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向着时代的精神高度
在回望历史中,认识时代的发展;在描绘历史的节点中,铭刻时代和历史的使命;在彰显当下的建设和发展中,畅想美好而坚实的未来。近期,上海策划了一系列美术展,以线条、色彩和蓬勃的创意,共同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今天的推送中,三位画家黄阿忠、李向阳、姜建忠为读者带来了观看“红旗漫卷:长三角地区美术馆馆藏及推介主题美术作品展”“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等三个展览的感受,从不同视角切入蓬勃发展的当代美术,在评析中与大家共同忆往昔、怀当下、抒“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情怀。
红旗漫卷金秋
黄阿忠 | 文
我从河南济源王屋山、太行山赶回上海,为的是观看“红旗漫卷”的画展。这是长三角地区美术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策划的主题美术作品的特展,也是该地区美术馆馆际交流合作的一次集结。
刘开渠 《祖国胜景》
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引用《列子·汤问》中那则愚公在家门口,面对挡路的王屋山、太行山而挖山不止的寓言,他的立意在于激励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想,写文章的立意非常重要,有了立意,也就有了角度和高度,有了抒展情感的方向。
同样,一个画展成功与否?也取决于它的立意、思想,以及可读性、可看性,甚至整个布置,展厅的灯光,颜色等等。《红旗漫卷》展能够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各个主题展览中,以独特的面貌呈现,无疑是讲立意,重策展的结果。
吴青霞 《农具革新插秧船》
《红旗漫卷》展为各个美术馆的收藏作品以及推介作品,找到了一个新的展示角度,从一个侧面表现中国美术的发展。策展人把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美术划分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三个主题,汇集了长三角31家美术馆馆藏的70件主题美术作品。
这些作品分别为老画家刘海粟、应野平、吴青霞等在1950年代创作的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各条战线成果的作品。它们的尺幅不大,但富有朝气、刘海粟的《打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两个憨厚的工人在打铁,炉火正红,映红了脸庞,燃起了胸中的热情;《挑河泥》的笔调老辣,气韵生动,岸上三三两两的挑泥者笃笃地向岸上走去,背后是清澈的河水,其立意耐人寻味。吴青霞的《农具革新插秧船》是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农业建设的新貌;还有黄冑,那个画驴誉满天下的画家,他的《驴歌图》正是以驴为主体,表现了新疆人民沐浴新中国阳光的喜悦心情。这一切正可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刘海粟 《打铁》
马西光的《雪域之舞》、张品操的《万方乐奏有于阗》,那是少数民族从头越的欢庆,那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载歌载舞;魏紫熙的《通訊兵》描绘的是解放军在认真的工作,郑天伦的《惊春》、沈虎的《乌金图》呈现的是煤矿工人下矿井,描写的是人民的生活、工作;《工人新村》一组水彩、水粉组成的的九宫格,那是人民的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历史交给我们的任务,都在“雄关漫道正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个主题中。
沈虎《乌金图》
画展的第三部分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匡庐之歌》《生如夏花》《杏花春雨江南》《春不遥远》等一批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应了画展这部分的主题,同时也装点了九洲大地;《收获,就是春天的梦想夏天的花》《春水向东·苏州NO.1》又从另一个角度抒发了我们对祖国的情感。
展览中还有一些描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和平时期的抗震救灾题材的作品,激发着观者心中的情感,画面富有感染力。将这些作品嵌入于展览之中,影响着观者视觉的节奏和情感的起伏,这也是策展的立意所在。
庞均《破山寺东院》
纵观三个部分的展示,组成一条连贯的线,它具有历史文献的作用,让我们在回望历史中,认识时代的发展,无论画法,技巧,立意,都具有可看性。不知是巧合还是策划的有意而为,这三组作品的标题中,都落到一个“今”。我想,这个“今”字,应是今天依然要提倡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今天我们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是今天的十月金秋桂花香。
作者简介
黄阿忠(左)与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观展
黄阿忠,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崇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彰显新时代的城市精神
李向阳 | 文
近年来兴起的主题创作,客观上推动了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传承和发展,但因其创作机制、评审制度、作者能力等原因,也有局限所在。然而,同样是主题先行,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却不同凡响,其中18件作品还入选了十二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邱瑞敏、石奇人、马宏道 《畅想·浦江》
开幕式那天,我在现场驻足,缕缕清风,拂去了我脑海中曾经的顾虑和担忧。我顾虑这些命题大都是新闻热点,难以入画,担忧上哪找这么多有真情实感、有写实功力的人来完成这么多动辄三米五米的大画。现在,工程竣工了,最后呈现的整体效果:有温度,有色彩,有内涵,有节奏。
首先,这个展览有思路。展览以工程签约的88件作品为主,适当增补了几件前些年完成的“历史文脉”创作工程的作品和馆藏,分“城市使命”“城市精神”“城市生活”三个单元一线展开,通过描绘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铭记上海的历史使命,彰显新时代的城市精神,实现温暖民生的美好愿景,在为观众设计参观动线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考的路径。我一直以为,一堆好作品不一定能做出好展览,而展览展示好作品,是办展方综合能力的体现。
李前 《支部建在楼上》
其次是展出作品的多样性。油画始终是现实题材叙事性绘画的最佳媒介,邱瑞敏、石奇人、马宏道合作的《畅想·浦江》已经成为经典,李前的《支部建在楼上》以纯正的语言完成了一个让众多评委亮眼的命题。韩硕的国画《世界首例克隆猴在上海诞生》以纤毫的细致笔触讲述了关于人类生命的故事。
张培成的《心灵的舞蹈》用彩墨与德加展开了对话。雕塑作品有杨剑平的《钟扬教授》,依然那么凝练洒脱、惟妙惟肖,蒋铁骊的《我们夺冠了》还是借肢体语言传递着豪情和力量。这次创作还邀请了版画,小小的版画为这次展览别开生面,卢治平的《浦江畔、青山下、星空里》,徐增英的《上天入地》等,都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经验,而展厅内陈设的创作草图和手稿,既丰富了样式,又加强了艺术家与观者间的心灵互动。
张培成 《心灵的舞蹈》
第三,是创作语言的多元化。看一下名单,就会发现,这些作者中既有享誉业界的前辈师长,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新锐。久经沙场的前辈们就不说了,收获最大的应该是那些新锐们。因为他们不擅长或者说不喜欢传统的塑造手段,所以在师长们的鼓励下,坚持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画世界,为展厅增添了几抹亮色。如石至莹的《十年一剑》,唐倩、李向群的《时尚在上海》、罗珺瑛的《新鲜直达·智能共享》、周圆的《美丽家园·幸福生活》、丁阳的《回力鞋的生意经》、李乾昱的《北外滩的红霞》等。
更值得称道的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实力派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成功地将个人的风格语言运用到主题创作中。像刘曼文的油画《蓝色旋律——上海国际车展》,就以她特有的蓝调将我们带入未来世界,何曦的《世界级生态岛》则以其智慧的笔触营造了都市之外的那份宁静和安详,而杨冬白的雕塑《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他用钟情的材料抽象地演绎了上海的精神,应该说,这个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上海美术界的现状和风貌。
杨冬白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即便是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红光亮时代,上海艺术家的主题创作也带着明显的个人审美。他们不满足于记录什么或图说什么,在探索创作主题的同时,更关注绘画本身。毕竟,展览要靠作品说话,操啥口音不要紧,情真意切就好。放眼望去,美术界这些年来自身的发展与变化,也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礼赞!
作者简介
李向阳(左一)与画家邱瑞敏、郑辛遥在“时代风采”开幕式上
李向阳,历任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办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江南之子的艺术探索
姜建忠 | 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与观众见面,这对上海观众来说是绘画艺术的盛宴。对于我们这一代油画家而言,吴冠中的作品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如数家珍。
然而当我站在油画《鲁迅故乡》前,依然被画中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所吸引。我看了一下创作年代:1976年。当时美术学院还没有恢复高考,国内大多数人对于油画的认知还浅显,而吴冠中已经在思考中国元素与油画语言的嫁接与融合的问题,这是何等的超前!
吴冠中 《鲁迅故乡》
他是继承吴大羽,林风眠艺术思想在改革开放之初最早跨出前苏联模式的先锋。他的笔下那些穿梭的树枝与八大山人如出一辙,将东方文化与西方理念交融、叠加在一起,这在《鲁迅故乡》一画中表现得十分完美。也许先生的油画背后与他的水墨实验是分不开的,水墨画《大宅》运用大片的浓墨处理瓦片是需要胆量的,在水墨中运用西方的构成、黑白节奏、平涂法,这是对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的挑战。走近吴先生的作品,能强烈地感受到他骨子里有一种独立性,他提倡艺术形式的重要性。
当大多数80岁以上的老人开始安静下来时,这个江南小个子却我行我素,不按常规出牌。
吴冠中 《大宅》
谈起吴冠中先生的作品,说来也巧,在1983年深秋,我有幸与他接触了30多天。当时我刚刚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美专业毕业,分配到北京总政歌舞团搞舞台美术设计。记得那是一个刮着大风的早晨,在歌舞团万寿寺的大院里,一辆军用吉普停了下来,个头不高,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吴冠中先生从车上下来。吴老此次是应邀为歌舞团创作一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幅油画。
吴先生的画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白墙黑瓦、树干藤蔓……宽大平整的白色笔触与灵动跳跃的暖色深线夹杂在一起,虚实交替,化阳刚为阴柔。他师西画而不泥洋,摹自然却得心源,融入现代美学理念。他的画面气质亭匀雅正,风韵内敛,独具风骨,在80年代的油画阵营中揭竿而起。先生的画大胆地舍弃光源投影,动摇透视原则却错落有致地呈现出一派吴式江南景色。
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嘈杂,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吴冠中的艺术历程就是在庞杂的美术史中,一路穿着西方大师的鞋走到了东方的过程,他吸取精华,洗涤尘埃,褪尽他人之外壳,最终锤炼成了一个单纯而干净的自己。
吴冠中 《长日无风》
那天吴冠中先生微笑着告诉我,他在法国留学期间曾经学过凡·高,马蒂斯,塞尚,但是最终中得心源。“你还年轻,你现在必须穿着大师的拖鞋走走,但穿一双一定要脱下换一双走走,直到发现自己为止。”至今我清晰记得他握着油画笔站在脚手架上比划着,脸背着光源往下教导我时的一瞬间。这一个多月,我帮吴先生挤颜料,打杂并聆听着他的金玉良言,顿开茅塞。
吴冠中的作品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没有扑朔迷离的技巧,没有大声地喧哗,更没有玄学的晦涩。他以西方的法度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在东西方文化的转换中找到了一把开启门锁的钥匙。作为一个江南出生的才子他深深懂得如何端上一道中餐西制的美餐。先生描绘他的家乡,在四月淅淅沥沥的江南细雨中,有时他的老夫人会在身后为他撑起一把雨伞。每当此刻吴先生会愣愣地凝视着故乡的白墙黑瓦,若有所思,而后无声地涂抹着颜料,运笔时而激昂时而平缓,没有豪言壮语。
吴冠中 《长江三峡》
吴先生年复一年地背着沉重的画箱在这块土地上转悠,当落日的余晖投射到先生瘦弱略有弯曲的背影时,远去的他与江南村落仿佛融成一体了。先生的画生来就是属于这片热土的,他把一切献给了这片土地的人们……吴先生已经离开我们而远去,他留给后人的是丰富的艺术宝藏。
其实吴冠中藏画展提供的不仅是视觉审美,更多地展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吴先生在艺术形式探索中坚定的信念和步履。
作者简介
姜建忠在创作
姜建忠,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上海美术学院)艺术造型部主任、油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办有“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
作者:黄阿忠,李向阳,姜建忠
组稿、编辑:王雪瑛
责任编辑:陆梅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