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作家蒋韵的长篇小说新作《你好,安娜》问世。这是她献给母亲之作,小说纵横历史四十年,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探入三个家庭十二位身份不同、灵魂各异的女性的沉浮命运。蒋韵说:“我仍然珍视我生命中某些时刻,某些印记。爱它们,或者,恨它们。我往回走,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我必须溯流而上。水冷刺骨,疼痛刺骨,但是别无选择。”
蒋 韵
本期封面人物
郭天容/绘
在蒋韵的少女时代,许多文学青年都有一个笔记本,里面承载的是他们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挣扎,也是对未来的渴盼和希冀。不久前,就这部作品,蒋韵参加活动时说:“我选择了一个那个年代特别常见普遍的物件——笔记本。我认识的每一人都有这样的笔记本,笔记本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在我们那个年代是最常见的军挎包里,笔记本里面抄录的都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大海》。”
关于作品,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解读道,上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主要的读物是苏联文学作品,也有西方十八、十九世纪经典作品。这些经典文学对那一代人精神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50后”的人相对来说拥有“天真”的心性,他们的心好像更加单纯,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应付当下的复杂现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蒋韵的小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她提供了这样一代人的人物形象图谱。
蒋韵对上一辈人的文学信仰深有感触,“我觉得他们都是文学的信徒”。她回应道,人类只要有自己的精神,有真实的痛苦,有真实的欢乐,有真实经历的一切,文学就会永存,作家负责记录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歌哭,记忆,他存在过的痕迹。因为作家不是秘书,不为任何人做秘书性的工作,但是要负责记载一代人的情感和精神,要说记载也是一种精神史,或者情感史。
起初,这个长篇,不叫这个名字,叫《玛娜》。这是一个音译,当然也可以把它写作“吗哪”。它是《旧约》里的故事,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行走在旷野之上,没有粮食,没有吃的,于是上帝就让旷野中长出一种植物,有白色的小果实,可以食用。这白色的救命果实就是吗哪或者玛娜。摩西和他的族群,历经几十年,就是靠着这种叫吗哪的东西走出了旷野。但是这个白色的吗哪,这水灵的果实,只能随摘随吃,按需所取,吃多少摘多少,不能把它贪心地带回帐篷之中,据为己有。它在帐篷中过一夜,就迅速变质、腐烂,臭不可闻。
而我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个因爱情而盲目和痴狂的少女,就是窃取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整个余生,被罪恶感所折磨和惩罚,陷入深渊。只有一次,仅此一次,她把吗哪带回到了帐篷。可变质的,不仅仅是白色的小果实,还有她灿如春花的生命。
当然,我也同样不敢心存贪念,以为我的文字就一定比我的生命长久。我知道,一定不会有多少人看到它们,阅读它们。我只是在模仿我母亲,就像她疾病初起时所做的那样,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和各种招牌,大声地依恋地念出它们的名字,在终将失去它们之前拥抱它们,和它们告别。对它们说,谢谢你们给了我一个丰富的过往。
这是我写《你好,安娜》的初衷。
——后记(节选)
《你好,安娜》蒋韵/著
花城出版社2019年8月版
你好,安娜
作品选读
素心、三美和安娜一起乘火车去看在乡下插队的凌子美。凌子美是三美的姐姐,也是安娜的同学和闺密,而素心,则是三美的好友。
凌子美插队的地方,叫洪善,是富庶的河谷平原上的一个大村庄。河是汾河,从北部山区一路流来,流到河谷平原,就有了从容的迹象。称这一片土地为“河谷平原”,其实,是不确切的,在现代的地理书上,它确切的称呼应该是“太原盆地”,往南,则叫作“黄河谷地”。可不知为什么,她们,当年的安娜和凌子美们,在频频的鱼雁传书之中,固执地,一厢情愿地,称这里为“河谷平原”,没人知道原因。或许,她们只是觉得“平原”比“盆地”更有诗意。
那是一个仲夏的季节。
四十年前的夏天,还有着水洗般明净澄澈的天空,她们选择了一个好天气出行。平原上,大片大片的玉米和高粱、甜菜和胡麻,拔节、灌浆,生长着,成熟着,原野上有一种生机勃勃壮阔的安静。远处,几乎看不见的地方,汾河在流,偶尔,车窗外会闪过明亮亮安静的一条。那时,她们不知道,这是终将消逝的风景:这亘古长存的锦绣和安静。
她们乘坐的,自然是绿皮火车,那是一列慢车,逢站必停。一路上,她们一直在听素心讲故事。素心是个文艺女青年,喜欢写诗,喜欢读书,当然,某种程度上,她们几个都是女文青,只不过,在她们中间,素心最有才情。
那天,素心讲的是她刚读过不久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素心有着超凡的记忆力,读书过目不忘,她可以大段大段地复述原著,关键之处,几乎一字不落。她的讲述,从容、安静、波澜不惊、不动声色,却处处暗藏诱惑,就像她这个人。三美和安娜,听得十分痴迷。尤其是安娜,听着这和自己重名女人的故事,觉得有种说不出的震撼。列车走走停停,乘客吵吵嚷嚷上上下下,一切,都没能中断这个俄罗斯女人的故事,这个始于冰天雪地中莫斯科火车站的悲剧故事。
“素心!”
有人叫。
车停在了一个叫 “太谷”的地方。那是个小城。很多年前,这小城曾经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富可敌国,慈禧太后还向这里的富商们借过钱呢。也是孔祥熙传奇般发迹的地方,小城中,东寺的白塔下,还有着蒋介石、宋美龄曾经下榻过的孔祥熙家的花园。总之是一个传奇出没的地方。但当年的素心她们,并不知道这些,她们只知道,这里出产一种点心,叫“太谷饼”,还知道,有许多来自京城名校的知青们,在小城周边的村庄插队。有不少关于他们的传闻和流言,就像鸟群一样,在汾河两岸到处栖息、飞翔。
有人叫素心。
素心一抬头,她们都抬起了头,就这样,她们遇见了彭承畴。她们的故事,猝不及防地,开始了。
“嗨!彭——”素心惊喜地笑了,“好巧啊,你要去哪里?”
“好巧!”彭承畴回答,“怎么会在这儿碰上?”他说,“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四十多年前,行驶在中国大地的绿皮火车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彭承畴这样的知青。他们身穿洗得发白的蓝学生装,或者是旧军装,斜挎一只同样洗得发白的军绿帆布书包,书包里,不一定有牙刷或者换洗内衣,却往往有一本笔记本,上面摘抄着查良铮翻译的普希金诗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致大海》《自由颂》等。也许不是普希金,是莱蒙托夫,是屠格涅夫的某段小说或者是契诃夫的戏剧,总之,这样的东西,是他们的食粮。
此刻,站在她们面前的彭承畴,就背着这样一只书包,一身打了补丁的蓝布裤褂,洗得很干净。他笑着,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烁着,晃着素心们的眼睛。列车突然变得安静了,天地突然变得安静了。一切嘈杂,人声喧嚣,退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留下一个明亮的、静如处子的舞台,供传奇登场。
片刻,三美第一个说话了:
“噢!你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彭——啊!素心天天向我们炫耀,说你才华盖世——”
“我哪有那么夸张?”素心脸红了。
“怎么?难道我不是才华盖世?”彭笑着问素心。
都笑了。
只有安娜没有笑。没有空座。她们挤挤,想请彭坐下,但他没有。他说他也是在找人。他们几个插队的同学约好了,分别从不同的小站出发,乘坐这一辆车,要去一个什么地方。
“去哪儿?”三美快嘴快舌地问。
“华山。”回答的是安娜。她不动声色地这么说。
“咦?你怎么知道?”素心和三美奇怪地望着安娜问。
安娜没回答,她抬起眼睛望着彭,问道:
“我没猜错吧?”
彭承畴直视着她的眼睛。那是一双大而幽深的美目。阳光明亮的车厢里,那双眼睛闪烁着某种波光般魅惑的光芒。彭笑了,说:
“真想打击你一下。”
“错了?”三美问。
彭没说对错。他对她们挥挥手,说:“我得去找人了,要不他们以为我没上车。再见再见——”
说完,他转身而去。
三美说:“他们到底是不是去华山啊?”
安娜笑笑,说:“当然是。”
“你怎么知道?”
“这辆列车的终点站是西安,途经华山。去华山的人都坐这辆车。”安娜回答。
“这辆车途经的车站多了去了,坐这辆车的人也多了去了。比如我们,我们去的是洪善,怎么他们就一定是去华山呢?”三美不服气。
“别人是别人,可他们不是别人。”安娜这样回答,“他把我们的故事打断了。素心,你接着讲啊。”
素心听着三美和安娜的争论,始终,没有说话。
她沉默得似乎太久了些。听到安娜叫她,素心说:
“我忘了,我讲到哪儿了?”
“哦,讲到——”三美想了想,“讲到安娜从莫斯科回彼得堡,风雪的夜里,她一个人走下了列车……”
素心怔了一怔,说:“真巧。”
“什么真巧?”三美问。
“她在风雪的站台上,看到了追随她而来的渥伦斯基。”素心这样回答。
作者:蒋韵
编辑:张滢莹
责任编辑: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