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庵是一个古地名,即今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五四村大宅村民组。
清张承先《南翔镇志》“凡例”载:“王学宪圻居王庵,张大参恒居江桥,其地临槎浦。大参有诗云:‘千古浮槎处,吾庐乃右兹。’二公实槎溪人也,录入乡先贤传中,并非借才异地。”又说王圻居所为“屋临吴松江,田最污下。”(污:低洼、水边的意思)这里的记载与今时的地理位置相符。
王庵之名在史志中并没有专门的籍名条目说明,只是在一些文人过往的作品中惯用。如明清之际嘉定方泰镇人邱道登访向隐居在梅花源的朋友沈与可时赠诗《王家庵赠别隐士沈与可》,又如南翔使人江宏有诗《过王庵用韵挽沈贞愍》,“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在题咏中也一再地提及“王庵”之名。明末嘉定学者侯歧曾的日记中也多有提及此地。如丙戌(1646年)五月初四日记:“吾侄既歌同至白塔(今上海普陀区桃浦绿杨桥)待王母,予拉文侯(侯鼎旸)、么羊(侯兑旸)、兼三(侯艮旸)诸叔偕至王庵探梅。比至,日已脯矣。”又有:“丁亥(1647年)五月十六日,又闻元初(夏之旭)卧子(即陈子龙)俱投王庵”等等。
数百年历史翻转,如今王庵这个充满乡村气息的名字不再为人们所记忆,当地人熟悉的只是五四村这个村名,间或也以“大宅”“大宅里”称之。
王家之王庵
王庵为何称王庵已无法详考,笔者作些史料疏以傍证其名。首先这里是以王氏宗姓为主。只不过早先王氏只是平民人家,不足以王为地名。后来王氏在地方渐显而成族。据王圻《家乘传》述,其家本由嘉定大族陈姓延嗣而来。陈氏嗣承王家,便在此地繁衍生息。王圻的高祖称孟璇公,是个能人,致使“家渐充拓”。及王圻一代,王氏从一小农工商世家始转为文化高第人家,而王庵之名或正是因王氏家族闻名而起。
王圻(1530年~1615年),字元翰,号洪洲,明文献学家、藏书家。上海人,祖籍江桥(时属青浦县)。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传世的著述《三才图会》《洪洲类稿》4卷、《两浙盐志》《谥法通考》《稗史类编》《云间海防志》等。他主纂的《万历青浦县志》是青浦县第一部县志。
“庵”一种解释是指“圆形的草屋”。古代文人喜欢将自己的读书处称为“庵”,如老学庵、影梅庵,其时王世子弟孜孜勤读,人才盈盈,故称其地为王庵,即王氏读书处,亦名符其实。其时王庵有福田庵,为王圻祖孙三代出资修葺,史籍中亦称其地有“王家庵”,因有此缘称“王庵”也顺理成章。无论如何臆断,其地因着姓王而称王庵谓之无误。
梅花源溯源
“梅花源在三十保,明王圻植梅数千,引水绕匝,花明看闻数里,游者有画船萧管之乐,人谓不减邓尉。”(《同治上海县志?第二十八卷》,邓尉:指苏州广福镇邓尉山,著名赏梅之地)
其实梅花源是王氏数代人造就的成果。王圻在为他的二儿子王思义写的《香雪园集》作序中写道:“余先王父(祖父)石泉公嗜梅,尝载梅数木于庭除娱弄朝夕。先大父怡朴公复承先志,于居第后辟园数亩,栽可二三百本,不数年蔚然成林。”可见王圻早年家中已有数亩梅园。
王圻自万历十三年(1585年)致仕还乡,在王庵当了一阵子“生产队长”。他先是发动村民对沙洪江、里沙江等村宅河流进行疏浚、以减田洼之涝。志书称其“濬河以备蓄洩,恳上台改折漕粮”。即应交的皇粮折算成银两上缴,以减轻村民纳粮之苦。王圻在任“生产队长”其间的另一项工程即在村民遍植梅花,另由于王圻德高望重,一时周边村民也受影响,纷纷群植梅花,故到了明末清初,此地已从“花时看闻数里”扩张为“方圆十里梅花”。
王庵成了罗浮仙境后,一时名流纷沓,如程嘉燧、李元量、李流芳、李宜之相约游赏。吴伟业路过此地,感念王圻在此著述,也留下一首《过王庵看梅感兴》,诗曰:
地僻幽人赏,名高拙宦居,
客来惟老树,花发为线书。
斜日空林鸟,微风曲沼渔,
平生贪著述,零落意如何。
梅花源形成规模后,游人络绎不绝,故形成“市”,称“梅源市”。“邑西北向有梅源市,环植千百株,花时晴千村,暗香十里,游者谓不减苏台邓尉,夏首春余,结实繁盛,邑人取以贩诸远方。”(《瀛壖杂志·卷一》)。此志作者王韬活动于清中晚期,曾客居上海,想必梅花源极著名,故有此记。可见梅花源不仅是沪上赏梅胜地,而梅子竟也成当地特产,否则商人不会将其“贩诸远方”。
梅花源自王圻之父“僻数亩”,至王圻在村里环植数千,再到周边村民纷纷效仿,最终以“梅花源”又“梅源市”享誉沪上。
从“源”至“市”,这里存在的时间长达200余年。乾嘉年间的南翔人张承先在某个暮春去王庵,看到在那里卖艺抃夫的精湛表演(抃夫:击鼓舞蹈的艺人),或可表明梅源市至少在乾隆末年还存在——如无“市”,则卖艺人也不会逗留于此。
王家祠寻踪
五四村有大宅之名,如今这一代人都称大宅里,妇孺皆知。大宅即王庵,只不过王庵再也无人称呼。大宅之名起于何时也无从查考,坊间传说:当年王圻致仕归里,神宗皇帝赐建“九院十进”府第,这或是大宅之名的由来。如今一些上了年岁老人仍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存在于大宅里的高墙残垣还有记忆,而对大宅的由来不知所以然。
1962年江桥人民公社图。1961年3月,江桥公社成立时,更名为五四大队;同年8月,又分出华江公路南11个自然村另外成立沙河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后,称为五四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至今。1984年8月,又从五四村分出5个自然村,另立大宅村。
图片来源见水印。
大宅里南北有段河流称为沙洪江、东西里有条河流称里沙江。沿里沙江往西百米左右河阳之后便是王家祠堂原址(现在一户朱姓村民户屋后),这里留有晚清构建的残存遗物。村里不少老人都知道王家祠堂原来的样子,说是原来正门两边围墙、门前场地很开阔,后来分给了村里贫苦的村民居住。
《同治上海县志》记载:“王公祠(即王圻祠)在十图,(十图:其时上海县高昌乡三十保共有十二个图,包括如今的诸翟、华漕、栅桥、陈思桥等,位于今五四村大宅里东南扇型状至吴松江、中槎浦口。)圻以折粮事,邑人德之,供长生位于福田庵之问梅堂。其宗祠东居第东。”
该志在介绍福田庵时又载:“福田庵,元至正间僧寿建,后燩。明嘉靖间王熠重建,子圻书额,万历王圻又葺之。后有问梅堂,即王氏祠……”据此说所知,王氏祠的前身即为问梅堂。至于问梅堂是王熠所构还是王圻所构,志书并无交待。
问梅堂后来演变成王公祠,又变为王家祠堂是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之后的事。“万历七年(1579年)邑人陕西参议王圻以二十八保,二十九保,三十保上乡瘠土,具文知县敖远,申请照嘉定例改折,至二十年(1592年)抚院准永折,(计)每石(粮)钱四钱,三保折粮自此始。”(《同治上海县志·卷三十三》)王圻因为给当地百姓做了件大实事,老百姓感恩戴德,将长生位供于福田庵之问梅堂,由此问梅堂便成了王家祠堂。
志书还载,王圻著述已刻印了大量梓板(刻书的板子),原先都堆藏于祠堂里,明末付之一炬。到底是毁于火灾还是战乱,书中也无交待。王家祠堂在明末被毁后,清代先后二次改建,后一次是在道光年间王氏裔嗣改建,这可能便是如今仍能见到的一点点衰败的遗物了。
相传为王家祠堂(问梅堂)的遗存
文章原载《嘉定佛教》,原题《王庵杂录》,文章有删节。作者系原《江桥报》记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