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人类简史》曾连续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首位,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右图:当人们乐此不疲地消费着好莱坞的超级英雄时,尤瓦尔·赫拉利却表示了担忧。图为《复仇者联盟》剧照。(均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童薇菁
当人类在虚幻的银幕前乐此不疲地消费着超级英雄的肌肉与正义时,年轻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却在忧虑人类纪元是否已敲响倒数钟声。赫拉利把他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忧虑写进了通俗历史读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下简称“《人类简史》”)的字里行间,让读者有意识地去怀疑人类进化中的合理性。“我希望能引起人文学界的注意,毕竟,如果仅将涉及未来的任务留给生物学家和工程学家,人类就真正陷入危险了。”赫拉利如是说。
1976年出生的赫拉利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任耶路撒冷大学历史系教授。2011年,《人类简史》 首次以希伯来语出版,连续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耳目一新的见解,使得赫拉利一跃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当时英国有9家出版商为争夺英文版版权疯狂竞价。而《人类简史》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豆瓣阅读评分高达9.3分,读者好评如潮。《人类简史》还获得2015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人类能跃居食物链顶端,是因为八卦和故事?
赫拉利曾专攻中世纪史和军事史,在经历了这些微、中观的历史学训练后,他便转向了一类极宏观的世界史研究。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评价说,为何《人类简史》能成为全球爆款?它处理的是历史的大问题、现代世界的大问题,而且它的写作风格又是那么刻骨铭心的生动。在书中能发现许多颇有趣味性的观点。例如,不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人类。小麦在成为粮食之前如野草般肆意生长,而人类却因为种植小麦而被束缚于土地之旁。八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靠八卦能维持的社会单位是150人,再往上就需要故事了。
《人类简史》向读者展示了作者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渊博的知识结构。以历史学和生物学为基础,《人类简史》还融入了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化学,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商业甚至是幸福学等学科背景,对于这些素材赫拉利信手拈来,读起来通俗又生动。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类简史》 试图智慧地回答这一终极之问。但与其它历史著作有所不同的是,在不到500页的篇幅中,赫拉利毫不计较地花了大量笔墨,从多个侧面讲述一个“我们从哪里来”的故事。
赫拉利认为,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发生了三次重要革命: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让历史正式启动;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让历史加速发展;而到了大约500年前,科学革命让历史画下句号而另创新局。三大革命的发生一次比一次提速,且在史前文明中,最终是智人创造出了有数万居民的城市,有上亿人口的帝国,认知革命的意义巨大而深远,这里的秘密,很可能在于虚构的故事。
“人类的虚构(即观念、幻想)决定了我们的去向。”《人类简史》中解释到,人类语言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事的真实信息,而是能够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由此,人类发明了故事,而想象则更促进了大规模陌生个体之间的合作。赫拉利把金钱、宗教和帝国作为智人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三类虚构现实。智人最终能战胜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这样的人属物种,就在于智人有一种团结的愿望,而发挥这种团结作用的就是一种虚构的能力。智人社会筑造的一次又一次奇迹,都是基于概念的建构开始的。
冷静和疏离地审视人类发展
在《人类简史》中,更值得关注的是作者的态度——赫拉利要把我们的视线引向未来。虽然人类主宰了环境、增加了粮食产量、盖起了城市和高楼、还创造了无远弗届的贸易网络,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叙事显然带着一分冷静和疏离的审视态度。
赫拉利说,人们曾经相信权威来自上天和神灵,进入人文主义时代,人们相信权威来自自身的感受和选择,现在人们正慢慢把权威转交给大数据终端,虽然提醒自己别被科技所利用,但是人们总是抵抗不了让科技设备来帮助自己做决定。
即便赫拉利对互联网有些警惕性的看法,但是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仍然向粉丝强烈推荐赫拉利和他的《人类简史》。
日前,赫拉利本人来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发表了一场关于人类命运的演讲。演讲中他提到,技术上,未来部分人群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无机对有机生命体的改造,成为超级英雄,成为“神”。人类世界的差距,不再仅是物质、精神上的差别,而是生物等级上的差距。无论是具有超速自我修复能力的金刚狼,还是因外部力量造成基因突变的蜘蛛侠、绿巨人,抑或是背后有巨大财团支撑、人体极限开发的钢铁侠和蝙蝠侠,当他们从银幕中走向真正的现实时,谁能够保证他们一定是行侠仗义、拯救地球的? 赫拉利认为,富有的精英能够设计他们自身或他们的后代,使其成为生理和心理能力都更为高等的超人,无法得到生物改造的人类将会成为无用的智人,而生物阶级、生物阶级斗争将随之出现。他把这种科学活动比作追求长生不老的吉尔伽美什计划和创造科学怪人的弗兰肯斯坦博士这两种传说的结合。
但是,“赫拉利的想象没有超越好莱坞编剧们在《极乐空间》和《未来战警》等电影中的描述。”仍有不少学者对赫拉利的观点持保留态度。在赫拉利演讲之后的点评环节,清华大学崔之元教授说出了他的看法,“20世纪的平等进步并不会想当然地重现于21世纪。生物阶级斗争并不必然会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他认为,人类合作的优势能力在21世纪不会终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则表示,社会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技术发展的方向。