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书里读到一段往事。
1947年,一个美国小伙和一个日本中年人爬上东京一座塔,远眺战后被焚烧过的旭川平原。那个身穿美国陆军夹克的23岁小伙子是批评家唐纳德·里奇,而那个身穿和服、头戴软呢便帽的日本人则是小说家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完全不会英语,而里奇对日语也是一窍不通,最糟糕的是他们俩都没有翻译在身边。这二位竟“谈论”起作家来了。里奇先说:“安德烈·纪德。”川端康成想了想,然后回答:“托马斯·曼。”两个人相视而笑。整个那天下午,他们便这样笑着,交换着福楼拜、埃德加·爱伦·坡、斯蒂芬·茨威格、普鲁斯特……
阅读,是看看他人,也被他人看到。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一种巨大的跨越,如同那两个在战后站在同一座高塔上的男人。以上这段文字,被 《纽约时报》 书评人约翰·伦纳德写在了自己的文学评论集《为生命而读》 的开头。这个世界上,还有比通过译介,让更多的人得以接触到广阔的世界更好的事情吗?
每年书展,我们都会请来国外最顶尖的作家,将国外正热火的好书第一时间推向读者的用意皆在于此。
今年书展,从两获布克奖的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的处女作《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从对形形色色的艺术家提出不同观点的《绝对批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评论》,到颠覆人们家庭教育观念的《教养的迷思》;从《纳博科夫全集》到阿摩司·奥兹最新短篇集《乡村生活图景》,引进版图书可谓是好书连台精彩纷呈。
上海书展拒绝了一些书,却向另一些书打开了绿色通道。这是它意欲建立自身品格的一种坚持。这种坚持体现在许多以引进版图书为专长的出版社;在荐书上,告别了具有“快速消费”路数的流行读物和养生读物,而着力往深阅读的方向进行开掘。注意力经济时代,让人感叹阅读不死的同时,也深深地敬佩这种胸怀与勇气。
基辛格翔实记录从政之始的政治外交风云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
[美] 亨利·基辛格 著
方辉盛、赵仲强、吴继淦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为 《基辛格回忆录》 的第一部作品,《白宫岁月》 是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对1969年至1973年间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珍贵记录,1980年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30多年来长销不衰。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回忆录 《白宫岁月》 详细记录了基辛格作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在尼克松政府任职头4年的政治和外交风云。书中覆盖了当时众多国际大事件,包括他本人赴巴黎与北越进行秘密谈判,直至越南战争结束的亲历;面对1970年约旦危机爆发、1971年印度-巴基斯坦战争打响的应对;通过秘密渠道与苏联领导人进行面对面谈判,以限制核武器竞赛的努力;秘密访华,并于1972年在莫斯科与北京召开历史性的首脑会谈,为中美建立外交奠定良好基础的事迹等。在书中,基辛格同样不回避该时期的重大争议,比如他在越战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自信预判“和平在望”后的反省,以及因与北越的会谈崩溃而最终导致1972年的圣诞节轰炸等。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基辛格在书中还极为细致地描绘了众多世界领导人的形象和个性,其中他这样描述见到毛泽东时的情形:“我从未见过一个人像他那样散发出粗犷而凝聚的意志力,可能夏尔·戴高乐是个例外。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却主宰着整个场面。大多数国家都是用富丽堂皇的排场使领导人增添一定的威严,而他是靠自身所散发出来的压倒一切的精神力量来胜过对方。”此外,尼克松、周恩来、维利·勃兰特、夏尔·戴高乐等人的形象也在书中有生动刻画,而基辛格总会对这些人物进行极其坦率、极具分量的个人评论。
《白宫岁月》 于1979年出版,并迅速登上 《纽约时报》 畅销书榜。之后他又写下了 《动乱年代》 和 《复兴年代》,与 《白宫岁月》 结集为 《基辛格回忆录》。
在时间面前,他们体味到很多问题根本无解
《乡村生活图景》[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著钟志清 译译林出版社
阿摩司·奥兹,以色列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也是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之一。今年77岁的他,比以色列还要年长9岁。
不久前,奥兹 《爱与黑暗的故事》经女神娜塔莉·波特曼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北京上映,一部分的中国观众是通过电影,才接触到奥兹的原著文字。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便已开始关注阿摩司·奥兹。2011年起,南京的译林出版社以作家文集的形式,连续推出 《我的米海尔》 《了解女人》 《地下室里的黑豹》 《故事开始了》 《爱与黑暗的故事》 《忽至森林深处》 《一样的海》 等10部文学作品,只是销量不好不坏,始终没有火起来。记者日前获悉,这位以色列人的最新作品、短篇小说集 《乡村生活图景》 的中译本将在上海书展亮相。据该书译者钟志清介绍,新作 《乡村生活图景》 呈现了奥兹某种“回归”之势,写作再度关注家庭生活与微缩的现实社会,但本质上说,它不同于奥兹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
《乡村生活图景》 发端于奥兹的一个梦境。有一天他梦见自己来到一个古老的以色列犹太村庄,这种比以色列历史还要久远的村庄并不罕见。梦中的村庄空寂荒凉,没有人烟,没有动物,甚至没有飞鸟和蟋蟀。奥兹在梦里寻觅人迹,但梦做到一半,情势骤转,变成了别人在找他,他在躲藏。梦醒之后,他决定下一部作品便以这样的村庄为背景,题为 《乡村生活图景》。
《乡村生活图景》,书名极度平淡朴素,共收入8个短篇小说故事。故事中的小村庄是一个虚构之乡。这里风景宜人,有着丛林、果园、百年农宅和红色屋顶,甚至被视为以色列的普罗旺斯。但是,这座百年老村处于变革的边缘。生活在大城市的有钱阶层和有闲阶层逐渐把这座村庄当成度假胜地,甚至在这里买下老式房屋,接着将其摧毁再建造出一座座的现代别墅。一度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形态面临着村民失去土地、村庄易为度假村的巨大挑战。
《乡村生活图景》 中的8个短篇小说均以没有结局的故事收笔。《等待》 一篇中,村长阿夫尼和妻子娜娃的生活因婚前堕胎而弥漫着阴影,夫妻之间貌合神离,直至有一天妻子弃家出走,留给丈夫的是无尽的怅惘与等待。书中鲜有年轻人的身影出现,留守在乡村的多为中年人,遥望着到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的身影,无奈地陷于人生的危机与生存的困境之中。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包裹在一种空洞之中,无依无靠,威胁不再来自有形的宿敌,而来自无形的、每个人物创痛的过去。即使多么害怕失去,丧失之后的人们也只能学习用足够平淡的语调来谈论自己所思念的人,因为眼下的生活要继续,衣服要叠好放好,人要休息,明天还得工作。
70多岁的奥兹不再在小细节上追求巧妙的措辞、精彩的意象。故事似乎也失去了“故事”应有的样子。在少年时代里,奥兹的人物在故事里寻求答案,而到了晚年,他们却在时间面前,体味到那些问题也许根本无解。
用当代笔法重现风起云涌的法国大革命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英] 希拉里·曼特尔 著
徐海铭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是两届布克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与聚焦都铎王朝的《狼厅》 《提堂》 不同,这部作品重现的是风起云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
作者结合精确的史实与丰富的想象,细致揭露法国大革命三巨头丹东、罗伯斯庇尔和德穆兰不为人知的私人生活,透过三人的眼睛,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人类历史上这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全景,重现了大革命前社会及政治制度的崩塌,以及恐怖统治巅峰时期的种种历史事件。在法国大革命的激荡浪潮之中,三个故事主人公各自品尝了令人上瘾的权力的快乐,同时也为之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作为一位历史小说家,希拉里·曼特尔早年并未受到太多关注,直到2009年凭借 《狼厅》 一鸣惊人。《狼厅》 短短一年间在英国售出21.5万册精装本,被30多国引进,成为“史上最畅销的历史小说”。用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詹姆斯·诺蒂的话说,曼特尔的奇特之处就在于“用当代小说的方式讲述一个历史故事”。这个写作特点,一直贯穿在她所有的历史小说当中。无论是书写血腥的都铎王朝,还是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她都远远不满足于堆砌史实,而是用更为机敏、轻快的笔触,重新建构情节,将虚构与历史相融合,为当代读者提供重新审视历史的新鲜视角。
事实上,曼特尔从1974年就开始创作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这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皇皇巨著成了她写作生涯的起点。只是小说完成后备受冷遇,直到1992年才得以出版。就在 《狼厅》和 《提堂》 相继摘得布克奖以后,更多读者将目光投向了她这部早年的著作。《出版人周刊》 评价说:“这是第一流的历史小说。”《书单》 的评论是:“一部拥有无与伦比的细节和深度的史诗之作,它已经超越了引人入胜的轶事传奇,进入了文学杰作的竞技场。”
100件大英博物馆馆藏精品,照见200万年人类文明史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装典藏版)[英] 尼尔·麦格雷戈 著余燕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世界史竟然能够通过器物来撰写!由大英博物馆和BBC联合打造的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只因———世上恐怕再没有一家博物馆拥有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广度。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编撰时间长达4年,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好在,日后这部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捧,总算没有辜负编撰者们的苦心:长居英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美国版上市第1周即进入 《纽约时报》 非虚构类畅销榜,在榜时间超过4个月;获得的殊荣包括 《星期天泰晤士报》 年度历史图书、《每日电讯报》 年度好书等等…… 《华尔街日报》 给它的评价是:“以完美的冷静笔触穿越各个大陆、各种文化与各个时期,本书是以收藏全球文物为宗旨的博物馆在当今世界上何以仍能保有重要地位的明证,让人欲罢不能,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明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阅读。”很多读者则惊呼“这是从未见过的历史书”。
大祭司的木乃伊、北美鹿皮地图、复活节岛雕像、《女史箴图》、明代纸币……就是这些器物串联起了世界史,它们自面世以来,就不断发生着变化,最终承载了制作之初完全无法想象的意义。书中所选的器物,遍布世界五大洲,竭力对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均有所顾及,来自英国本土的仅约为十分之一。它们不一定珍稀非常,却足以包蕴充足的历史信息,有时甚至踏准了几个文明之间发生勾连的历史中枢点。比如一只银色的霍克森胡椒瓶照见了怎样的历史? 一方面是当时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则是亚欧大陆之间早已存在着密切的经济交流———胡椒并非英国本地所产,而是来自遥远的印度。一枚西班牙八里尔银币又有什么说头? 这可谓世界上第一种全球性货币,作为西班牙海上称霸的历史产物,它预演并促成了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可能。
重读博尔赫斯,依然能从中汲取能量
《博尔赫斯全集》 (第二辑)[阿根廷]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著王永年、林之木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新版 《博尔赫斯全集》 中译本的问世,是阿根廷文学大家博尔赫斯的原作在中国首次以独立版本的单行本形式出版,并最大程度地呈现博尔赫斯作品的原貌。该全集第一辑去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时即广受好评。此次出版的第二辑,集中展现的是博尔赫斯的诗歌和随笔作品,共收录12部作品,既包括1923年博尔赫斯自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又依次收录他在2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出版的诗集《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 《诗人》《老虎的金黄》 《夜晚的故事》 《天数》 等等。2017年将完成全辑出版。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博尔赫斯的作品被引进出版,在中国即拥有一大批追随者。他以迷宫般精妙的叙事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渐趋强烈,当之无愧地成为“作家们的作家”。有评论家认为,博尔赫斯是一个领先于时代的人。他身上的现代性不必赘言,他身上的后现代性在“后现代性主义”这个词发明之前已经存在了。这是一个超越时间的人。时至今日,重读博尔赫斯,人们依然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比如,博尔赫斯作品中的语言本身可能被人们低估了。博尔赫斯的作品是炫目且让人着迷的,读的时候给人一种催眠的感觉,仿佛带人进入一个神奇的宇宙。即使读的是译本,人们也不难体会到,博尔赫斯的语言非常紧凑、简洁,与西班牙语似乎喋喋不休的讲话方式背道而驰。他曾经说过,有些人硬把两三页的内容写成五百页,这何必呢,他自己不如就假托一本以前的小说来发表一些评论,去书写一些注释。读他的小说,常常能觉出语言的诗性,甚至人们会觉得,他的小说更像诗。
相关链接
还有哪些引进版图书值得关注
《绝对批评———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评论》
[澳] 罗伯特·休斯 著欧阳昱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休斯,1938年生于澳大利亚,2012年8月去世。当代著名艺术评论家、作家、历史学家,也是电视纪录片制作人。20世纪70年代起长期住在纽约。自1970年起为《时代周刊》 撰写艺术评论,其著作影响了澳大利亚乃至全世界艺术评论的发展,曾被 《纽约时报》 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评论家。
休斯在这本评论集中,对形形色色的艺术家提出了绝不妥协的观点,如霍尔拜因与霍克尼、约翰·辛格尓·萨金特与弗朗西斯·培根、洛克威尔与毕加索、华托与沃霍尔,等等。
休斯涉笔成趣、新鲜生动、极善表达,以近百篇最优秀的散文唤起并界定了一系列艺术家的世界、作品和本质,并使之能为我们所了解,而且他敢于当头面对艺术与金钱这样一个命题。
《纽约时报书评》 称其为“足智多谋,幽默机智,很有见地,编年史般地记录了艺术与金融投机联姻之后的疯狂蜜月。”
《教养的迷思》
【美】 朱迪斯·哈里斯 著张庆宗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作者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在 《教养的迷思》 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
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哈里斯为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作家。199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予杰出心理学作家的乔治·米勒奖,撰写过多本关于“儿童发展”的大学教科书、畅销科普书籍,包括 《基因或教养》 以及这本 《教养的迷思》。哈里斯是位独立的研究者,于演化、社会、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深耕多年,见解独到。《教养的迷思》 自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与回响。
《天啊,这本书没有名字》
[法] 埃尔维·杜莱 著青豆童书馆 赵佼佼 译重庆出版集团
欧洲金牌童书大师杜莱创作的童书,被翻译成27种语言,深受全世界小朋友的喜爱。在这本书中,杜莱别出心裁使用了戏剧领域常用的打破“第四道墙”的方式,将书中甚至还只是“草图”的人物赋予生命,使之跃然纸上,在书中实现了“空间”的穿越,为大小读者们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这个“不是故事”的故事,不光没有名字,竟然连一个完整的情节都没有。故事里面套着故事,故事里的角色编着故事……到最后,写书的杜莱,看书的你,都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故事、一本书的创作过程也清晰可见。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我为何阅读:探索读书之深层乐趣》
[美] 温迪·雷瑟仲伟合、王中强 译译林出版社
面对“我为何阅读”这一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乐趣”。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身长久、丰富的阅读经历,对文学作品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人物和情节,书中的空间,创新,权威性,宏大和私密,以及异域等。作者身兼评论者与读者之职,其见解之广度与深度无疑使阅读的乐趣具有了诸多不同的层次与面向。同时,作者是一位真正热爱阅读之人,既读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赫尔岑等经典作家,也读村上春树、亨宁·曼凯尔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等当代热门作家。以这些信手拈来的名家名作为生动的实例,使她的论证趣味盎然又极富说服力。而其在书末给出的“带来阅读乐趣的一百本书”,更是将阅读之乐趣大大扩散开来。
这套 《名作家文学课》 丛书共11册,除《我为何阅读:探索读书之深层乐趣》之外,还有《文学先父》《文章读本》《总结》《行话》等。(潘佳米 整理)
文汇报记者 陈熙涵 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