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这些年关于性别观念的讨论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这不仅表现在反性骚扰等已经在互联网和社会舆论中形成了某种“运动”,更表现为80后、90后们普遍对性别偏见更有反思意识。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性别观念也在前进。但是,从职场到家庭,从社会新闻到文艺作品,仍有着不少性别“痼疾”。 最近,在一档叫“跳岛FM”的文学播客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张莉和“别的女孩”主编、性别研究博士Alexwood进行了一场关于性别观的讨论,以中国当代作家的性别观和写作为窗口,观看整个中国社会的性别观。她们从127位作家性别观调查出发,畅谈了这个时代的性别意识。
在文学创作领域,女性身份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
Alexwood用了一个小说家来举例,一个写作风格非常细腻、非常温柔的小说家,当大家确认他的性别是男作家的时候,他的这一切所谓女性化的表达都成了他的加分项。
而如果一旦大家知道这是一个女作家,这些表达又成了她的格局小或者是情绪化的表现。
“所以这个身份本身它就自带的一些原罪,同一句话、同一个意见,不同性别的人或者不同社会位置的人说出,得到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人们对所谓女性经验自身就带着偏见。”
那么女性经验难道是不值得被书写的吗?女性经验难道就是需要被弱化,或者是天然的就是矮化的、私人化的吗?
张莉指出,就拿像《82年生的金智英》这样的“主妇小说”来说,中国当代女作家几乎无人写这个话题。比如怀孕、生育、哺乳的烦恼,女作家都在有意地避开,是因为害怕被打进某一个标签里边。
女性的生存值得书写的地方太多了
在作家性别观调查中,女作家表示她们很少写自己切肤的经验,反观男作家,他们什么都愿意写。
这种对女性的身份认知是次一等的,天然的是低于男性的,所以女性作家更愿意忽略自己这一面,强调自己和男性相同的那一面,这似乎成了她们在写作中一种趋利避害的策略。
张莉说:“其实今天中国的当代文学是非常缺乏女性作品的,优秀的、深具女性意识的这样的作品很少,我个人还挺希望中国新一代的这些女作家们能够勇敢的写出我们真正属于女性的作品,因为其实我们这个时代的性别观,或者是女性的生存值得书写的地方太多了。”
最后,节目还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和100年前比,我们的性别观是否在倒退?张莉谈到,1920年胡适提出一个女性,没有结婚,没有生孩子,不属于任何的家庭,她依然是值得的,她的生命依然是有意义的。其实包括周作人他们当时的性别观都是非常现代的。
100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很多人的性别观反而不如100年前的那些男性知识分子。他们是男性,同时深具社会性别意识,他们能站在女性的那一面,张莉觉得这是特别了不起的。
因此她强调,人有生理性别,也有社会性别,一个男性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边,如果他意识不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一个既得利益者,其实就说明这个人是没有反省意识的。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