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舞蹈生长在血液里”
为了再现宏大丰富的藏族民间歌舞,《藏谜》完全打破了川、藏、滇的地域概念之分。杨丽萍说:“我是出生于西双版纳地区的白族,我也跳过很多民族的舞蹈,从来没有刻意去想我是某个地方的舞者。”也正因为如此,《藏谜》的演出班底非常特别,有几乎来自全国各地藏区的演员——西藏自治区、青海玉树州、甘肃甘南、云南迪庆和四川甘孜、阿坝等地方都有,80多人中大半都是“非职业选手”,其中有牧民、农民,有说唱艺人,有流浪歌手,甚至还有无人照看的孤儿。杨丽萍说,由于演员中十有七八个不懂汉语,互相之间也因为有藏区方言差别,刚刚开始排练时,她给演员上课需要不止一个人帮忙翻译。
就是这样一个班底,要在短短两小时的表演中浓缩几乎全部藏区的民间歌曲、乐器和舞蹈精华,虽说藏族人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天赋,难的是作为总编导的杨丽萍,如何采撷、组合和再现这民族艺术的瑰宝。
“藏族的很多歌舞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好多民间艺人身上的绝活,专业演员也很难学会。”开场一段几十位牧民抱着六弦琴弹唱,飞快地旋转起舞,那飞扬的踢踏舞步,伴着高亢的弦子弹唱,是令人炫目的场景。杨丽萍说:“太神奇了,他们可以又弹又唱又跳,一心三用,我还见过一位 60多岁的老人一边跳一边反手弹琴,还能唱歌,叫我再学 10年也做不到!”
“什么是民间?”杨丽萍说:“民族的舞蹈生长在血液里,所以即使他们从来没有上台表演的经验,他们也完全可能跳得比我好,我教他们的同时,也向他们学习。”
在《藏谜》中,杨丽萍有两段独舞,其中“荷花度母”取材于藏传佛教中白度母的形象,为创作这段舞蹈,杨丽萍研究了大量唐卡中白度母的造型,并把傣族等多个民族中的佛教舞蹈动作融会贯通。来自西藏的自治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向阳花是《藏谜》的编导之一,也是舞蹈排练老师,她说:“杨老师跳舞你夸她‘完美’,她从来都不爱听,一次我看完说了一句‘真朴实’,可把她高兴坏了,还追着我问:‘真的吗,还可以吗’?”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