伐,真正探问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以诗性搭建的精神通途时,挑战才刚刚开始。
《我的二本学生》
黄灯 /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郑周明
15年一线教学经验,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10年的跟踪走访,近100位学生的讲述,这些组成了作家黄灯这本新非虚构作品。回看20年前开始的大学扩招,改变了几代年轻人的命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只有少数人能进入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走进数量极为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在二本高校教学的黄灯在偶然翻看过往的学生名单时意识到,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了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这是一份珍贵的青年命运成长记录,那些年轻人,大多来自乡镇和县城,背后是一个个平凡至极的家庭,他们也可能是当地第一个大学生,黄灯从他们的毕业就业轨迹中看到了不同群体在面对社会格局时的确定性和偶然性,更想追问负载在就业层面的个人命运走向到底和大学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关系。书中印象很深的,是许多二本毕业学生去大城市沉浮奋斗几年后又回到家乡考公务员,背后的原因有自身也有父母的期待,这些鲜活到令人感慨的故事,的确丰富了我对当代年轻人的认知和理解。
《所思不远:清代诗词家生平品述》
李让眉 /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李凌俊
最近翻看各种古诗词评述消夏,其中尤以李让眉的这部《所思不远》读来赏心悦目。
说来汗颜,清代虽是离当代最近,史料最为翔实的朝代,清代的诗词却很少进入我的阅读视野,对于朱彝尊、陈维崧、纳兰容若、王昙、黄仲则、龚自珍、这样的诗人,大多也只是了解简单生平、几首代表作而已。但李让眉的写作是在诗词赏读中追摩、还原先贤诗人生平行迹,在诗词的未写之写、明暗交织的伏线中,探索诗人的精神世界,及其与所处时代的内在关联。她远离时下流行的诗词解读中充满段子、鸡汤和八卦,扎实的写作背后是经年苦功。看完《所思不远》,突然有了看一看朱彝尊、陈维崧、王昙、谭嗣同等人诗文选的念头,这或许也是李让眉写作的初心之一吧。
《异乡人》
沈苇 / 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何晶
诗人沈苇曾将自己30多年前奔赴新疆称作是“蒸发掉身上多余的水分”,2018年,在新疆的干旱坚硬里整整待了30年后,他回到了江南故乡。于是有了这本题为《异乡人》的诗集,这也是沈苇时间跨度最长(1990-2019)的一部诗集。“太阳、玫瑰、火”,这是深不可测的西部,“冰冷坞、银杏、水”,这是仿佛异乡的原乡。在江南和西域的切换中,作为大地的“异乡人”,沈苇这本诗集呈现了水分如何蒸发又如何回溯的过程。同样在这本诗集里,也论证着他“综合抒情”和“混血写作”的诗学观点是如何生效的。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项飚、吴琦 /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袁欢
吴琦和项飙的对谈录。以谈话的地点作为体列的一本书,根据地点的不同,谈话的内容也跟着延展开去。这本书谈及了很多问题如知识共同体、全球格局激烈变动中“自我”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实际上,很多问题在读完依然没有得到解答,但是却提供了一条有意思的探索路径。
里面谈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把个人经验问题化”,指涉的是普通人的日常故事与图景,项飙认为:“学术是一种干预”,社会科学是为人提供思考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我对这个活的世界要发出自己的想法。”整本书言语真诚恳切,而且保留了一些口语部分,读来感觉身处对谈现场,“把个人经验问题化”不仅是看待自我、也是看待社会和世界的方法。从经历到问题,是试图循着一条条细小的线,打开封闭的自我。
作者:编辑部
编辑:郑周明
责任编辑:张滢莹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