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是种子选手,也是最佳影片的头号备选,不仅有“威尼斯开幕片”这个迷信光环,而且本身就是一部致敬爵士时代的老派音乐片。
当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给出10年来最强的一张竞赛单元片单,所有的关注点却都落在开幕片《爱乐之城》上,它能不能像之前的《聚焦》《鸟人》和《地心引力》一样,揭幕威尼斯电影节后,成为下一季奥斯卡评选中的大赢家?
接连三年,威尼斯的开幕片在其后的北美评奖季里笑傲江湖,于是,好莱坞的制片人们默认一年一度奥斯卡拉力赛的起点转移到了意大利的水城,尤其是开幕片的位置,成了片方的兵家必争之地。这是好莱坞的新迷信,威尼斯是风向标也是预言帝,是有着莫名护佑力的巫师。就这样,曾经萧条沉闷多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喜剧般地找回活泛的力量。
电影节主席巴贝拉对媒体说:“5月太早了,对于想在秋冬评奖的电影来说,那不是合适的亮相时机,而9月就刚好。所以,我们不和戛纳争,该去戛纳的去戛纳,该来威尼斯的来威尼斯,这是两个制作周期。”话里的信息量很大。历史总是相似的,30多年前,门庭冷落的戛纳修缮了和好莱坞的关系,借着资本推波助澜的力量,成为好莱坞和欧洲之间的电影版权交易中心,就此办成欧洲影响力最大的电影节。多年生存在戛纳阴影下的威尼斯,终于还是步了戛纳的后尘,殊途而同归,都是借着好莱坞的势走自己的路。其实,威尼斯电影节是否“逆袭”是个伪命题,所谓逆袭,不过是让它成为戛纳之外好莱坞的又一个后院,问题从来只有一个:美国电影业太有钱了,无论在什么时期,总是金钱做了艺术和艺术家的潮汛。
奥斯卡拉力赛的起点,挪到了威尼斯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20部电影,参赛阵容是威尼斯最近十年来最强。库斯图里卡 (《漫漫银河路》)、文德斯 (《阿兰胡埃斯的美好日子》) 和马利克 (《时间之旅》) 是曾经的金棕榈奖得主,康察洛夫斯基 (《战争天堂》) 曾是塔可夫斯基的搭档编剧,上一部 《邮差的白夜》 在两年前的威尼斯获得最佳导演奖。如果功成名就的导演们有时候盛名之下,出手未必稳定,那么还有这两年很活跃的菲律宾导演拉夫·达兹 (《离开的女人》),已经在柏林和戛纳电影节获得认可的智利新生代导演帕布罗·拉雷恩(《第一夫人》),拍过 《八美图》 和《泳池谋杀案》、短暂沉寂了两年的法国导演欧容 (《弗兰兹》)。
这些炫目的名字能让文艺青年和影评人振奋,毕竟上一次威尼斯电影节拥有这样星光熠熠的阵容,要追溯到2007年。但是,今年竞赛片名单上真正惊人的是美国电影占据的比例,20部里占到7部,其中 《爱乐之城》《第一夫人》 《夜行动物》 《到达》 和《大洋之间的灯光》 目标明确地奔着秋冬的北美评奖季。尤其是达米恩·沙泽勒导演的 《爱乐之城》,他的长片处女作 《爆裂鼓手》 从2014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到第二年奥斯卡颁奖夜,把能拿的奖都拿了。《爱乐之城》 自从确定被选为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片,媒体就开始揣测它是不是要得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这意味着,威尼斯用最近5年的经营,把被多伦多电影节抢掉的场子又抢了回来,奥斯卡拉力赛的起点在时间上一再地朝前挪,提前到夏末初秋,前哨战的地理位置,从好莱坞的“贴隔壁”转移到欧洲。
5年前,电影节前任主席马克·穆勒任内的最后一年,威尼斯异常冷清,好莱坞的剧组来得不情不愿,匆匆一到,忙着转场去科罗拉多州的悬崖小城特柳赖德或者直奔多伦多,这3个电影节在时间上是紧挨着的。初秋的几场豪雨过后,空旷的电影宫里连记者和影评人都撤了一大半,人都飞去多伦多了。那几年,多伦多电影节对威尼斯的挤压几乎是毁灭性的。每年上半年制作周期里完成的电影,在戛纳露面了,下半年的重头电影,一大半要参选奥斯卡,好莱坞片方长久以来迷信“参加欧洲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吹毛求疵的负面评论会影响本土票房和评奖”,所以那些年里,威尼斯的竞赛单元里很少能看到在北美秋冬季有竞争力的电影,片方宁可在没有评奖环节的多伦多电影节做首映。
现任主席巴贝拉接过的威尼斯电影节,当时处在定位的模糊和彷徨中,一度尝试在地平线单元引入装置艺术,模糊电影和视觉艺术的边界,但这就更高冷,更没人要看,甚至,这个几十年里有着和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地位的最古老电影节,差点要成为双年展下属的单元。
2012年,威尼斯电影节终于与时俱进地设置了电影交易市场,并在后来的几年里从单一的交易过渡演变到扶植青年导演的作品创投。这些,是哪怕二线电影节都在做的基础工作,威尼斯开始得太晚了。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13年。那年,巴贝拉邀请到阿方索导演的 《地心引力》,影片只是作为开幕片放映,没有参与竞赛单元,电影节结束时,得了一个不太被注意的技术类荣誉奖。之后,这部电影横扫了当年北美的颁奖季,虽然在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竞争中输给 《为奴12年》,但拿下其他7个主要奖项,包括阿方索得到的分量很重的最佳导演奖。2014年,巴贝拉选中的开幕片是 《鸟人》,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过气多年的男主角迈克尔·基顿迎来事业第二春,这部电影是那个奥斯卡周期里最大的赢家,得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三个最重要的奖项。到了2015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片已经成了一个“魔力席位”,被选中的开幕片是否参与竞赛单元、能不能获奖都是其次的,好莱坞片方有更曲折长远的欲望,他们在电影节开幕电影和奥斯卡战绩之间寻找某种隐秘微妙又没理性的逻辑。那年,开幕片是 《聚焦》,之后沉稳地走过整个评奖季,最后一刻PK掉最热门的 《荒野猎人》,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
如今威尼斯和好莱坞之间的关系,力量均衡已经不知不觉倒了位置。并不是威尼斯有多强势,片方和制片人们在意的不是电影节开幕片的“荣誉地位”,他们在乎的是几个月后的奥斯卡。外人看得到开幕片风光的首映,看不到的是过去4年里巴贝拉和美国电影界密切的互动,他频繁地来往于纽约、洛杉矶和威尼斯,他把选片的重中之重搁置到开幕电影的选择,他当然不承认自己是个“神棍”:“我第一次看 《地心引力》 和 《鸟人》 的样片时,也不会想到它们后来都拿了奥斯卡最佳电影。”但他从来不否认:开幕片的位置一定留给这一季最好的美国电影,要么好莱坞,要么纽约的独立制作。
从前多选几部不痛不痒的美国参赛片就要被欧洲媒体非议的威尼斯电影节,至此摆明了姿态,它不介意给奥斯卡评选当猎头,一段双方各取所需的稳定关系就这样定下来了。
挺讽刺的,艺术和艺术家都会追逐金钱的潮汛
《第一夫人》片如其名,展开杰奎琳·肯尼迪在丈夫遇刺前最后几天的生活。
威尼斯电影节成了好莱坞的一种新迷信,仿佛从这里启程,能给后面的奥斯卡持久战带来点好运气,于是,美国人不再介意遥远的路程,踌躇满志地来。就像巴贝拉那句得意的总结:“没有人能否认威尼斯比多伦多更有魅力,这里有最好的阳光和最好的食物。”还有说得更直白的:“我们希望奥斯卡的竞争从威尼斯开始。”话说到这份上,就难怪人们在竞赛单元里给奥斯卡奖项划分势力范围。
《爱乐之城》是种子选手,也是最佳影片的头号备选,不仅有“威尼斯开幕片”这个迷信光环,它本身是一部致敬爵士时代的老派音乐片,复古的美术设计艳而不俗,勾连出一段迷醉的美国梦,导演的节奏感极好,灯光迷幻,镜头炫技,赏心悦目的好听好看,缺点么,可能就是太好听太好看,技巧雕琢得藏不住。
《第一夫人》片如其名,展开杰奎琳·肯尼迪在丈夫遇刺前最后几天的生活。电影怎么拍倒是其次,关注点全在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传记片女主角自动进入影后备选名单,这是铁律。
《降临》是今年的重头科幻电影,地位类似前些年的 《火星救援》《星际穿越》和《地心引力》。电影改编自华裔科幻小说家特德·姜的代表作 《你一生的故事》,小说用非常特别的文学思路探讨语言、思维、记忆和命运之间的草蛇灰线,它原本是侧重个体内省的软科幻,被好莱坞“大卡司”改编成宏大场面的大片,其实充满不确定因素。
隔了7年,汤姆·福特再做导演,拍出《夜行动物》。小说原作的写法特别,两条时间线平行,一条是戏中戏的惊悚小说,进展飞快,另一条是妻子读丈夫留下的手稿,心思一唱三叹,百转千回。福特的本行和长处是做造型,并且能把画面拍得极致官能,但是立志做好导演的设计师究竟做不做得成,还要等着瞧。
好莱坞领跑团来了,更多的人跟着来了。挺讽刺的,以艺术家自居的导演们,或者标榜在电影里捍卫艺术的导演们,明面上要和资本、和好莱坞模式保持距离,现实却是,艺术和艺术家都会追逐资本的潮汛,有钱有热闹的地方,才有人。
早些年老生常谈“柏林有新人,戛纳有市场,威尼斯只能跟在戛纳后面捡漏大师。”然而去年,委内瑞拉导演洛伦佐·维加斯的处女作长片《来自远方》得了金狮奖,大家惊了,能发掘出这样尖锐成熟的新人新作,这还是威尼斯吗?步维加斯的后尘,今年一群中南美洲的新导演把新片投放到威尼斯。而根本原因,是好莱坞抱团参赛参展,洛杉矶和纽约的制片人活跃在水城,让这个电影节成了半个好莱坞的工作平台。某年的戛纳电影节期间,一个英国新导演坦荡荡地对记者说:“我为什么要来戛纳?要让好莱坞看见!我要去好莱坞工作!”眼下的威尼斯,是同理。
电影节主席巴贝拉说:“美国电影太强了,它是电影产业里最强大的实体。”这句看似的辩白,真正意思是,好莱坞太有钱,金钱的流动决定着电影人的迁徙,抱住好莱坞的大腿,是一个欧洲电影节俗套无奈的选择,却也务实。
(本栏撰稿:本报记者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