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商州、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刘震云的延津、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这些地名,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版图的重要风景。
7月20日至26日,由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领队制作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央视纪录频道推出,从2016年夏天开始跟随拍摄,团队与六位文学大家一起,回到他们出生的村庄,回到文学创作的现场,还原他们的童年往事和创作历程,重新聆听文学梦想初升时麦浪的声音、江水的声音、落雪的声音,在他们的回忆足迹中,看见生活的故乡如何转化为文学的地理。
“故乡”一词,在15世纪之后的全球文学史里,形成母题一般的存在。在人口快速流动的20世纪,无数人离开家乡,然后在远方回望故乡,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由此被激发出来,曾经的山川河流混杂着不同情绪激荡在心里,而因为文学的介入,一次次将模糊的故乡冲刷出文化的筋骨,让那片土地复活,乃至发掘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最知名的一个例子是作家福克纳,他不断书写“邮票般大小的故乡”,被评论界视之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以“创世”格局再现“人类的希望”。在中国,也有这样一批让故乡焕发新生的作家,从“高密东北乡”高粱地中走来的莫言,以看似悖论般的复杂心情书写那个 “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的故乡;从秦岭山脚下的商州走来的贾平凹,永远以为故乡树碑立传的使命感传递地方文化的精神气息;藏区高原上的阿来,笔下穿行的是草原生灵也是民族史诗;在毕飞宇满是水汽湿润的文字里,看见一个古典与现代的江南世情;而到刘震云笔下,始终将故乡视为矫正方向和丈量距离的对象;迟子建追忆故乡“那股亲切而熟悉的气息”,也让读者如临万物有灵的北国乡村。
贾平凹的商州、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刘震云的延津、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这些地名,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版图的重要风景。7月20日至26日,由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领队制作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央视纪录频道推出,从2016年夏天开始跟随拍摄,团队与六位文学大家一起,回到他们出生的村庄,回到文学创作的现场,还原他们的童年往事和创作历程,重新聆听文学梦想初升时麦浪的声音、江水的声音、落雪的声音,在他们的回忆讲述中,看见生活的故乡如何转化为文学的地理。
即使成年后离开故乡漂泊世界,故乡依然是作家身上摆脱不掉的情结,就像福克纳说,“我在其中长大,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消化吸收,它就在我身上”。《文学的故乡》最大化还原了作家的童年场景,寻找成长对其写作道路的影响,将作家作品中的故乡和生活中的故乡结合起来叙述,呈现出艺术和生活互相交织影响的效果。
为了还原少时家境贫困,早早辍学去牧羊的这段辛酸历程,莫言在山东高密家乡找到了一名少年扮演那时的自己;为了体现他的作品深受山东民间艺术影响,纪录片中融入了扑灰年画、泥塑、当地戏剧茂腔等艺术元素。当观众随着莫言一起行走在海边,在红高粱地边散步之后,转眼看到小麦丰收金灿灿铺满了他家的院子,导演在这里安排了他接到电话知悉自己获得诺奖的通知,以此来寓意土地与人生皆落丰收。同样,纪录片中迟子建回到充满“生命的白蝴蝶”被精灵包围的大兴安岭,穿行在茫茫白桦林中,面对儿时熟悉的雪景,她忍不住躺倒在雪地里,在零下40度的天气中如此自然洒脱,复原了她在小说《北极村童话》中所记忆的童年乐趣。
古诗中说到故乡时有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家们感叹如今的故乡自然已非自己童年记忆中的样子,不仅被现代化所改变,也因为自己的书写而有所改变。纪录片中,莫言旧居所在的村庄已成为旅游景点,那里建起了一个红高粱产业园,游客络绎不绝,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更明显的是贾平凹的故乡,小说《秦腔》里那条清风街的原型是贾平凹年少时住过的棣花街,之前已然荒废无人,当小说获茅奖后,这条街被改造成了景点并且更名为清风街,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白雪也被雕刻成雕塑矗立在这条街上。在另一部小说《高兴》中,主人公刘高兴是贾平凹的小学同学,因为小说出名后,也不再去西安打工,进入了文化旅游产业。纪录片真实再现了作家的写作如何改变着故乡的点滴。
这样一部以土地为出发点的文学纪录片,自然也呈现出作家对故乡的思考和写作观念,贾平凹望着滔滔黄河水,跪在父母墓前祭拜,在他看来,“故乡是以父母的存在而存在,只有父母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故乡。文学这个东西,靠的是一个人的天分,但更靠着的是阅历”。莫言也说:“家中有老人,感到背后有靠山。”
毕飞宇奔跑在苏北平原上那块金灿灿的油菜花地里,镜头中,他说:“我为什么要如此热爱写作,如此虚构小说,说白了还是好奇心在驱动你,我相信只要我在那片大地上书写过,我就有理由把它看成我的故乡。”
在故乡一户人家的大火炉前,迟子建映照着火光说:“我在写这片土地滋养了我,我生命和文学的根,其实就是冰雪根芽。”
阿来的故乡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镜头里有着夏、秋、冬不同季节之美,他在夏天百花竞放的时候行走在草原上说:“我对故乡的爱,不是盲目,爱或者不爱。我按照它本来的面目,去认知它。我认为自己书写的过程,其实就是认识故乡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我的信仰。”
说到文学纪录片,即将上映的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及近年B站的《但是还有书籍》、BBC拍摄的《英国小说家们的自述》、台湾地区的《他们在岛屿写作》助推着大众对纪录片讲述文学人生的关注,优秀的纪录片会像经典文学作品一样,直指人心,触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通过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不仅让观众看到如文学评论家张旭东所言“提供了对于正在经历巨大变迁的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也如央视纪录频道总监梁红所言:“《文学的故乡》不仅是六位作家的个人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画像,更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学成果的影视呈现。”
要拍作家的故乡,首先我希望拍的是乡村。人类的故乡就是乡村。现在住在城里的人,往上两代、三代也都是农村来的,土地才是人类真正的故乡。中国的文化长在土地里,这些作家都是在农村长大,都有一片自己的土地,他们像植物一样,带着各自的风雨,带着各自的特征,长成一片美学与文学的森林。
——张同道
“邮票般大小的故乡”既包含了文学地理的中心化,也暗含了借助书写邮寄远方的理想,而全世界的文学经验也在表明,对地方文化的文学再现,是能够与世界形成互为镜像的效果。诺贝尔奖评委会给莫言的评语里提到“他创造了一种世界性的怀旧”,这六位作家笔下的故乡,通过文学重新赋形,创生出了全球读者都能感知的“故乡”。这或许让坚持书写故乡关注地方文化的其他当代中国作家们更具自信,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在看完这部纪录片后表示对这种书写的肯定,“不止是把中国当代文学看成是一种文学样态,也把它看成了非常重要的文明样态的书写”。这也就可以理解,一个背靠故乡的作家,为何能够在成年时有勇气和自信离乡,以文学的脚印一步一步丈量广阔的外部世界。
作者:郑周明
责任编辑:李凌俊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