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打响头炮的职业剧《重版出来》,通过职场新人的视野将漫画作者、出版社编辑以及书店的关系娓娓道来,频出“NAME(分镜脚本)”“重版”等专业名词。但真正为观众走近行业百态打通关节的,却是在产业大环境中或奋斗、或迷茫的生动个体故事。
■本报记者 张祯希
忘记舒服的“葛优瘫”吧,入秋时节最适合的姿势是令人振奋的“日剧跑”。从讲述日本漫画编辑部故事的《重版出来》,到描画日本“90后”职场人生的《宽松世代又如何》,再到现下正在热播的两部女性职场剧 《营业部长吉良奈津子》 与 《卖房子的女人》 ……剧中职场年轻人经常以飞奔的姿态来寓意“迎接挑战”和“奋力拼搏”,励志职业剧成为今年日剧的大热题材。
有趣的是,这批日本职业剧本身也因“画风”的差异,自然分流成两派:展现当下职场困顿的现实派,与主打热血励志的鸡汤派。
现实派:职场中的心灵成长比事业上的成功更重要
如果想重温当年 《半泽直树》 一路打怪升级走向人生巅峰的“爽文套路”,那么今年的几部日剧恐怕要让你失望了。与 《半泽直树》 洞穿残酷丛林法则,用“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狠劲对抗根深蒂固的“前辈文化”不同,在近期的日本职业剧中,则将聚光灯从主人公在事业上的加码内化为心灵的成长,为人物与剧情加持的是成长带来的轻微刺痛感与无力感,而不再是非黑即白的快意与刀刀见血的锋利。
日剧 《宽松世代又如何》 就因为切中了年轻人在职场所要面对的“代际”焦虑,被不少剧迷视为今年春季档“最爱”。剧中3名主角都是1987年生人,对这批日本青年来说,除了要面对“大三求职却赶上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萧条”的社会大背景外,还恰巧赶上“宽松世代”的首班车———2002年,日本教育改革,教学内容与上课时间大幅度减少,成绩不再进行排名,享受到这一政策的学生,则被称为“宽松世代”;随之附赠的是“缺乏责感”“不懂规矩”“抗压力差”等差评标签。作为第一批“宽松世代”,年近30的主人公时常被前辈一句“宽松世代果然不行啊”打发,对下,还要应付“宽松魔王”后辈们的无理取闹,活脱脱受气三夹板。主人公正和的遭遇最显憋屈,缺乏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的他在事业上毫无起色,职务比同期入职的女友低了一等……如何面对有些惨淡的职场和人生,是“宽松世代”要共同面对的真实难题。
与《宽松世代又如何》 中的代际纠结不同,由 《昼颜》 编剧操刀的 《营业部长吉良奈津子》 则展现了职场中的性别瓶颈。广告作品屡获大奖的吉良奈津子被誉为“广告女王”,产假过后回归职场,本想在广告创意业再展拳脚的她,却被领导一句“这3年广告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由,发配到了毫无作为的营业部,相当于半个重新起步的“新人”。不仅如此,家庭与事业的博弈也让职场女性的艰辛展现无遗,每天上班前必须送孩子上幼儿园,工作最忙碌的时候,却收到儿子不舒服的消息,只能在同事的灼灼目光下匆忙早退;忙完一天的工作,迎接自己的却是一水池油腻凌乱的碗筷……
职场中的心灵成长比事业上的成功更重要。职场吃瘪后,正和在对种种遭际的反思中成熟,他学着谅解并担当,走出拧巴与生活妥协。正如剧中对“代际标签”的巧妙回应:“人内心的青春期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大家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所谓成熟,就是学会去原谅别人。”而从原本趾高气扬的强势创意总监,成了需要向客户点头哈腰的营业部长,这份原本120个不满意的新工作,却也给了奈津子反思过往的机会,有了蜕变与成长的新动力。
鸡汤派:治愈系人生感悟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当我们看日剧时,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编剧界流传这样的说法:同样是拍医疗剧,美剧中的医生在治病,韩剧中的医生在恋爱,日剧中的医生在探讨人生。这一特点在今年的日本行业剧中尤为明显。对业态的揭秘与呈现,往往让位于在“业内业外”都能激发强烈共鸣的人生感悟,这也是不少日剧总被冠以“特浓鸡汤”的称号,并且跨文化传播效果极佳的原因。
今年打响头炮的职业剧 《重版出来》,虽频出“NAME(分镜脚本)”“重版”等专业名词,将出版业界各环节的关系一一展现。但真正为观众走近行业百态打通关节的,却是在产业大环境中或奋斗、或迷茫的生动个体故事。青年漫画家排斥行业操作规则,与编辑冷战,前辈循循善诱:“从农业灌溉算起,制作一只小小的饭团需要耗270升水,世界之所以美好广阔,恰恰在这些不被人所看到的‘虚拟水’”。转念回想剧情,那些为打开发行渠道几天就走平皮鞋底的销售人员,用心布置书架的营业员,甚至是行业中的指路者与失败者,都是围绕在作品周围隐形却可贵的“虚拟水”。真是满满的正能量。
如果说 《重版出来》 还算以“数字化来袭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商业盈利与艺术追求的博弈”等“懂经”话题,踩到了当下出版界的痛点,那么在另一些鸡汤派行业剧中,行业业态则基本隐形,职业不是焦点,而是一扇洞悉社会话题与人生百态的窗口。新剧 《卖房子的女人》 聚焦了在日剧界相对冷门的“售楼业”,但行业内幕基本没说,而是借一个个“售楼”案例大打现实温情牌,让剧迷直呼:“不专业却很治愈”。以“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为座右铭的女主角三轩家万智堪称“售楼机器人”,不苟言笑却业绩惊人。对于顾客,三轩家总能快速精准地体察他们的情感需求。面对预算阔绰,却始终找不到理想住房的医生夫妇,三轩家却推荐了一套便宜且面积较小的公寓。原来她在接触中察觉到夫妻俩因工作忙碌而与孩子逐渐疏远,而这间小公寓的阳台恰恰与他们工作医院相对,孩子站在阳台上甚至能向医院平台上的父母招手、喊话;打动富豪企业家的却是一套带有传统炉灶的平凡别墅,原来以制造出“不输于灶炉纯火的电饭煲”为人生目标的企业家,却发现用电饭煲技术含量再依旧烧不出母亲每天早起、用炉灶煮出来的米饭,传统中的人情味恰恰是现代科技无法取代的……所谓“售楼”,就是将合适房子卖给最合适的人,于是业务精干的三轩家便成了那个可以改变别人人生的关键人物。而当客户向她道谢时,三轩家却总是以不变的高冷姿态回答“我卖房只是为了赚钱而已”。有时候认真做好一份工作并不需要太多意义与理想加持。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如此理解工作的意义:“至少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它会让无穷无尽的焦虑不安集中到一些相对较渺小、可望实现的目标上来。”简而言之,工作之于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可以让我们不至于陷入生活中更大的空虚和恐慌中。从这点上看,勤奋工作本身就已有着治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