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出现梗阻?
皮肤、眼睛变得蜡黄,
患者竟然成了“小黄人”?
粪便颜色浅得仿佛白陶土?
尿液的颜色却变得像酱油一样深?
小心梗阻性黄疸出没!
梗阻性黄疸从哪里来
梗阻性黄疸属于一种症状,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与肿瘤有关的病变是胰头占位病变,如胰头癌;胃肠道肿瘤肝门部的转移、肝内外原发或转移病灶等,也可压迫胆管,导致梗阻性黄疸。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每年至少治疗300~400例此类患者。
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梗阻性黄疸发生时,胆道出现梗阻,主要表现为黄疸,具体表现为眼睛发黄、脸色发黄,尿液的颜色逐渐加深,甚至出现酱油一样的颜色,大便变白等。梗阻性黄疸发生后,由于胆汁的肝肠循环被阻断,血液内胆红素水平上升,尤其是直接胆红素上升比较明显。
梗阻性黄疸有何危害
梗阻性黄疸会造成肝功能的损伤,对身体其他脏器功能会产生较大影响。肝功能受到损伤后,肝对药物的代谢受到影响,影响对肿瘤的常规治疗。梗阻性黄疸导致肝功能损伤的进展也很快,所以亟需及时治疗。
教你如何检查黄疸
当患者有黄疸的表现时,应及时接受相关检查,包括测量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等,以明确病情。切忌盲目进行保肝治疗,因为药物对缓解梗阻性黄疸作用较小,必须设法解除梗阻或进行有效引流。
应接受腹部增强影像学检查(CT或磁共振),以评估梗阻部位和梗阻程度;还需要做肝肾功能检查,以了解肝脏的代偿能力等。
出现梗阻性黄疸怎么办
肿瘤病人发生梗阻性黄疸后,其他任何治疗都会受到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会明显上升。因此,在肿瘤手术之前,需要接受肝胆道引流术。
为什么要进行肝胆道引流术?
介入治疗科通常采用影像引导经皮穿刺胆管引流的方式治疗梗阻性黄疸,等胆红素水平下降、肝功能好转后(一般为一周之内)再接受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会降低。
如果患者不能手术,接受引流术,待胆红素降至适当范围内时,再做其他治疗,包括放化疗等,以争取更好的疗效。
肿瘤病人在做引流术之后,还可以释放胆道支架,恢复胆道正常生理功能,帮助身体恢复,为接受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肝胆道引流术怎么做?
经皮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比较简单,是在超声和DSA(透视数字血管造影机)双重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到肝内胆管进行引流。病人需要做局部麻醉,操作可在半小时以内完成。
病人不会有太多不适的感觉,很多年龄大、有合并症、身体状态差的病人也可承受这一治疗。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病人腹水量较大,应先处理腹水,然后再接受此项治疗;如果病人凝血功能较差,也要先进行治疗,待凝血功能改善后,再接受治疗。
经皮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是一项比较成熟、安全的技术,对肿瘤的局部干预比较小,不会导致肿瘤细胞转移等问题。
无法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怎么办?
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在进行经皮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时,可同时接受后装的放疗(近距离放射治疗)。即利用经皮穿刺建立好的通路,借助相关装置对造成胆道梗阻的肿瘤病灶部位进行放射治疗。这样可谓“标本兼治”,比单纯引流效果更好。
事实上,几乎所有不能手术的病人,都可根据梗阻部位及程度,采取后装的放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