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家中而不知春之已至,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是这么多年来头一次。
“禁足”在家的50多天里,再也吃不到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火锅奶茶烤肉了,馋是真的馋疯了。于是家中男女老少齐上阵,平时远庖厨的人个个都变成了大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于此同时,越是求而不得越是馋,越是吃不到就越想吃,不能出门,那“云吃”还不行吗?馋疯了的网友开始霸占各种美食纪录片的弹幕和评论,疯狂刷“这都要从一只蝙蝠说起”。
在这个时候,舌尖导演陈晓卿监制的纪录片《沸腾吧火锅》仿佛故意一样播出了,这部讲述中国不同地域的各色火锅的纪录片评论也不出意外地沦陷了:
为什么我们宁愿望梅止渴,也要盼着出去吃火锅奶茶和烤肉?
民以食为天,对国人来说,美食是我们永恒热爱的主题。进食只不过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动作,但是美味食物背后所蕴含的东西,让它们变得珍贵了起来。厨师炮制食物所费的心血、朋友相聚带来的快乐、饱餐一顿带来的心灵慰藉......疫情中的我们,盼望的不仅仅是食物,也是一切如旧后安逸平静的生活。
那么,人类是如何从茹毛饮血的动物,逐渐成为烹调食物的高手?食物又如何从野生逐渐被人类“驯化”,成为我们的一日三餐?
从狩猎-采集者到农民
在发明农业之前,地球上的所有人都以野生动植物为食。
人类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的这些年代久远的祖先生活在由20~40人组成的小部落中,为了寻觅食物而终年奔波,在不同的地方安营扎寨。他们根据一年一度的猎物迁徙时间以及野生的坚果、种子、水果和蔬菜的成熟时间安排自己的旅程。他们的所有食物必然是当地的、有机的和应季的。因为他们所有的食物都是狩猎或采集来的,所以他们被称为狩猎—采集者。
直到大约5000年至1.2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还一直都在大自然的“食堂”里用餐。然后,出于某些不得而知的原因,生活在世界某几个地区的人类与过去分道扬镳,开始“培育”自己的食物。除了捕捉野生猎物,他们还开始驯化野山羊、野猪和野绵羊,保证肉类的稳定供应。他们挤山羊和绵羊的奶,并将它们的奶制成奶酪和发酵饮品。
他们还开始设计和建立最早的一批园子。在最初的时候,园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第一批农民采集野生植物的种子和插条,将它们种在一处,便于照料和收获。对于许多代人而言,农民种植出来的食物太少,不能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所以他们依然需要采集野生植物。
然而随着岁月的演替,我们的祖先变成了技术熟练的农民,可以不再为寻觅食物而四处漂泊,开始在最初的一些永久性定居点稳定地生活。我们这个物种完成了从狩猎者和采集者到放牧者和耕作者的重大转变。农业革命——所有食物革命的鼻祖——开始了。
我们是食物的制造者
当我们人类已经开始伟大的农业冒险时,地球上所有的其他动物还保持着自己原本的食谱——直到今天仍是如此。斑马、狐猴、大象、鹰、黄鼬、蝙蝠、袋熊,以及啮齿类和大型猿类,它们今天吃的食物是它们亘古就吃的食物,当然,前提是我们给它们留下了足够大的栖息地。虽然驯兽师发现,比起香蕉,被人类捕捉的黑猩猩更喜欢吃巧克力豆,但黑猩猩从未制造出任何糖果。
据估计,在数量高达700万个的动物物种中,只有我们人类拥有摆脱天然食谱并创造出更符合我们喜好的崭新菜单的野心、技术和智慧。
和现在一样,过去的人们知道自己想吃什么——味道甜美、富含淀粉和油脂的食物。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他们能够在距离自己住所很近的地方大量生产这些“必需”植物。
在生存于地球之上的漫长历史中,我们人类第一次不再必须食用味苦或纤维多到扎嘴的食物,也不用每天花费几个小时把植物加工到适口的程度。我们在创造自己梦寐以求的食物。
到19世纪末时,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创造出了数万个用以满足他们需求和愿望的新品种。进入20世纪之后,科学育种方法大大降低了改造植物的难度。从提出某个李子或玉米新品种的设想到将它变为现实,育种者仅仅需要十年时间,而不像过去那样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如今,植物遗传学家可以将外来基因注入玉米、甜菜或马铃薯中,创造新品种的时间完全可以用小时计算。
部分观点资料来自《食之养》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